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5 21:18

  本文关键词: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幽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术界对幽默的研究一直就有极高的热情,运用语用学的理论来解释和分析幽默的国内学者也日益增多。幽默是情景喜剧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情景喜剧中包含大量幽默的对白,这为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情景喜剧《爱情公寓》是由韦正导演、汪远编剧的。它讲述了一群青年男女在一幢名为“爱情公寓”的出租公寓里发生的一系列离奇搞笑和浪漫感人的故事。该剧自2009年在江西卫视首播以来,就受到了各类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近几年人们最关注的热门电视剧之一。目前该剧已经播放了四季,第五季也在积极的筹备之中。本文作者以语用学的三大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着重分析《爱情公寓》中人物的对白所产生的幽默效果,并尝试性的对三大理论在幽默的解释力上进行了对比。本论文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有关言语幽默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找到理论支撑点,并运用这些理论对情景喜剧《爱情公寓》的经典台词进行归纳和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作者发现:通过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和礼貌原则的违反或遵守以及制造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差异,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的对白取得了很好的幽默效果。三大理论都能很好地解释幽默,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合作原则能很好的解释大多数的幽默;为了尊重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有时候说话人会故意牺牲合作原则而遵守礼貌原则;当关联理论和合作原则或者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都可用于解释同一幽默时,关联理论似乎解释力更强。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完美的,有些合作原则解释不了的幽默,关联理论反而可以解释的非常清楚;同样关联理论解释不了的幽默,合作原则却可以解释的非常清楚,只有把三者相互结合起来才是解释幽默言语最有效的途径。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三者相互弥补才有助于人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欣赏幽默。通过对言语幽默产生机制的探讨和分析,本论文为人们特别是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欣赏中国情景喜剧和理解中国式幽默提供帮助,促进他们同中国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对从事留学生教学的老师和情景喜剧剧本的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爱情公寓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关联理论 言语幽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 in Chinese6-7
  • Abstract in English7-10
  • 1. Introduction10-15
  • 1.1 Rationale10-11
  • 1.2 Objectives11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11-12
  • 1.3.1 Case study11
  • 1.3.2 Research procedure11-12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2
  • 1.5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partment12-15
  • 2. Literature Review15-23
  • 2.1 Definition of humor15-16
  • 2.2 Classification of humor16
  • 2.3 General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humor16-18
  • 2.3.1 Traditional studies on humor16-17
  • 2.3.2 The semantic script theory of humor(SSTH)17-18
  • 2.4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humor study18-23
  • 2.4.1 Introduction of CP18-19
  • 2.4.2 Introduction of PP19-21
  • 2.4.3 Introduction of RT21-23
  • 3.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P23-32
  • 3.1 Flouting the maxim of quantity23-26
  • 3.1.1 Giving less information than required23-24
  • 3.1.2 Giving more information than required24-26
  • 3.2 Flouting the maxim of quality26-28
  • 3.2.1 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26-27
  • 3.2.2 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27-28
  • 3.3 Flouting the maxim of relation28-29
  • 3.4 Flouting the maxim of manner29-30
  • 3.5 Summary30-32
  • 4.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P32-37
  • 4.1 Violating the tact maxim32-33
  • 4.2 Violating the generosity maxim33
  • 4.3 Violating the approbation maxim33-34
  • 4.4 Violating the modesty maxim34-35
  • 4.5 Violating the agreement maxim35
  • 4.6 Violating the sympathy maxim35-36
  • 4.7 Summary36-37
  • 5.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T37-41
  • 5.1 Relevance theory and verbal humor37-39
  • 5.2 Summary39-41
  • 6. Comparison between CP,PP and RT on the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41-47
  • 6.1 CP and PP and verbal humor41-42
  • 6.2 CP and RT and verbal humor42-44
  • 6.3 CP,PP and RT and verbal humor44-45
  • 6.4 Summary45-47
  • 7. Conclusion47-49
  • 7.1 Findings47
  • 7.2 Implications47-48
  • 7.3 Limitations48-49
  • Bibliography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蓉;关于情景喜剧[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2 唐志平;大型教育题材情景喜剧 《家有儿女》编剧创作会议在京召开[J];当代电视;2004年01期

3 李立;中国情景喜剧的生存空间[J];现代传播;2004年01期

4 唐恩思;情景喜剧的魅力[J];当代电影;2004年03期

5 唐志平;300集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开机[J];当代电视;2004年06期

6 徐琰;书写都市世俗生活的情景喜剧[J];中国电视;2004年12期

7 刘艳臣;浅析英氏情景喜剧的成功之道[J];当代电视;2005年09期

8 李三强;我国情景喜剧创作中的误区与矛盾[J];电影艺术;2005年01期

9 杨伟光;润物细无声——看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有感[J];当代电视;2005年05期

10 彭启贵;;美国情景喜剧探源[J];中国电视;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骏伟;;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2 李强;方拥军;丁敏玲;;简析中国情景喜剧创作样态与文化的缺失(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蔡盈洲;;试析我国情景喜剧接受的文化机制[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利;;浅析电视剧《家有儿女》的成功原因(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朱青君;;“情景喜剧”瞄准受众心理——北京电影学院[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星;;大众娱乐文化背景中的电视偶像剧与情景喜剧分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哲明;国产情景喜剧:突围出路何在[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刘斌;国产情景喜剧的3大死穴[N];北京日报;2006年

3 王国平;情景喜剧 走出困境期待繁荣[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君娜;电视情景喜剧遭遇创作和市场瓶颈[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记者 李君娜;电视情景喜剧遭遇创作和市场瓶颈[N];解放日报;2008年

6 商报记者 吴颖 郑洁;情景喜剧何时形成成熟产业链[N];北京商报;2008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高庆秀;国产情景喜剧或迎第二春[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杨洪涛;情景喜剧20年:总量不足 佳作稀缺[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甘文瑾;情景喜剧《五环人家》主打五张牌[N];中国电影报;2005年

10 理礼;英达 拍情景喜剧是我的特长[N];中国文化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启贵;九十年代美国情景喜剧中的种族性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小芳;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幽默语言的理解与接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马珂;国产情景喜剧地域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赵晓娟;中国情景喜剧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魏爽;当代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审美流变[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慧;情景喜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黄如光;中美情景喜剧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马建蕊;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国情景喜剧[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媛;从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当代美国情景喜剧的幽默[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骆倩;对情景喜剧空间构成的文化意义的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易青梅;中国情景喜剧的两面旗帜[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7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