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视觉元素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13:40
本文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生肖和动态海报设计作为研究的两个方面,目的是将生肖元素作为文化视觉设计的主要内容,在现代新媒体语境下以多元动态表现形式呈现在动态海报设计之中,使生肖文化在时代变迁下重焕生机、重获新颜,焕发传统生肖文化艺术生命力。当今人类信息传播更加趋向新媒体,人们生活方式面向着更高层次的追求,设计呈现出新旧交替、融合重组的动态化发展特征,将生肖元素予以动态化设计展示,为人们构建更为生动立体的视觉景观。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对十二生肖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做了相关梳理,以及研究意义和方法进行阐述,得出了对生肖元素动态化研究的可行性和前瞻性。第二部分具体从十二生肖起源以及其蕴含的吉祥寓意进行文化上的阐述;其次从生肖元素本身造型、色彩以及材质方面探寻其艺术美感;从而总结了十二生肖其研究运用的历史、艺术以及文化价值所在;第三部分从动态海报设计的普及性进行论述,分析了其独特性的多重表现特征,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设计师制作的春节主题生肖动态海报设计实例,详细探讨了动态海报在形式美法则下构成的生肖动态画面,呈现出平衡、交融、和谐、共鸣形式美的多样性,通过生肖动态海报呈现出来的画面“张力”,...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汉釉陶鸡(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
来说,每个出土的鸡造型千姿百态、生动鲜活,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线条及轮廓细节处的穿插刻画更加赋予了其真实形象的表达,如此细腻生动的呈现让人们感受古代人类智慧与想象力的同时,也不禁回味生肖鸡带给我们巨大的文化魅力。陶鸡形象频繁出现在各个时期中,带着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多变的造型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市井民俗。通过陶鸡造型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其内在文化的魅力,也使得我们更加了解古代真实生活的思想情感,这种民族信仰式的生肖文化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世代相传,为人们精神生活上带来了指引。图2-22016丙申年猴票《灵猴献瑞》《福寿双至》以及2016年发行的两张丙申年生肖猴邮,票名为“灵猴献瑞”和“福寿双至”如(图2-2)所示,“灵猴献瑞”中灵猴跳跃的形象并将手和尾巴挂在树枝上,另一只手则捧着寿桃,造型极为形象生动,好似在一只灵猴在树上灵活攀爬,细节之处形象的创造出了节奏韵律之感,猴子神情满面笑意使其传达着福寿吉祥的美好寓意。丙申年另一张猴票“福寿双至”中,母猴盘腿而坐怀抱着两只小猴,猴子尾巴微微翘起,造型憨态可掬、生动可爱,形象的拟人化手法将生肖猴灵动独特的造型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寓意着好事成双。“猴票”有着独特的欣赏以及收藏价值,从生肖猴
第2章十二生肖视觉元素的概述10神情与肢体行为上的刻画,令观者更加沉迷于它形神背后的言外之意,好似人们通过对造型的生动表现使内心得到一种慰藉,也是对追求美好生活意义的独特象征。2.3.2祥瑞的色彩之美生肖元素的色彩最重要的是体现它的存在意义,即为其内在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是一种对于风俗建构的认知表现,也体现在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中。我国民间传统的色彩有着极为神秘的内涵,深受我国民间习俗和审美情趣以及思维观念的影响,有着极具象征性寓意的体现。图2-3中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生肖元素的色彩有着祥瑞之美的特征,首先在于生肖本身就是人间的祥瑞之物,而色彩是更加能够表现其吉祥美好寓意的升华之处,如我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中(图2-3)所示,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中,首当其冲就是运用红色为背景色,红色在人们传统的思维里代表着吉祥兴旺的祥瑞之意,是喜庆的象征,红色的运用也突出了我国色彩中红色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造型上的色彩运用更加突出其祥瑞之意,如生肖猪邮票所示,画面以清晰的白作为底色,猪的形态圆润可爱,整体色彩的运用丰富且鲜艳,以红桃绿叶作为点缀搭配,红红的耳朵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吉祥韵味,黑色勾线加上红绿黄等色彩的搭配,满足了人们对于生肖猪带来吉祥与富足生活的盼望,同时又以桃红传达人寿年丰、充满喜庆的气氛烘托。在生肖虎邮票中,色彩的运用也是极其讲究的,蓝作为背景色代表着庄严威猛的象征,充分的突出虎威猛的形象特征,以黑色勾线并以黄红橘蓝等色彩相互呼应搭配在一起,使得生肖虎表现出了威武雄姿的神姿,进取奋勇意气风发的坚韧性格,色彩设色同样也是人们内在精神文化的一种情感表达,从而对色彩感知达到情感共鸣,祥瑞的色彩之美极具着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海报设计从静态到动态的演变[J]. 靳紫微. 艺术科技. 2019(11)
[2]从静态到动态、从时间到空间——论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趋势[J]. 房金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全媒体语境下动态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衍变[J]. 程亚军,陈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4]从“呈现”到“模仿”:VR技术视阈下的博物馆文化“活态”展示[J]. 王秀丽. 文博. 2019(03)
[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探究[J]. 曾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0)
[6]浅谈新媒体艺术背景下海报设计的发展演变[J]. 李楠,崔晨晨. 大众文艺. 2019(06)
[7]以泥叫虎为例的民间手工艺研究[J]. 陈瑱. 中国艺术. 2019(02)
[8]十二生肖造字理据与认知视点探析[J]. 邬丽娟. 汉字文化. 2018(16)
[9]动态海报设计研究[J]. 王炜丽,王锦洪.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3)
[10]后现代语境下“道州调子戏”动态传承模式新论[J]. 唐芳,莫大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 梁文达.中央财经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90后”都市生活动态主题图形设计[D]. 武宏霞.苏州科技大学 2019
