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和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15 13:11
我国初中生网民规模逐渐扩大,初中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快乐和便利的同时,如果不加控制地使用,则可能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造成损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则是个体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对身心健康、生活适应、工作学习造成危害的不良行为。为了探讨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成因及消极后果,考察前置因素父母心理控制,以及对学习自控力和生命意义感两个变量的消极效应,设计两个研究。研究一,对福建省漳州市某三所中学的865名初中生施测《父母心理控制量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学习自控力量表》,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存在显著正相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习自控力均存在显著负相关;(2)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在父母心理控制对学习自控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后果,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考察316名初中生的父母心理控制、生命意义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了父母心理控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寻求意义相关不显著外父母心理控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学习自控力和生命意义感及寻求意义和拥有意义维度存在均存在显著相关;(2...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1.1.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界定
1.1.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理论模型
1.1.3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测量
1.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
1.2.1 家庭因素
1.2.2 个体因素
1.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影响
1.3.1 学习自控力
1.3.2 生命意义感
1.4 问题提出
1.5 研究假设
第2章 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习自控力的关系: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中介作用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工具
2.2.3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父母心理控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相关分析
2.3.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学习自控力间的回归分析
2.4 研究讨论
2.4.1 父母心理控制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2.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学习自控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2.5 结论
第3章 父母心理控制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链式中介效应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结果
3.3.1 父母心理控制、生命意义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相关分析
3.3.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父母心理控制、学习自控力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模型分析
3.4 研究讨论
3.4.1 父母心理控制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影响
3.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在父母心理控制和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作用
3.5 研究结论
第4章 总讨论
4.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后效
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父母心理控制的联合效应
4.3 教育建议
4.4 创新
4.5 研究展望
第5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魏华,段海岑,周宗奎,平凡,丁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01)
[2]父母拒绝与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王琼,肖桃,刘慧瀛,胡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6)
[3]东北地区3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J]. 曹瑞琳,梅松丽,扈月阳,秦泽盈,张莹. 医学与社会. 2019(06)
[4]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 孙凌,黎玉兰,马雪香,符仲芳.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3)
[5]心理控制研究述评[J]. 房超. 青少年学刊. 2019(01)
[6]百善孝为先? 大学生双元孝道信念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 魏华,段海岑,丁倩,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1)
[7]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焦虑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 孙丽萍,鞠佳雯,蒋柳青,边玉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6)
[8]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时间管理的关系[J]. 陈李双,包居旺,黄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6)
[9]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基于生命意义理论模型的整合[J]. 张荣伟,李丹.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4)
[10]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人格特质、网络效能感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 葛缨,邓林园,纪灵超.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2)
硕士论文
[1]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一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D]. 李淑玲.闽南师范大学 2019
[2]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与干预研究[D]. 刘明娟.山西大学 2009
[3]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 许毅.西南大学 2006
[4]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 谢薇.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1368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1.1.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界定
1.1.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理论模型
1.1.3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测量
1.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
1.2.1 家庭因素
1.2.2 个体因素
1.3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影响
1.3.1 学习自控力
1.3.2 生命意义感
1.4 问题提出
1.5 研究假设
第2章 父母心理控制与学习自控力的关系: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中介作用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工具
2.2.3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父母心理控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相关分析
2.3.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学习自控力间的回归分析
2.4 研究讨论
2.4.1 父母心理控制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2.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学习自控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2.5 结论
第3章 父母心理控制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链式中介效应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结果
3.3.1 父母心理控制、生命意义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的相关分析
3.3.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父母心理控制、学习自控力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模型分析
3.4 研究讨论
3.4.1 父母心理控制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影响
3.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学习自控力在父母心理控制和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作用
3.5 研究结论
第4章 总讨论
4.1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后效
4.2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父母心理控制的联合效应
4.3 教育建议
4.4 创新
4.5 研究展望
第5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魏华,段海岑,周宗奎,平凡,丁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01)
[2]父母拒绝与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王琼,肖桃,刘慧瀛,胡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6)
[3]东北地区3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J]. 曹瑞琳,梅松丽,扈月阳,秦泽盈,张莹. 医学与社会. 2019(06)
[4]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 孙凌,黎玉兰,马雪香,符仲芳.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3)
[5]心理控制研究述评[J]. 房超. 青少年学刊. 2019(01)
[6]百善孝为先? 大学生双元孝道信念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 魏华,段海岑,丁倩,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1)
[7]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焦虑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 孙丽萍,鞠佳雯,蒋柳青,边玉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6)
[8]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时间管理的关系[J]. 陈李双,包居旺,黄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6)
[9]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基于生命意义理论模型的整合[J]. 张荣伟,李丹.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4)
[10]网络成瘾城市留守儿童人格特质、网络效能感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 葛缨,邓林园,纪灵超.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2)
硕士论文
[1]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一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D]. 李淑玲.闽南师范大学 2019
[2]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与干预研究[D]. 刘明娟.山西大学 2009
[3]病理性网络使用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 许毅.西南大学 2006
[4]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 谢薇.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1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9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