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提高中国文化地位”的尝试 ——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始末

发布时间:2021-06-10 14:11
  1923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教育联合会(又名“万国教育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以借助世界教育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这一历史事件对了解中国参与世界教育会议动态颇具意义,但学界对此事件全貌的研究薄弱。本文通过研究1923年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教育联合会议这一活动,以展示中国如何传播本国文化并向世界发出声音的全貌,试图总结本次会议对提升中国文化地位的作用。民国时期,中国通过参与世界教育组织及会议来传播中国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晚清以来,中国长期遭受外强侵略,国际地位低下的现状让教育人士意识到中国须以教育手段来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并扭转国际形象。20世纪20年代初期,第一次世界教育联合会提倡的和平精神,以及美国教育界人士的邀请是成中国参与此次会议的重要动力。更重要的是,一战之后,中美教育关系密切、“新教育“取得了一定改革的成果、学术界提升文化地位的呼声是促使我国参与世界教育会议成为中国参与世界教育会议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参会前的筹备;参会过程;会议结束后对国内和国外带来的影响及成效。在会前筹备过程中,中华教育改进社是组织参与会议的主导力量,北京...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问题解析
    2、已有研究回顾
    3、相关史料梳理
    4、研究方法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提供的历史机遇
    1.1 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倡导“和平精神”
    1.2 中美教育关系友好互动的必然结果
        1.2.1 美国对中国的“中立”态度赢得中国好感
        1.2.2 美国教育界人士的邀请
    1.3 扭转中国地位衰落的迫切性
        1.3.1 中国教育文化地位衰落的事实
        1.3.2 临城劫车事件的催化
    1.4 国家独立与教育关系日益密切
第二章 中国教育界积极筹备参会
    2.1 中国教育改革成果成为参会的现实基础
    2.2 教育社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平台
        2.2.1 教育社团对参与世界教育会议的认可
        2.2.2 教育社团所开展的筹备活动
    2.3 政府、教育部对教育社团的积极协助
    2.4 其他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第三章 中国代表会上展现中国教育成就
    3.1 致词上的悬殊
    3.2 议案之争执
    3.3 委员选举之争夺
第四章 提高中国文化地位目的的短暂实现
    4.1 在会议上中国提高文化地位的结果
        4.1.1 中国提交的议案顺利通过
        4.1.2 世界教育联合会委员的任命
    4.2 会后引起的国内反响
        4.2.1 中国参会代表回国后的积极宣传
        4.2.2 教育团体、机构积极响应会议号召
        4.2.3 未参会人员的积极响应
    4.3 会后国际对中国的评价
    4.4 中国参与世教会热情的退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222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22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