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

发布时间:2021-06-24 00:58
  《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


《装饰》杂志刊名字体设计

设计图,杂志,刊名,字体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9体结构不会因为装饰的增添而发生整体架构的变形。在笔画的装饰上可以看出青铜器纹样的形态,整体呈现出方正阳刚的感觉,同时圆润的笔画边角又使得整个字形变得柔和了许多。并且粗壮的笔画让纤细的篆书显得更为厚重,整体看上去非常的稳重与正式。这里表现了张光宇先生对于传统艺术与传统审美文化的借鉴和展现,也体现了当时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沿袭与发扬,在文字易于识别的基础上增添了民族装饰艺术。简洁化同时又具有民族色彩的字体设计也是“装饰”二字六十多年的生命力所在。2.2.2封面视觉图案《装饰》杂志第一期的创刊封面则是由张仃先生绘制的,一艘插着衣、食、注行主题的旗帜的龙舟,象征着人民的新生活扬帆起航,也象征着《装饰》杂志的扬帆起航,表现了对于杂志的美好祝愿。同时体现了《装饰》杂志的人文关怀,不是高高在上的进行理论指导,不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是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群众,雅俗共赏。旗帜上代表“衣、食、注行”的四个简洁图标则是由张光宇先生设计的,同时也是《装饰》杂志的刊头,设计感强烈,摒弃了传统插画复杂的装饰,而是更偏向于西方设计的简练概括,富有创新性。时任《装饰》杂志美术编辑的邱陵先生在回忆自己的美编工作时曾谈到“在《装饰》第一期发刊词的前面,有一个光宇先生设计的刊头画,上面一排横列着衣、食、注行四个形象标志,它说明装饰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与人民生活图2.2《装饰》杂志刊名字体设计图2.1《万象》杂志刊名字体设计图2.3《装饰》1958年第一期封面图2.4《装饰》发刊词版头

设计图,封面,杂志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9体结构不会因为装饰的增添而发生整体架构的变形。在笔画的装饰上可以看出青铜器纹样的形态,整体呈现出方正阳刚的感觉,同时圆润的笔画边角又使得整个字形变得柔和了许多。并且粗壮的笔画让纤细的篆书显得更为厚重,整体看上去非常的稳重与正式。这里表现了张光宇先生对于传统艺术与传统审美文化的借鉴和展现,也体现了当时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沿袭与发扬,在文字易于识别的基础上增添了民族装饰艺术。简洁化同时又具有民族色彩的字体设计也是“装饰”二字六十多年的生命力所在。2.2.2封面视觉图案《装饰》杂志第一期的创刊封面则是由张仃先生绘制的,一艘插着衣、食、注行主题的旗帜的龙舟,象征着人民的新生活扬帆起航,也象征着《装饰》杂志的扬帆起航,表现了对于杂志的美好祝愿。同时体现了《装饰》杂志的人文关怀,不是高高在上的进行理论指导,不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是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入群众,雅俗共赏。旗帜上代表“衣、食、注行”的四个简洁图标则是由张光宇先生设计的,同时也是《装饰》杂志的刊头,设计感强烈,摒弃了传统插画复杂的装饰,而是更偏向于西方设计的简练概括,富有创新性。时任《装饰》杂志美术编辑的邱陵先生在回忆自己的美编工作时曾谈到“在《装饰》第一期发刊词的前面,有一个光宇先生设计的刊头画,上面一排横列着衣、食、注行四个形象标志,它说明装饰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与人民生活图2.2《装饰》杂志刊名字体设计图2.1《万象》杂志刊名字体设计图2.3《装饰》1958年第一期封面图2.4《装饰》发刊词版头


本文编号:3246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46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