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04:30
随着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旅行书写研究如火如荼。但此类研究虽对旅行书写背后的殖民话语进行了反思,却仍有两大盲点:一是忽视了受殖者的所言所写,二是错误地将日本及其殖民地不加区分地一起归入他者“东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遗漏之处出发,在东亚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占区游走书写。所谓“日占区游走书写”,意指抗战时期在不同的日本占领区和宗主国日本之间发生空间位移的中国文人根据自己的游走经历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区别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殖民旅行书写”,又与“东北流亡文学”概念不同。通过对“日占区游走书写”的考察,可以从此类作品中发掘日本殖民主义话语的构造,了解日占区文人在多文化碰撞中复杂多变的精神状态,进而丰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同时重新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解释了“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第一章着眼于台湾,主要分析其中为逃离日本“官方民族主义”而发生的大陆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书写中蕴藏的原乡追寻。以钟理和的“满洲”和北京游走为案例,通过对其自传性小说、...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内容架构
第一章 台湾:官方民族主义下的原乡追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台湾
第二节 钟理和的“奉天”游走:“满洲”幻梦的破灭
第三节 钟理和的北京游走:若即若离的原乡
小结
第二章 伪满洲国:民族等级差下的异域体验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伪满洲国
第二节 梅娘的日本游走: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
第三节 杨絮的朝鲜游走:博览会与国族反思
小结
第三章 华北、华中沦陷区:日本赞助下的迎合与背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华北、华中沦陷区
第二节 柳龙光的“大陆视察”:被扭曲的忧国之情
第三节 关露的日本参会:偏离会议的女性与疾病言说
小结
结语 作为“解殖文学”的日占区游走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文人赴大陆游走经历表
后记
本文编号:326187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内容架构
第一章 台湾:官方民族主义下的原乡追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台湾
第二节 钟理和的“奉天”游走:“满洲”幻梦的破灭
第三节 钟理和的北京游走:若即若离的原乡
小结
第二章 伪满洲国:民族等级差下的异域体验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伪满洲国
第二节 梅娘的日本游走: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
第三节 杨絮的朝鲜游走:博览会与国族反思
小结
第三章 华北、华中沦陷区:日本赞助下的迎合与背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华北、华中沦陷区
第二节 柳龙光的“大陆视察”:被扭曲的忧国之情
第三节 关露的日本参会:偏离会议的女性与疾病言说
小结
结语 作为“解殖文学”的日占区游走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文人赴大陆游走经历表
后记
本文编号:3261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6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