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49年前后师陀思想和创作转型

发布时间:2021-06-19 19:15
  师陀作为一位三四十年代比较活跃的现代作家,1949年之后继续坚持文学创作,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之后却成果寥寥。他如何为了适应新中国的历史情境而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和创作上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又遭遇了哪些困境与危机,将是我们主要关心的内容。一·斑窥豹,我们也有可能从中看到“转折时代”里同时代作家们在思想和文学上的某些转型线索,并进而对当代文学史的生成与构造有所体认。第一章主要论述师陀在建国初期的社会活动和思想改造。师陀身上的地主出身、沦陷区-国统区作家、非员三重政治身份,让他在建国初期处境尴尬。但在主观上,他愿意接受从职业作家到新中国文艺工作者身份的变化。为了体验生活、改造思想,他积极下乡参加土改运动,但实际的基层工作让他颇不适应。第二章主要分析1950年代前期师陀的创作情况。建国初期,师陀积极下乡“深入生活”,为创作搜集素材,但是创作与经验的脱节让他此时的创作面临危机,不但作品数量少,而且获好评的作品更少。不得已之下,师陀调用自己过去的写作经验,更多地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用力,试图弥补对现实经验的隔膜。第三章主要分析1950年代中后期师陀的创作情况。经历了长时间的土改工作,师陀的创作依然困难重重...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前期师陀的研究
        二、后期师陀的研究
第一章 建国初期师陀的社会活动
    第一节 政治身份的尴尬
    第二节 职业身份的改变
    第三节 “深入生活”与“下乡改造”
第二章 1950年代前期师陀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上的困境
        一、文学产能不足
        二、创作与经验的脱节
    第二节 向“技巧”讨救兵
        一、“小人物”情结的延续
        二“闯入者”模式的运用
第三章 1950年代中后期师陀的创作
    第一节 新的题材新的体裁
    第二节 “赞歌”的“合唱”
    第三节 重拾游记写作
第四章 新旧之间
    第一节 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纠缠
    第二节 创作经验与文艺规范的龃龉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陀佚简八通释读[J]. 宫立.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04)
[2]四十年代中后期的知识分子叙事[J]. 张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9)
[3]“杞人创伤”的生存美学与“历史化”——师陀论[J]. 李丹梦.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4]浅介日本《中国现代散文杰作选》[J]. 赵烨.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5)
[5]芦焚早期小说与京派关系探析[J]. 孙舒影.  文教资料. 2014(19)
[6]论师陀小说的佛教精神与超越情怀[J]. 王欣.  文艺争鸣. 2013(08)
[7]谈师陀《果园城》的叙事风格[J]. 孔令刚.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2)
[8]乡土中国的“思与诗”——重读师陀的《果园城记》[J]. 王欣.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9]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师陀作品补遗札记[J]. 解志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10]孤岛语境、民族观念与杞人之忧——解读师陀的散文诗集《夏侯杞》[J]. 李永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02)

博士论文
[1]师陀论[D]. 王欣.兰州大学 2011
[2]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 关士礼.山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另辟蹊径的独立书写—论师陀小说的创作特色[D]. 刘人梦.安徽大学 2015
[2]被淡忘的马兰花[D]. 桑慧.河南大学 2011
[3]皈依与漂泊[D]. 翟金春.河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8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38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