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变迁研究 ——以金鸡奖和童牛奖获奖影片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6 06: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叙事策略上产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儿童电影为研究对象,以金鸡奖和童牛奖的优秀获奖影片为具体个案,并借助电影叙事学的理论知识,从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维度,对不同发展时期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策略变迁作具体的分析。笔者首先根据历史语境、生产概况及创作特点三个方面的原因,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1979-1989年探索期、1990-1999年稳定期、2000-2009年繁荣期和2010年至今调整期。同时结合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传播环境和技术进步等原因,对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的变迁作分析。从叙事主题来看,探索时期的儿童电影创作受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观念的限制,仍保持着对传统题材的坚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稳定时期儿童电影主题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繁荣时期,儿童被授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成为了电影市场新的创作者,电影主题回归“儿童本位”;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为儿童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环境,调整时期“儿童发展”题材全方位开发。在叙事结构方面,笔者从叙事时空、叙事立场和叙事线索三方面进行研究...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叙事变迁研究 ——以金鸡奖和童牛奖获奖影片为例


979-1989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数量

儿童,电影


???宸⒄?较为平稳,且该时期生产的儿童电影在国内国际上获奖无数,获奖比例达到33.3%,到达一个高质产出的稳定时期。《烛光里的微笑》、《一个都不能少》、《花季雨季》等优秀影片更是成为交口称颂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体裁也不断突破和更新。将校园儿童电影的拍摄场景扩大到艺术学校、职高学校、聋哑学校、农村小学等,儿童角色大多集中于中高学生,逐渐远离低幼儿童,并对普通家庭儿童的生活状态投以更多的关注。但由于受到经济浪潮的影响,九十年代儿童电影的发行和制作方式都产生了变化。合作制片兴起,图2-21990-1999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数量

电影,儿童


14院线制与宣传操作方式形成,加以国外大片的冲击,儿童电影的命运取决于市场,儿童电影宣传逐渐失语化。2.2.32000-2009:繁荣期的百花齐放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愈发的深入与频繁、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等给中国儿童电影事业高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使得中国儿童电影呈现出了如日方升的态势,儿童电影创作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期。但于此同时,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中国儿童电影面临巨大的冲击,在娱乐片和商业片两者中间夹缝生存,依靠着制片厂的有限资金进行投拍。资金的短缺,限制了儿童电影的创作,儿童电影市场化程度低,创作的辛勤与市场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儿童电影积极响应加强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政策,拍摄出了多部家喻户晓的农村主题影片。2004年,广电总局、文化部和教育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出每年扶持创作20部少年儿童题材影片。2007年,由国家广电总局同意,共青团中央直属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赞助主办的21世纪校园数字电影院线正式开通,儿童电影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发展。2000-2009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出量持续上升,共生产儿童电影317部,该时期的儿童电影取材范围比以往更为宽广,将更多元素融入到影片中,如中国传统文化、边缘群体、大自然和游戏精神等。在儿童教育方面更加关注人文关怀。2.2.42010年至今:调整期的挣扎前行自2012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全球化程度、互联网化与媒介融合程度的日益加深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该时期的国产电影创作展现出勃勃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儿童电影也呈现出图2-32000-2009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数量


本文编号:3498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498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5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