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14:22
汉语和韩语分属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其语法规则有诸多不同点,但同时也有很多相同点,比如在汉语和韩语中基本句式的句法成分都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成分,因此,对韩国学生来说,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在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句式和语法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汉韩语法规则的不同,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过程中,受母语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偏误,这些偏误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学习与表达以及对中国语言的理解。基于这种现象,面向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由绪论,四章主要内容和结语组成。首先是绪论。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依据与意义,针对目前沈阳高校韩国留学生这个群体学习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课题研究的依据,并提出了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产生的意义;其次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对无标汉语受事前置句和无标汉语受事前置句的对外教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进行述评,提出了本文的观点;接着介绍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详细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对被动型无标...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无标汉语受事前置句相关研究述评
二、无标汉语受事前置句的对外教学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基础
四、语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
第一节 界定与分类
一、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I(不含施事)
二、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Ⅱ(含施事)
第二节 句法特点
第三节 语义特征
第四节 用法和功能
第二章 描写说明型的无标受事前置句
第一节 界定与分类
第二节 句法特点
第三节 语义特征
第四节 用法和功能
第三章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常见偏误分析
第一节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常见的偏误
一、受事标记“被”的误加
二、受事标记“被”的遗漏
三、受事前置句的错序
第二节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偏误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三、受事前置句规则掌握得不明确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加强理论研究
第二节 重视教学研究
第三节 优化学习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语致使结构研究[J]. 宋文辉. 东方语言学. 2019(01)
[2]《红楼梦》受事主语句研究[J]. 金克中,程雅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一锅饭吃十个人”与受事主语句[J]. 朱佳蕾.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3)
[4]致使型无标记受事前置句的认知研究[J]. 刘顺.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汉语工具受事主语句研究[J]. 许红花. 求索. 2015(08)
[6]汉语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的小句中受事NP的句法位置[J]. 宋文辉. 世界汉语教学. 2015(02)
[7]推理型受事前置句及其认知解释[J]. 刘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9)
[8]“前置受事+VA了”格式的语义配置和语义特征[J]. 张怡春. 汉语学习. 2014(03)
[9]带范围副词状语类受事话题句研究[J]. 袁健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10]“这/那(NP,受事)+VP”结构的形成理据[J]. 张怡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本文编号:3230015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无标汉语受事前置句相关研究述评
二、无标汉语受事前置句的对外教学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基础
四、语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
第一节 界定与分类
一、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I(不含施事)
二、被动型无标受事前置句Ⅱ(含施事)
第二节 句法特点
第三节 语义特征
第四节 用法和功能
第二章 描写说明型的无标受事前置句
第一节 界定与分类
第二节 句法特点
第三节 语义特征
第四节 用法和功能
第三章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常见偏误分析
第一节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常见的偏误
一、受事标记“被”的误加
二、受事标记“被”的遗漏
三、受事前置句的错序
第二节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偏误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三、受事前置句规则掌握得不明确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无标受事前置句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加强理论研究
第二节 重视教学研究
第三节 优化学习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语致使结构研究[J]. 宋文辉. 东方语言学. 2019(01)
[2]《红楼梦》受事主语句研究[J]. 金克中,程雅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一锅饭吃十个人”与受事主语句[J]. 朱佳蕾.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3)
[4]致使型无标记受事前置句的认知研究[J]. 刘顺.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汉语工具受事主语句研究[J]. 许红花. 求索. 2015(08)
[6]汉语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的小句中受事NP的句法位置[J]. 宋文辉. 世界汉语教学. 2015(02)
[7]推理型受事前置句及其认知解释[J]. 刘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9)
[8]“前置受事+VA了”格式的语义配置和语义特征[J]. 张怡春. 汉语学习. 2014(03)
[9]带范围副词状语类受事话题句研究[J]. 袁健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10]“这/那(NP,受事)+VP”结构的形成理据[J]. 张怡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本文编号:3230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3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