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21:51
鄱阳湖的地理位置较为独特,周边语言环境复杂。从地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环鄱阳湖地区众多县市的方言声调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特点,如学术界较为关注的气流分调等现象在这区方言中就有着广泛的分布。声母送气与否影响调类分化,这是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一个独特之处,单字调依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分化为不同的调类,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气流分调现象”,这一现象是声调依据声母清浊分化之后经历二次演变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环鄱阳湖11个县市方言的田野调查,搜集第一手环鄱阳湖地区赣方言语音材料;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深入分析环鄱阳湖地区赣语的声调特点;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知识,对环鄱阳湖地区的赣语开展较为密集性地调查,保存该区方言语言资料;同时通过绘制方言特征图,全面展示环鄱阳湖地区赣方言声调的面貌,促进赣语以及相关方言的深入研究,并着重探讨了环鄱阳湖地区声调的特殊现象及其地理分布,运用实验语音学等方法对于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进行微观考察,可以为深入研究气流分调等特殊语音现象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佐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环鄱阳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概况、建制沿革、行政交通等,同时描述了环鄱阳湖地域方言的研究现状,...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鄱阳湖的基本概况
1.1.1 地理概况
1.1.2 鄱阳湖区域的建置沿革
1.1.3 鄱阳湖区域的行政交通
1.1.4 环鄱阳湖地区县市的历史沿革
1.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1.2.1 鄱阳湖区域县市方言的分区
1.2.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材料
1.3.4 研究方法
1.4 体例说明
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语音概况
2.1 环鄱阳湖地区十一个县市方言音系
2.1.1 南昌县方言音系(以莲塘镇小蓝邓埠村方言为代表)
2.1.2 新建县方言音系(以石岗镇上坪村方言为代表)
2.1.3 进贤县方言音系(以钟陵乡双莲村方言为代表)
2.1.4 都昌县方言音系(以万户乡长岭村方言为代表)
2.1.5 湖口县方言音系(以城山镇大塘村方言为代表)
2.1.6 永修县方言音系(以涂埠镇杨家坪方言为代表)
2.1.7 德安县方言音系(以蒲亭镇雁家湖社区方言为代表)
2.1.8 星子县方言音系(以南康镇方言为代表)
2.1.9 万年县方言音系(以陈营镇方言为代表)
2.1.10 余干县方言音系(以社庚乡三文塘村方言为代表)
2.1.11 鄱阳县方言音系(以凰岗镇匡家村方言为代表)
2.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共同特点
2.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内部差异
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与地理分布
3.1 调类
3.1.1 五调型方言
3.1.2 六调型方言
3.1.3 七调型方言
3.1.4 八调型方言
3.1.5 九调型方言
3.1.6 十调型方言
3.1.7 十一调型方言
3.1.8 十二调型方言
3.2 调值与调型
3.2.1 调值格局与调型概况
3.2.2 调型分说
3.3 古今声调的演变
4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气流分调现象研究
4.1 气流分调类型
4.2 气流分调现象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4.3 气流分调的演变与发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一.主要发音人简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永修赣语语音的内部差异及成因[J]. 卢继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2]汉语方言中的气流分调现象[J]. 徐越. 中国语文. 2013 (03)
[3]都昌方言与邻县方言的关系及其成因[J]. 卢继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4]赣语中的次清浊化与气流分调[J]. 王莉宁. 语言研究. 2010(03)
[5]赣语中的合流型浊音[J]. 夏俐萍. 语言科学. 2010(03)
[6]江西赣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新论[J]. 孙宜志. 汉语学报. 2008(03)
[7]汉语方言声调送气分化现象初探[J]. 陈立中. 汉语学报. 2005(04)
[8]南昌县(蒋巷)方言的轻重音与变调[J]. 蒋平,谢留文. 方言. 2001(02)
[9]新建方言音系[J]. 陈昌仪. 抚州师专学报. 1991(01)
[10]江西方言的声调[J]. 颜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8(03)
硕士论文
[1]湖口方言语音研究[D]. 陈凌.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84766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鄱阳湖的基本概况
1.1.1 地理概况
1.1.2 鄱阳湖区域的建置沿革
1.1.3 鄱阳湖区域的行政交通
1.1.4 环鄱阳湖地区县市的历史沿革
1.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1.2.1 鄱阳湖区域县市方言的分区
1.2.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材料
1.3.4 研究方法
1.4 体例说明
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语音概况
2.1 环鄱阳湖地区十一个县市方言音系
2.1.1 南昌县方言音系(以莲塘镇小蓝邓埠村方言为代表)
2.1.2 新建县方言音系(以石岗镇上坪村方言为代表)
2.1.3 进贤县方言音系(以钟陵乡双莲村方言为代表)
2.1.4 都昌县方言音系(以万户乡长岭村方言为代表)
2.1.5 湖口县方言音系(以城山镇大塘村方言为代表)
2.1.6 永修县方言音系(以涂埠镇杨家坪方言为代表)
2.1.7 德安县方言音系(以蒲亭镇雁家湖社区方言为代表)
2.1.8 星子县方言音系(以南康镇方言为代表)
2.1.9 万年县方言音系(以陈营镇方言为代表)
2.1.10 余干县方言音系(以社庚乡三文塘村方言为代表)
2.1.11 鄱阳县方言音系(以凰岗镇匡家村方言为代表)
2.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共同特点
2.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内部差异
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与地理分布
3.1 调类
3.1.1 五调型方言
3.1.2 六调型方言
3.1.3 七调型方言
3.1.4 八调型方言
3.1.5 九调型方言
3.1.6 十调型方言
3.1.7 十一调型方言
3.1.8 十二调型方言
3.2 调值与调型
3.2.1 调值格局与调型概况
3.2.2 调型分说
3.3 古今声调的演变
4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气流分调现象研究
4.1 气流分调类型
4.2 气流分调现象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4.3 气流分调的演变与发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一.主要发音人简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永修赣语语音的内部差异及成因[J]. 卢继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2]汉语方言中的气流分调现象[J]. 徐越. 中国语文. 2013 (03)
[3]都昌方言与邻县方言的关系及其成因[J]. 卢继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4]赣语中的次清浊化与气流分调[J]. 王莉宁. 语言研究. 2010(03)
[5]赣语中的合流型浊音[J]. 夏俐萍. 语言科学. 2010(03)
[6]江西赣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新论[J]. 孙宜志. 汉语学报. 2008(03)
[7]汉语方言声调送气分化现象初探[J]. 陈立中. 汉语学报. 2005(04)
[8]南昌县(蒋巷)方言的轻重音与变调[J]. 蒋平,谢留文. 方言. 2001(02)
[9]新建方言音系[J]. 陈昌仪. 抚州师专学报. 1991(01)
[10]江西方言的声调[J]. 颜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8(03)
硕士论文
[1]湖口方言语音研究[D]. 陈凌.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84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8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