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涉及科技内容的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23:00
  苏轼作为宋代百科全书式的文人代表,他的多种类型文学作品都被学者拿出单独研究。涉及科技内容的作品却向来受到的关注不多,而这类作品又兼备文化和史料价值,对地方文化建设和科技相关史料的完善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笔者统计出的苏轼涉及科技内容的两百四十余篇诗文为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文学阐释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学的主视角展开研究,尝试挖掘一些被人忽视的价值。本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宋前科技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北宋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高峰的大致情况。接着对当时参与科技活动的重要文人和学界对“道”与“技”的关系看法进行简要梳理,这是理解科技如何对苏轼发生影响的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苏轼涉及科技内容诗文的科技属性来进行探究,讨论了苏轼诗文中的呈现出的科技观念,例如重视实践、尊重自然、继承了道家的“实验”精神以及局限于意象思维的不足等。并从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五大学科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诗文中蕴含的较重要的科技知识。第三章则主要围绕苏轼涉及科技内容的诗文的文学特征进行探讨,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首先是分析了苏轼涉及科技的诗文与宋代文学的议论化、俗语化、戏谑化三大特征上存在怎样的共性...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价值
        (一)文化价值
        (二)史料价值
    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文人与科技思潮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峰
        一、宋代以前的科技
        二、科学技术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 宋人的“道”与“技”
        一、科技活动者的实践
        二、学界的观点
第二章 苏轼诗文中的科技观与科技知识
    第一节 苏轼诗文中的科技观
        一、重利致用的技术观
        二、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三、继承道家的“实验”传统
        四、局限于意象思维
    第二节 苏轼诗文所涉科技知识
        一、天文与地理
        二、物理学及相关技术
        三、化学及相关技术
        四、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第三章 对苏轼科技诗文的文学考察
    第一节 苏轼科技诗文与宋代文学特征的异同
        一、畅发议论而内蕴理趣
        二、以俗为雅兼自然明快
        三、巧语戏谑更诙谐幽默
    第二节 科技诗文中映射出的苏轼形象
        一、心系民生
        二、仁心仁术
        三、知出于行
    第三节 苏轼科技诗文的艺术特色
        一、科技元素的诗意表达
        二、叙事与想象的碰撞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现代学术著作
    三、学位论文
    四、学术期刊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东坡时期杭州西湖的水利及水文化探析[J]. 王劲韬.  中国园林. 2018(06)
[2]北宋的治水制度与苏轼的水利书写[J]. 李剑亮.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论诗意[J]. 杨守森.  中国文学研究. 2017(04)
[4]苏轼理趣诗情理结构分析举隅[J]. 包树望.  中国苏轼研究. 2017(01)
[5]仙遊·貴遊·夢遊——李白供奉翰林的謫仙身影及其遇合困境[J]. 許東海.  人文中国学报. 2017(01)
[6]论诗歌、小说与传说的史料运用——兼谈史学学术民间化[J]. 邓根飞.  社会科学论坛. 2016(04)
[7]苏轼诗文所载“秧马”用途说略[J]. 陈建裕.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06)
[8]烁玉流金见精悍——浅析古诗“咏石炭”中的化学知识[J]. 吴茂江.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4(10)
[9]苏轼的科技活动论析[J]. 王友胜.  古典文学知识. 2014(01)
[10]苏轼的林业实践及思想[J]. 李飞,李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博士论文
[1]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 李明华.吉林大学 2011
[2]北宋科技思想研究[D]. 吕变庭.河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苏轼交游研究[D]. 胡珍.延安大学 2016
[2]苏轼科学思想与科学活动初探[D]. 王诗洋.山西大学 2013
[3]苏轼诗歌与北宋饮食文化[D]. 邱丽清.西北大学 2010
[4]苏轼与陆游养生思想比较研究[D]. 王静.河南大学 2009
[5]《苏沈良方》研究[D]. 史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7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7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