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与践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13:53
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而引发人们道德焦虑和道德批判的社会问题反思,以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为主的一些专家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底线伦理”理论,试图构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成员所遵守的最基本的普遍伦理。但是,由于学者们侧重于从各自关注的视域对底线伦理进行研究,因而底线伦理的分析比较零碎化且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化建构,故对其研究还需大力推进。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转变,对于底线伦理的研究和推进将更有利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对我国底线伦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辩证分析,进而对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和践行做出探讨和思考。本文的第一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底线伦理”的概念进行尝试性界定。同时,总结了底线伦理具有普遍性、义务性、基础性和时代性四个基本特征。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视角,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底线伦理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则立足于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现实状况,运用底线伦理...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一)国内关于底线伦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关于底线伦理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创新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创新
(二)方法选择
第一章 底线伦理的含义界定及思想渊源梳理
一、底线伦理的含义界定
(一)何为底线
(二)何为底线伦理
(三)底线伦理的主要特征
二、底线伦理的思想渊源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底线伦理思想
(二)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底线伦理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底线伦理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线伦理意蕴
第二章 底线伦理的现实困境
一、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自身耻感的丢失
(二)自身诚信的匮乏
(三)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四)对他人宽恕的缺失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职业道德的迷失
(二)法治精神的缺乏
(三)公平正义的缺席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二)生物多样性岌岌可危
第三章 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探讨
一、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原则与方法
(一)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原则
(二)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方法
二、新时代底线伦理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
第四章 新时代底线伦理的践行策略
一、运用新时代底线伦理,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确保民生领域的底线伦理关怀
(二)做好制度设计的底线伦理引导
(三)将底线伦理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二、提倡新时代底线伦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
(一)发挥社会自组织的道德参与作用
(二)用积极的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三、践行新时代底线伦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一)用家风家教涵育新时代底线伦理
(二)将新时代底线伦理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三)抓好重点群体的新时代底线伦理引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治理的创新思维探讨[J]. 孙静. 法制与社会. 2019(32)
[2]道德底线失守的博弈分析及其治理理念[J]. 王超. 理论观察. 2019(07)
[3]建构一种预防性的伦理与法律:后果控制与动机遏制[J]. 何怀宏. 探索与争鸣. 2018(12)
[4]底线思维:层次、辨正与意义[J]. 景天魁. 探索与争鸣. 2018(09)
[5]当代中国公民底线伦理的危局与忧思[J]. 林柯言. 法制博览. 2018(18)
[6]论底线伦理的“后退”与信念伦理的“缺乏”[J]. 郭良婧. 伦理学研究. 2017(06)
[7]底线伦理、多元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的克服[J]. 马新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8]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底线伦理[J]. 梁军莉. 人民论坛. 2017(22)
[9]传统美德伦理的当代境遇与意义[J]. 万俊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3)
[10]从制高点到地平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底线探析[J]. 郭忠义,侯亚楠. 求是学刊. 2017(0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危机与建构问题研究[D]. 陈丽芬.陕西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底线伦理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 聂欣.长安大学 2017
[2]人的本质的现实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底线[D]. 范伟.辽宁大学 2016
[3]论底线道德[D]. 张鹏.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7222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一)国内关于底线伦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关于底线伦理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创新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创新
(二)方法选择
第一章 底线伦理的含义界定及思想渊源梳理
一、底线伦理的含义界定
(一)何为底线
(二)何为底线伦理
(三)底线伦理的主要特征
二、底线伦理的思想渊源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底线伦理思想
(二)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底线伦理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底线伦理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线伦理意蕴
第二章 底线伦理的现实困境
一、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自身耻感的丢失
(二)自身诚信的匮乏
(三)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四)对他人宽恕的缺失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职业道德的迷失
(二)法治精神的缺乏
(三)公平正义的缺席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二)生物多样性岌岌可危
第三章 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探讨
一、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原则与方法
(一)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原则
(二)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方法
二、新时代底线伦理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
第四章 新时代底线伦理的践行策略
一、运用新时代底线伦理,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确保民生领域的底线伦理关怀
(二)做好制度设计的底线伦理引导
(三)将底线伦理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二、提倡新时代底线伦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
(一)发挥社会自组织的道德参与作用
(二)用积极的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三、践行新时代底线伦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一)用家风家教涵育新时代底线伦理
(二)将新时代底线伦理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三)抓好重点群体的新时代底线伦理引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治理的创新思维探讨[J]. 孙静. 法制与社会. 2019(32)
[2]道德底线失守的博弈分析及其治理理念[J]. 王超. 理论观察. 2019(07)
[3]建构一种预防性的伦理与法律:后果控制与动机遏制[J]. 何怀宏. 探索与争鸣. 2018(12)
[4]底线思维:层次、辨正与意义[J]. 景天魁. 探索与争鸣. 2018(09)
[5]当代中国公民底线伦理的危局与忧思[J]. 林柯言. 法制博览. 2018(18)
[6]论底线伦理的“后退”与信念伦理的“缺乏”[J]. 郭良婧. 伦理学研究. 2017(06)
[7]底线伦理、多元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的克服[J]. 马新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8]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底线伦理[J]. 梁军莉. 人民论坛. 2017(22)
[9]传统美德伦理的当代境遇与意义[J]. 万俊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3)
[10]从制高点到地平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底线探析[J]. 郭忠义,侯亚楠. 求是学刊. 2017(0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危机与建构问题研究[D]. 陈丽芬.陕西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基于底线伦理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 聂欣.长安大学 2017
[2]人的本质的现实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底线[D]. 范伟.辽宁大学 2016
[3]论底线道德[D]. 张鹏.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7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4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