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核心素养与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3:24
  本研究是笔者在舞蹈表演专业学习实践及艺术管理管理理论学习基础上所进行的学理性思考。以舞蹈表演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试图厘清当前舞蹈表演专业应当如何加快自身由传统的“技能型高精尖”向“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新与转变,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要。本研究所秉持的主要观念是,舞蹈表演本科专业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充为基准,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依托,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为本专业学习者自我价值的实现丰富路径选择,从而实现“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培养,逐步建构一流本科专业,推动舞蹈高等教育实现新时代所赋予的“双一流”建设目标达成,并为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助力。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本研究结合对舞蹈表演专业与人才培养的现状认识,主要引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作为舞者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阐述了舞者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素养、专业能力、社会责任、艺术创意”六大核心素养及基本要点;以高等教育学中对“专业”及“课程”的关系辩证为理论指导,结合北京舞蹈学院、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课程建设现状,以及学习者问卷调查情况,归...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舞者核心素养与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2019年间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体量趋势

整体思维,脉络


10(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图示图2本研究的整体思维脉络图示2.研究方法本着文献阅读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研究,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实际情况调研,实证分析不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在教改过程中所采用的创新举措。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DocumentAnalysis):是研究者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重要方式。文献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研究性文献,二是资料性文献,尤其以第一类为主。研究性文献为研究者带来理论上的启发,得以较为全面性的把握舞蹈表演本科专业发展及理论研究的基础;资料性文献包括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下发的通知及相关学者发言,透析这部分文件可以洞察大环境发展现状,帮助研究者从宏观政策、微观实例两个维度对舞蹈表演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进行详细论述。历史研究法(HistoricalResearch):有系统的收集并客观评鉴与发展历史相关的材料,检验舞蹈表演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及趋势,期望提出较为准确的描述与阐释,进

框架图,素养,核心,框架


?耘嘌?叭?娣⒄沟奈枵摺蔽?龇⒌慵奥浣诺悖?康魃硇姆⒄故遣?可分离的整体。这里的舞者,不只是演员,而是“人”,正如现代戏剧开创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我的目的是使你们把自己重新创造成活生生的人”,舞者是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去创造出另一种生命状态的“人”。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可分为文化基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依据舞蹈表演专业之特性,在内涵表述上应有所深化发展,综合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素养、专业能力、社会责任、艺术创意。图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73]图4舞者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71]卢晓东.本科专业划分的逻辑与跨学科专业类的建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10-15.[72]李廷海.高等教育阶段舞蹈专业教育的若干思考——关于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7(03):85-89.[7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本文编号:3510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10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