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辰及《毛诗传笺通释》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21-11-15 02:50
  自汉至清,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且在诸类学术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清代经学研究繁盛,甚至超越了前代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清代经学著作数量繁多且体裁各异,在研究和疏释《诗经》的作品中,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就是代表作之一。马瑞辰是清代乾嘉时期《诗经》研究的大家,治《诗》古今通学,研究视角极其广阔,其不拘门户、汉宋兼采研究态度的形成正是得益于马氏家族深厚的家学传统及其广泛的师承交游。马瑞辰成长于兼容并包的桐城文化中,在其父马宗琏的影响下,致力于训诂考据之学,虽与桐城学者专于宋学义理的兴趣相异,但这使得他在以排斥宋学为主流的学术环境中,仍能保持客观理性的研究态度,形成了以汉学考据为主,以宋学义理为辅的学术研究理念。马瑞辰转益多师,在与不同学派学者的交往过程中逐渐丰富了自身的学术理念,从多方面开展对《诗经》的研究。马瑞辰认为《正义》对《传》《笺》的释义多有未能洞彻之处,故在申明和辩驳三者之同异的基础上,表明了自己对《诗经》研究经典的态度取舍。同时,吸收前人特别是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研究观点互融,对《传》《笺》重新疏释,完成了《毛诗传笺通释》一书。马瑞辰治经十分大胆,从不拘泥于汉宋...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马瑞辰的生平、家学及师承交游
    1.1 马瑞辰的生平及其家学
    1.2 不拘门户的家学传统
        1.2.1 相容并包的桐城派文化氛围
        1.2.2 汉宋兼采的家学传统
    1.3 师承交游
        1.3.1 与桐城宋学学者的交往
        1.3.2 与京城汉学学者的交往
第二章 《毛诗传笺通释》体例概述
    2.1 《毛诗传笺通释》的体例与编排
    2.2 《毛诗传笺通释》对《传》《笺》《正义》的态度与取舍
        2.2.1 《毛诗传笺通释》对释《诗》经典的态度与取舍
        2.2.2 《毛诗传笺通释》对《毛传》的态度与取舍
        2.2.3 《毛诗传笺通释》对《郑笺》的态度与取舍
        2.2.4 《毛诗传笺通释》对《毛诗正义》的态度与取舍
第三章 《毛诗传笺通释》对汉学治《诗》成果的引用
    3.1 对前代治《诗》成果的引用
        3.1.1 先秦时期的《诗经》研究
        3.1.2 两汉时期的《诗经》研究
        3.1.3 三国魏晋时期《诗经》研究
    3.2 对清代治《诗》成果的引用
        3.2.1 对清初汉宋兼采学者观点的引用
        3.2.2 对毛郑学派学者观点的引用
        3.2.3 对三家《诗》派学者观点的引用
        3.2.4 对其他清代学者之说的引用
第四章 《毛诗传笺通释》中对宋学治《诗》成果的吸收
    4.1 对宋儒及宋学学者成果之引用
        4.1.1 对欧阳修等学者的引用
        4.1.2 对朱熹《诗集传》的引用
    4.2 《毛诗传笺通释》义理之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495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5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a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