[2]动态海报中的视觉沟通研究[D]. 徐冰洁.北京服装学院 2019
[3]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海报的设计表现研究[D]. 唐雪婧.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浅谈动态图形设计中的情境表现[D]. 乔然.南京艺术学院 2015
[5]现代生肖图形设计的多元化表现[D]. 刘晓薇.山西师范大学 2015
[6]十二生肖艺术之谈[D]. 王丽丽.青岛科技大学 2014
[7]传统图形符号之探索与创新[D]. 李金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8923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汉釉陶鸡(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
来说,每个出土的鸡造型千姿百态、生动鲜活,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线条及轮廓细节处的穿插刻画更加赋予了其真实形象的表达,如此细腻生动的呈现让人们感受古代人类智慧与想象力的同时,也不禁回味生肖鸡带给我们巨大的文化魅力。陶鸡形象频繁出现在各个时期中,带着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多变的造型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市井民俗。通过陶鸡造型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其内在文化的魅力,也使得我们更加了解古代真实生活的思想情感,这种民族信仰式的生肖文化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世代相传,为人们精神生活上带来了指引。图2-22016丙申年猴票《灵猴献瑞》《福寿双至》以及2016年发行的两张丙申年生肖猴邮,票名为“灵猴献瑞”和“福寿双至”如(图2-2)所示,“灵猴献瑞”中灵猴跳跃的形象并将手和尾巴挂在树枝上,另一只手则捧着寿桃,造型极为形象生动,好似在一只灵猴在树上灵活攀爬,细节之处形象的创造出了节奏韵律之感,猴子神情满面笑意使其传达着福寿吉祥的美好寓意。丙申年另一张猴票“福寿双至”中,母猴盘腿而坐怀抱着两只小猴,猴子尾巴微微翘起,造型憨态可掬、生动可爱,形象的拟人化手法将生肖猴灵动独特的造型特点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寓意着好事成双。“猴票”有着独特的欣赏以及收藏价值,从生肖猴
第2章十二生肖视觉元素的概述10神情与肢体行为上的刻画,令观者更加沉迷于它形神背后的言外之意,好似人们通过对造型的生动表现使内心得到一种慰藉,也是对追求美好生活意义的独特象征。2.3.2祥瑞的色彩之美生肖元素的色彩最重要的是体现它的存在意义,即为其内在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是一种对于风俗建构的认知表现,也体现在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中。我国民间传统的色彩有着极为神秘的内涵,深受我国民间习俗和审美情趣以及思维观念的影响,有着极具象征性寓意的体现。图2-3中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生肖元素的色彩有着祥瑞之美的特征,首先在于生肖本身就是人间的祥瑞之物,而色彩是更加能够表现其吉祥美好寓意的升华之处,如我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中(图2-3)所示,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中,首当其冲就是运用红色为背景色,红色在人们传统的思维里代表着吉祥兴旺的祥瑞之意,是喜庆的象征,红色的运用也突出了我国色彩中红色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造型上的色彩运用更加突出其祥瑞之意,如生肖猪邮票所示,画面以清晰的白作为底色,猪的形态圆润可爱,整体色彩的运用丰富且鲜艳,以红桃绿叶作为点缀搭配,红红的耳朵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吉祥韵味,黑色勾线加上红绿黄等色彩的搭配,满足了人们对于生肖猪带来吉祥与富足生活的盼望,同时又以桃红传达人寿年丰、充满喜庆的气氛烘托。在生肖虎邮票中,色彩的运用也是极其讲究的,蓝作为背景色代表着庄严威猛的象征,充分的突出虎威猛的形象特征,以黑色勾线并以黄红橘蓝等色彩相互呼应搭配在一起,使得生肖虎表现出了威武雄姿的神姿,进取奋勇意气风发的坚韧性格,色彩设色同样也是人们内在精神文化的一种情感表达,从而对色彩感知达到情感共鸣,祥瑞的色彩之美极具着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海报设计从静态到动态的演变[J]. 靳紫微. 艺术科技. 2019(11)
[2]从静态到动态、从时间到空间——论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趋势[J]. 房金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全媒体语境下动态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衍变[J]. 程亚军,陈平.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4]从“呈现”到“模仿”:VR技术视阈下的博物馆文化“活态”展示[J]. 王秀丽. 文博. 2019(03)
[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探究[J]. 曾珑.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0)
[6]浅谈新媒体艺术背景下海报设计的发展演变[J]. 李楠,崔晨晨. 大众文艺. 2019(06)
[7]以泥叫虎为例的民间手工艺研究[J]. 陈瑱. 中国艺术. 2019(02)
[8]十二生肖造字理据与认知视点探析[J]. 邬丽娟. 汉字文化. 2018(16)
[9]动态海报设计研究[J]. 王炜丽,王锦洪.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3)
[10]后现代语境下“道州调子戏”动态传承模式新论[J]. 唐芳,莫大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 梁文达.中央财经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90后”都市生活动态主题图形设计[D]. 武宏霞.苏州科技大学 2019
[2]动态海报中的视觉沟通研究[D]. 徐冰洁.北京服装学院 2019
[3]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海报的设计表现研究[D]. 唐雪婧.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浅谈动态图形设计中的情境表现[D]. 乔然.南京艺术学院 2015
[5]现代生肖图形设计的多元化表现[D]. 刘晓薇.山西师范大学 2015
[6]十二生肖艺术之谈[D]. 王丽丽.青岛科技大学 2014
[7]传统图形符号之探索与创新[D]. 李金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8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9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