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在”的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1:52
  “在”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介词,它除了表示具体的处所和时间以外,还能够表示条件、范围、行为主体等较为抽象的意义。在表达这些意义时,“在”常常与以方位词、时间词或准助词为代表的后置词一起构成介词框架。对于外国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这是较难习得的一个项目,出现的偏误也比较多。本文以介词“在”的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处在不同句法位置时的句法功能,分析了“在”的隐现规则。并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包含“在”的语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偏误类型并针对偏误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介词“在”的框架结构,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论文共有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然后对前人所做的关于介词“在”的框架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进行概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使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对介词“在”的框架结构的本体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合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的例句,从句首、句中、句末这三个句法位置出发,研究了表处所、表时间、表条件、表范围、表行为主体的介词“在”的框架结构分...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在”的框架研究


偏误类型分布情况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在”的框架研究


图4-2图4-3图4-4图4-5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在”的框架研究


图4-7图4-8图4-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J]. 吴继峰,洪炜.  汉语学习. 2015(04)
[2]“依X看”与“在X看来”[J]. 胡清国.  汉语学报. 2011(03)
[3]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 邵敬敏.  中国语文. 2011(03)
[4]说框式结构“想X就X”[J]. 丁倩,邵敬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9(02)
[5]介词框架“对/对于……来说/而言”的形成和语法化机制[J]. 陈昌来,杨丹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连A也/都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化特点[J]. 邵敬敏.  语言科学. 2008(04)
[7]欧美学生汉语介词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 崔希亮.  世界汉语教学. 2005(03)
[8]"对……而言/来说"与"就……而言/来说"之比较[J]. 许国萍.  修辞学习. 2004(04)
[9]“X上”和“X里”的认知分析[J]. 葛婷.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01)
[10]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J]. 储泽祥.  中国语文. 2004(02)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视角下时间介词“在”的框架研究[D]. 刘莹.河南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框架“在+X+看来”研究[D]. 孟凡子.扬州大学 2015
[3]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在······里”介词框架研究[D]. 艾桂芳.河北师范大学 2015
[4]句首“在+处所词”中“在”字隐现规律及其教学[D]. 邹霞.南昌大学 2014
[5]存在句中处所介词“在”的隐现[D]. 陈芊芳.湖南大学 2012
[6]“从”类介词研究[D]. 张会兰.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统计的表抽象意义的“在X上/下”的习得研究[D]. 刘梅.北京语言大学 2009
[8]现代汉语中引进处所、时间的介词之比较研究[D]. 梁振.苏州大学 2008
[9]介词框架“在X中”考察[D]. 顾振立.上海师范大学 2008
[10]“由”字句和“由”字介词框架研究[D]. 李卫中.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9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19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