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00:29
  蒜头壶作为一种壶式,以壶口装饰蒜形饰得名,是一种盛酒或水的器物,其材质以陶、铜为主。作为秦人样式独特的器物,仅埋藏于秦人以及与秦人相关的遗迹单位中。由于过去蒜头壶发现较少,学界对蒜头壶专门研究不多。随着各地出土蒜头壶墓葬考古材料的公布,为蒜头壶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类型学以墓葬出土的184件蒜头壶进行型式划分,对蒜头壶的标准形态特征,以及蒜头壶时间顺序上的变化和蒜头壶空间分布差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的介绍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界定研究范围,并整理学界蒜头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将蒜头壶根据材质分为两类,分别进行类型学研究。将铜蒜头壶根据壶腹形态差异分为圆腹、垂扁腹、椭扁腹3型,将陶蒜头壶根据壶腹形态差异分为缶形腹、圆腹、凸鼓腹3类。对蒜头壶的标准形态,以及标准形态时间顺序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蒜头壶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铜、陶蒜头壶分期,分析不同时期蒜头壶的地域分布特征与形态特征。第四部分,对出土蒜头壶墓葬进行研究,分析墓葬组合,探讨墓主身份等级。第五部分,以陶蒜头壶制作工艺,铜、陶蒜头壶的使用方法入手,结合本文第二部分蒜头壶标准形态研...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2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战国秦汉蒜头壶研究


—1铜蒜头

蒜头,壶腹


战国秦汉蒜头壶标准形态研究141、中束颈2、圆柱形直颈3、中束颈4、圆柱形直颈图1—2铜蒜头壶壶颈类型图1至4分别为:湖北云梦睡虎地M43:22①、湖北云梦城关大坟头头箱38号②河南泌阳大曹庄秦墓M5:17③、宜宾博物院藏铜蒜头壶④三、壶腹铜蒜头壶壶腹按形状分为:圆腹、垂扁腹、椭扁腹。圆腹:壶腹为球状或近圆形鼓腹,早期腹最大径较高位于壶身约二分之一处,晚期壶腹最大径下移,腹最大径均在壶身二分之一以下。垂扁腹:壶肩为溜肩,肩腹过度自然,壶腹下垂最大径位于壶身二分之以下,剖视状如水滴状。椭扁腹:壶腹最大径进一步下移,壶腹椭扁,腹深较小,壶腹横长。①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4期,第500—501页。②湖北省博物馆汉墓发掘组、孝感地区文教局汉墓发掘组、云梦县文化馆汉墓发掘组:《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9期,第27、32页。③韩越、王立彬:《泌阳秦墓青铜器》,《收藏》2010年第12期,第79页。④宜宾博物院编著:《酒都藏宝宜宾馆藏文物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40页。

蒜头


战国秦汉蒜头壶标准形态研究151、早期圆腹2、晚期圆腹3、垂扁腹4、椭扁腹图1—3铜蒜头壶壶腹类型从左向右依次为:凤翔野狐沟M1:10、河南泌阳大曹庄M5:2、河南三门峡陕县后川村M3410:15、湖北宜昌前坪朱家包村M97出土铜蒜头壶。①第二节铜质蒜头壶型式划分关于铜蒜头壶的分类研究,以李陈奇与吴小平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李陈奇将铜质蒜头壶按照壶颈、壶腹、圈足以及蒜形饰形态差异分为5型②,吴小平将汉代铜质蒜头壶根据壶腹差异分为2式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排除具有争议的类型,通过对所收集考古材料分析,可观察到铜质蒜头壶形态上的变化主要分为四部分:壶口蒜形饰、壶颈的长度及形状、壶腹形状、壶高。以下对所收集有清晰线图或照片的41件铜蒜头壶进行分析:铜质蒜头壶可根据壶腹形状分为3型:A型圆腹蒜头壶共9件,根据壶高差异可以分为3亚型:Aa型,壶高低于30厘米,共4件。根据壶颈及蒜头形状可分为2式:Ⅰ式,短颈,垂条形蒜瓣,1件。标本:陕西凤翔野狐沟M1出土(M1:10)④(图一,1),口径6厘米,通高28.2厘米。口微残,垂条形蒜形瓣,短颈,溜肩鼓腹近圆,圈足外撇。颈中部饰凸箍一周。凤翔野狐沟M1除了出土该类型圆腹蒜头壶,还出土中山国青铜鼎,鼎腹部凸棱之下有中山样式的铸文,器盖上錾刻①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9期,第13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泌阳县文化馆:《河南泌阳县发现一座秦墓》,《华夏考古》1990年第4期,第45—4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1—132页。宜昌地区博物馆:《1978年宜昌前坪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5期,第411—422。②李陈奇:《蒜头壶考略》,《文物》1985年第4期,第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蒜头壶的“蒜头”造型试解[J]. 宋亦箫.  西部考古. 2017(02)
[2]秦蒜头形口铜扁壶[J]. 田丽华.  丝绸之路. 2017(08)
[3]安徽六安市十里铺1号土墩墓[J]. 董哲.  考古. 2017(02)
[4]曲颈壶小考[J]. 吴小平,饶华松.  华夏考古. 2015(02)
[5]试论三门峡秦人墓[J]. 李书谦.  中原文物. 2013(02)
[6]泌阳秦墓青铜器[J]. 韩越,王利彬.  收藏. 2010(12)
[7]试论秦式扁壶及其相关问题[J]. 谢崇安.  考古. 2007(10)
[8]西安北郊永济电机厂秦汉墓发掘简报[J]. 孙铁山,种建荣.  文博. 2001(05)
[9]中国古代蒸馏酒包装容器考[J]. 刘志一.  包装世界. 1999(03)
[10]远安孙家岗古墓发掘简报[J].   江汉考古. 1999(01)

硕士论文
[1]秦汉时期青铜壶造型设计研究[D]. 陈秀娜.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5



本文编号:3497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7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d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