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20:46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发起,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陕西、福建省人民政府轮流主办,目前已经举办六届。作为国家支持的三大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几乎没有可比性,后者已举办22届,成长为中国唯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2011年,经过9年发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相比,晚3年创办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国际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方面均逊色很多,尚未形成明显的特色与优势。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定位与功能、运行机制、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试图结合所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具体而言,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作为第三个批准设立的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定位、特色及运作机制是什么?独特的优势与资源是什么?第二,已经举办了6届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否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大还是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哪些因素制约着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发展?从哪些方面改进能获得更好发展?论文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并访谈了四位电影领域的专家、学者,通...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与发展对策研究


图2-2受访对象学历分布统计图??

统计图,统计图,地理,对象


云南:2,35%??吉林:254%?r ̄^:1722%??内蒙古:2.54%?I?1??魏:2.74%??湖北?3.13%?.’H?im?10'96%??江茳?3.1?3%?…??=.1臀、一??觀fc:?.3.72%?'?、_y?^??1@:8.41%??渥建:4.11?%?4.5%??图2-1受访对象地理分布统计图??在地理分布上,以广东(17.?22%)为主,其次是北京(10.?96%)、浙江(8.?61%)??和江西(8.41%),同时包括重庆、福建、河北、江苏等28个省份,国外占比??3.?13%。??D、碳士_士硏究生:13.5%?.?/?A、茼中繭中以下:11‘55%??B、大字专科:23.48%??C、大字本科:51.47%??图2-2受访对象学历分布统计图??在学历分布上,整体受过良好教育,51.?47%为大学本科学历,23.?48%为大学??专科学历,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占比13.?5%,基本可保证在问卷作答过程中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和数据填写真实性。??20??

统计图,丝绸之路,国际,统计图


D、没有獅力:12.S7%??A.?^?*±:25.14%??^8^?%'??C、影响力小:25.14%??:f??''勾??B、影晌力一殷:37,16%??图2-4受访对象判断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统计图??调研数据显示,在回收的511份有效问卷中,366个受访对象表示“听说过??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占总样本的71.?62%。对这366份问卷进一步分析,较??多受访对象认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一般”(37.?16%),认为“影响力??大”和“影响力斜的各占25.?14%,?12.?57%的受访对象认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完全没有影响力。在这366个样本中,只有13.?51%的受访对象准确说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是“西安、福州轮流举办”,由此可见大部分受访对象??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表面信息,而没有主动去深入了解电??影节举办地及其他具体内容。在判断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响力大小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经济、文化与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其影响力的具体体现,辅以量化数??据分析作为支撑。??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经济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的具体体现??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文化走出去:评估指标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J]. 黄晓曦,苏宏元.  学习论坛. 2020(01)
[2]影响力与多元价值实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研究[J]. 杨琳,许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分析[J]. 张远旭.  西部广播电视. 2019(05)
[4]“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 喻杨.  对外传播. 2017(12)
[5]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J]. 杨欣,周文会.  当代电影. 2017(09)
[6]从文本的陪衬到独立研究对象 关于电影节的研究述评[J]. 罗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02)
[7]“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特色及未来[J]. 曹小晶,周文会.  电影新作. 2016(06)
[8]仪式观下华语电影节展的文化软实力传播——以2015年华语电影节展为例[J]. 张默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9]人民日报全媒体矩阵“习马会”报道分析[J]. 刘艺辉,李思奇.  青年记者. 2016(14)
[10]国际电影节的商业性功能与运营战略分析[J]. 韩岳,张雅欣.  当代电影. 2016(05)

博士论文
[1]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D]. 吴鑫丰.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研究[D]. 邢艳玲.中央民族大学 2018
[2]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探究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塑造[D]. 姜宏敏.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81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81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