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18: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达到了普及化。与此同时,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战后的三十年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接受女子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运转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建立的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这段时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论述了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第一是社会的需求:美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全面型人才,而接受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二是联邦政府的重视:从法律和经济方面支持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三是教育界的改革: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和社会需求下,教育界对课程中的不平等进行了改革;第四是女权运动的推动:女权运动要求并保护女性在教育、经济、政治、社会活动等方面平等的权利,同时促使女性自身觉醒。从女子学院式微和男女合校大发展分析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从女性本科生和女性研究生入学情况,获得学位情况、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及课程学习情况来分析1945-1975年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文章最后一部分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论述。女性...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945-197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本科生入学比例情况

学士,女性,学位,二战


高等教育的学位层次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水平。高学位的人越多就表示高等教育的水平越高。女性在高等教育中高学位情况也就反映了该国家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学位制不断得到完善。本科生的基本的学位分为副学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两种种。①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本科生获得的副学士和学士学位比例进行了总结。1949-1959年女性获得的副学士占33.2%,学士占29.04%;1956-1957年女性获得的副学士占35.44%,学士占34.25%;1965-1966年女性获得的副学士占42.85%,学士占42.46%;1970-1971年女性获得的副学士占42.87%,学士占43.36%;1975-1976年女性获得的副学士占46.35%,学士占45.46%。②如图3.3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大发展还表现在专业选择方面。在学科选择方面并没有完全强调女性特征,女性开始出现在曾经一度被男性占领的专业,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女性在专业领域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相反,曾经被认为只适合女性的专业,随着时间的增长,女性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甚至部分专业女性比例大幅度减少。因此好多大学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特别强调女性特点,甚至连所剩无几的女子学院也没有特别设置的女性优势科目。女学生依据个人兴趣或是未来就业趋势选择主修课,主修课类型包括艺术类、人文语言类、社会科学、教育类、医学类和理工类等。如下表显示:

女性,二战,硕士,美国


19世纪末,美国好多学校研究部招收女学生,但本科部拒绝招收女学生。同时美国的杂志社也开始将女性研究生作为一个报道主题,公众对这一现象的兴趣开始增加。从1889年到1897年,《国家》杂志将定期报道各高校女性研究生教育的进展,成为女性研究生信息平台和交流管理中心。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六所教学质量相当的大学研究生院开始平等的录取女生,毕业时达到学术标准的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②此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女性进入研究生院,她们获得的学位数量稳步增加。下图是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女性硕士、博士比例情况图。如图所示:③从表中还可以看到,战后美国女性研究生获得的学位比例虽然一直低于男性,但是女性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比例一直在不断增长。这就表明战后的几十年,美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获得的学位人数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与职业状况[J]. 刘秀红.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10)
[2]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J]. 王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3]从弗洛伊德到巴特勒——关于“性”的话语建构[J]. 倪志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01)
[4]浅析工业化对美国妇女地位的影响[J]. 杨华.  世纪桥. 2009(15)
[5]略论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J]. 高惠蓉.  大学教育科学. 2009(02)
[6]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J]. 李春玲.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1)
[7]性别文化与教育性别公正[J]. 王俊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8]妇女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J]. 杜芳琴.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9]“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角[J]. 蒋先福,彭中礼,王亮.  时代法学. 2006(03)
[10]浅谈西方女性教育变迁[J]. 李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1837-2000[D]. 丁坤.河北大学 2011
[2]美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形成与变迁研究[D]. 王书峰.北京大学 2007
[3]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 高惠蓉.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 敬少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二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45-1965)[D]. 周梓.浙江师范大学 2016
[2]二战后美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周周.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促进教育公平[D]. 许恒.山东师范大学 2010
[4]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D]. 高燕.内蒙古大学 2008
[5]从特纳到莫雷尔:1862年美国赠地学院法案的起源与发展研究[D]. 崔高鹏.北京师范大学 2008
[6]二战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述评[D]. 丁坤.河北大学 2008
[7]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研究[D]. 张海燕.山西大学 2007
[8]20世纪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若干问题初探[D]. 林红.河南大学 2006
[9]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研究[D]. 周晓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育[D]. 李捷.河北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24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24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