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想象 ——王安忆移民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20:43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王安忆在自己的创作中,对移民群体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她的上海书写中,移民对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安忆刻画了各种各样的移民形象。读者在移民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核和精神。第一章“日常的移民叙述视角”,主要是借王安忆笔下的移民境遇描写探讨王安忆日常移民叙述视角的形成。王安忆对底层移民深切关注,她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底层日常的伦理叙事。她的的移民书写经历了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地区的空间过渡,扩大了城市的范围。而作为城市的“外来者”,她从小便体验到与城市的隔膜,有着对生存空间的焦虑,对移民群体她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在王安忆看来,历史是日常的和平民的,因此她格外注重对移民日常的书写。她深入生活的肌理,记录着其中的世故和机巧。这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琐碎又精细的日常,一起组成了上海的移民群像。第二章“现代与传统对峙中的上海日常”,论述王安忆笔下移民在城市中生活的日常百态。面对城市的现代化,他们无法适应,与城市始终有隔膜。终身漂泊的命运、无根的惆怅使他们无法融入城市中,他们的生存境遇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缩影。王安忆试图通过移民们的目光,对上海进行进一步...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常的移民叙述视角
第一节 底层日常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创作立场的转变——由中心到边缘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
第二章 现代与传统对峙中的上海日常
第一节 现代空间与都市生存方式
第二节 对抗与融合的日常生存姿态
第三节 漂泊与回归的生存主题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乌托邦守望
第一节 包容和谐的城市气韵
第二节 诗意的生活美学
第三节 古典理想的上海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1990年代长篇小说评论[J]. 程光炜. 当代文坛. 2018(05)
[2]文字的边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J]. 吴言.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1)
[3]潜入“软”的理想生活深处——新世纪王安忆长篇小说创作中的古典倾向[J]. 申欣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一种写实的小说创作策略——重读王安忆“写作的四个注意点”[J]. 胡红英. 文艺争鸣. 2017(12)
[5]写作就是在释放自己的经验[J]. 王安忆.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5)
[6]王安忆《匿名》的“大故事”[J]. 张新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6)
[7]文明的缝隙,除不尽的余数,抽象的美学——关于《匿名》的对谈[J]. 王安忆,张新颖. 南方文坛. 2016(02)
[8]心灵世界的精神荒原——《遍地枭雄》再解读兼论王安忆的创作症候[J]. 张冀. 文学评论. 2016(01)
[9]作家与故乡[J]. 程光炜. 小说评论. 2015(01)
[10]王安忆:边缘人物才能寄托我的美学理想[J]. 卢欢. 长江文艺. 2015(01)
硕士论文
[1]寻找精神家园—王安忆小说的城市书写[D]. 魏侠.华侨大学 2016
[2]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D]. 徐娅婷.湖北大学 2016
[3]新世纪以来王安忆作品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分析[D]. 张潇晖.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上海书写[D]. 周雨晔.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简论王安忆的“上海世界”[D]. 钟媛.西南大学 2013
[6]女性视域下上海精神的演绎[D]. 洪艳.海南师范大学 2013
[7]“结实”的小说世界[D]. 吴琼.天津师范大学 2013
[8]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D]. 肖晶.延边大学 2012
[9]论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底层外来者形象[D]. 李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0]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D]. 梁万新.暨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7572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常的移民叙述视角
第一节 底层日常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创作立场的转变——由中心到边缘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
第二章 现代与传统对峙中的上海日常
第一节 现代空间与都市生存方式
第二节 对抗与融合的日常生存姿态
第三节 漂泊与回归的生存主题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乌托邦守望
第一节 包容和谐的城市气韵
第二节 诗意的生活美学
第三节 古典理想的上海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1990年代长篇小说评论[J]. 程光炜. 当代文坛. 2018(05)
[2]文字的边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J]. 吴言.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1)
[3]潜入“软”的理想生活深处——新世纪王安忆长篇小说创作中的古典倾向[J]. 申欣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一种写实的小说创作策略——重读王安忆“写作的四个注意点”[J]. 胡红英. 文艺争鸣. 2017(12)
[5]写作就是在释放自己的经验[J]. 王安忆.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5)
[6]王安忆《匿名》的“大故事”[J]. 张新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6)
[7]文明的缝隙,除不尽的余数,抽象的美学——关于《匿名》的对谈[J]. 王安忆,张新颖. 南方文坛. 2016(02)
[8]心灵世界的精神荒原——《遍地枭雄》再解读兼论王安忆的创作症候[J]. 张冀. 文学评论. 2016(01)
[9]作家与故乡[J]. 程光炜. 小说评论. 2015(01)
[10]王安忆:边缘人物才能寄托我的美学理想[J]. 卢欢. 长江文艺. 2015(01)
硕士论文
[1]寻找精神家园—王安忆小说的城市书写[D]. 魏侠.华侨大学 2016
[2]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D]. 徐娅婷.湖北大学 2016
[3]新世纪以来王安忆作品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分析[D]. 张潇晖.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上海书写[D]. 周雨晔.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简论王安忆的“上海世界”[D]. 钟媛.西南大学 2013
[6]女性视域下上海精神的演绎[D]. 洪艳.海南师范大学 2013
[7]“结实”的小说世界[D]. 吴琼.天津师范大学 2013
[8]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D]. 肖晶.延边大学 2012
[9]论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底层外来者形象[D]. 李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0]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D]. 梁万新.暨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7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4757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