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行为动词向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21:21
  动词是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词类,学界对动词的研究成果颇丰,身体行为动词又是动词词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动词之一。近年来,认知主义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对动词的演变进行考察,受认知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我国学者也陆续关注身体行为动词的演变路径,经过对汉语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考察,发现汉语中存在“身体行为动词>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模式,但是演变的路径和输出端的语义不尽相同。文章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动词语义演变研究的成果,对语义演变的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心理动词和身体行为动词的定义、分类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演变出心理义的身体行为动词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进行考察,共选定“仰”“倾”“达”“遂”“违”“退”“逢”“适”“逊”“赴”“越”“趋”“践”“赶”“道”“迹”“拉”“抑”“撩”“摸”“射”“拗”“将”“摆”“服”等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演变为心理动词的演变路径。其次从汉语方言中选取词语来证实这条演变路径,我们选取了“扎”“搂”“拥”“按”“扶”“批”“撑”“...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语义演变的问题
        1.2.2 关于身体行为动词的研究
        1.2.3 关于心理动词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历程
    2.1 上古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2.1.1 仰
        2.1.2 达
        2.1.3 适
        2.1.4 遂
        2.1.5 违
        2.1.6 退
        2.1.7 逢
        2.1.8 逊
        2.1.9 迹
        2.1.10 道
        2.1.11 越
        2.1.12 践
        2.1.13 抑
        2.1.14 射
        2.1.15 将
        2.1.16 服
    2.2 中古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2.2.1 倾
        2.2.2 赴
        2.2.3 趋
        2.2.4 拉
    2.3 近代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2.3.1 撩
        2.3.2 拗
        2.3.3 赶
        2.3.4 摸
    2.4 现代汉语“身体行为动词”的语义演变
        2.4.1 摆
    2.5 汉语方言中“身体行为动词”共时用法及其演变方向
        2.5.1 温州话中的“扎”
        2.5.2 南平话中的“搂”
        2.5.3 宁波话中的“拥”
        2.5.4 厦门话中的“按”
        2.5.5 苏州话中的“撑”
        2.5.6 厦门话中的“扶”
        2.6.7 广州话中的“批”
        2.5.8 徐州话中的“掯”
        2.5.9 洛阳话中的“掬”
    2.6 小结
心理动词”演变的动因和机制">3 “身体行为动词>心理动词”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3.1 演变的动因
    3.2 演变的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让步条件连词到让步连词的语义演变[J]. 徐朝红.  语言科学. 2017(05)
[2]试谈语义演变的规律[J]. 吴福祥.  古汉语研究. 2017(01)
[3]从“顾”看转折副词到转折连词的演变[J]. 徐朝红.  语文研究. 2016(02)
[4]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吴福祥.  古汉语研究. 2015(04)
[5]语言接触与语义复制——关于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J]. 吴福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6]汉语、蒙古语中的身体行为动词与言说义[J]. 马云霞,宝玉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7]试谈“类推”在语义演变中的地位[J]. 李明,姜先周.  汉语史学报. 2012(00)
[8]从身体行为到言说行为的词义演变[J]. 马云霞.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4)
[9]心理动词研究概述[J]. 王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动词“提”产生言说义的过程及动因[J]. 董正存.  汉语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 陈平.福建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视觉动词到心理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D]. 邹燕.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先秦心理动词语义演变研究[D]. 钱慧.淮北师范大学 2016
[3]《世说新语》行为动词语义研究[D]. 侯剑敏.西南交通大学 2014
[4]手部动词表心理义的研究[D]. 李丹.江西师范大学 2014
[5]汉语“提”类言说动词研究—从手部动作义到言说义[D]. 朱青.上海师范大学 2014
[6]从手部动词到口部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D]. 谢书颖.江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81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81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