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与儒家文化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1 17:05
  作家废名身上带着很多身份和标签,如“京派”、佛教研究者。废名深受佛教影响,所以,前人在研究废名时,大多都是沿着佛教对他的影响这条脉络进行。但是,纵观废名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后期的废名作品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后废名表现出对新政府的热情与同属“京派”作家的政治态度相比截然不同。面对废名这样的选择研究者该如何理解?如果我们依旧坚持“佛教影响废名”这条脉络去研究的话,就难以解释废名后期发生的种种转变。于是,许多研究者们将原因归结为时代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解释太过于简单和草率,并不具有说服力。再者,一个作家的思想绝不是单一地只受某一种文化形态的影响,而是多重文化意识合力作用的结果。对废名来说,儒家产生的影响程度绝不亚于佛教。佛教讲究“出世”,而儒家践行着积极“入世”的价值理念,这两种思想同时影响着废名,并且在废名不同的人生阶段发挥着作用。因此,本文即以废名中后期的转变为起点,试图从儒家的角度来重新看待与理解废名,通过对废名的小说进行细读和分析,探究儒家思想对废名的影响。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废名的早期作品入手,重读《竹林的故事》、《桥》等作品,探究废名早期儒家的初现。在二十世纪...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
    二、废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走向“自我的园地”——潜在的儒家哲学
    第一节 废名早期儒家思想初现
        一、“传统”与“现代”冲突下的文学反思
        二、半儒半释:废名的文学追寻
            (一)“人生如梦一样是真的”
            (二)“十字街头的塔”与“常出书斋”
    第二节 天人合一:废名乡土世界的想象
第二章 圣人之言践于行:废名抗战时期儒家思想的转变
    第一节 德性主体的确认:从“知识分子”到“真正的国民”
    第二节 “个人”的放弃:以家族主义构建国民精神
    第三节 治国:“仁政”的解读和弘扬
        一、民意不可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二、读书人要是农人的代表
第三章 废名的儒家乌托邦理想的建立和瓦解
    第一节 儒家是宗教:对民族精神的解读
    第二节 以教育哲学代替“奴化教育”
    第三节 遭遇冷遇:儒家乌托邦世界的瓦解
第四章 儒家对废名的意义
    第一节 “观风俗之盛衰”——儒家美学观
        一、道德功能:仁义礼智信
        二、审美功能:田园风俗画
    第二节 被误解的废名
结语从“冯文炳”到冯文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696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96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