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18:20
本文调查了河南鹤壁市境内的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笔者通过全面细致的田野调查,运用静态描写法、比较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多种方言研究方法,获得了详实的第一手语料,从而总结出两种方言词汇的异同。这就为学术界了解和研究鹤壁市方言提供了语料基础,为河南方言中的晋语和中原官话两种方言研究提供了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鹤壁市地理人口概况、历史沿革和语言使用情况,介绍本文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整理出来的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以及发音合作人的情况。第二章是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分类对照表。本文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为基础,调查了2871条词语在鹤壁晋语和鹤壁中原官话中的说法,并且根据词汇分类对照表从词条类型、词条数目以及词条的异同比例角度进行了具体的数据统计。第三章是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多角度比较。主要从构词差异、意义差异、造词理据差异和保留古语词的情况这四个方面比较了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的异同,并得出两种方言词汇的差异类型:对应型和交叉型。通过对词汇差异类型的比较,可以探究出两种方言之间...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鹤壁市概况和语言使用情况
1.2.1 鹤壁市概况
1.2.2 鹤壁市语言使用情况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3.1 河南晋语词汇研究现状
1.3.2 河南中原官话词汇研究现状
1.3.3 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田野调查法
1.4.2 描写法
1.4.3 比较法
1.5 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1.5.1 鹤壁晋语的语音系统
1.5.2 鹤壁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1.5.3 两种方言音系内部的差异比较
1.6 发音合作人情况
2 词汇分类对照表
2.1 表格说明
2.2 词汇分类对照表
2.3 词汇差异统计
3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多角度比较
3.1 构词差异比较
3.1.1 叠音与非叠音的差异
3.1.2 单纯词对应单纯词
3.1.3 单纯词对应合成词
3.1.4 合成词对应合成词
3.1.5 不成对应的词汇差异的比较
3.2 意义差异比较
3.2.1 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词义差异
3.2.2 词义概括范围不同的词义差异
3.3 造词理据差异比较
3.4 保留古语词差异比较
3.5 本章小结
3.5.1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归纳
3.5.2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类型
4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与相关方言的词汇比较
4.1 与太原话和郑州话词汇的比较
4.2 本章小结
5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成因探究
5.1 语言的内部因素
5.1.1 语音变化的影响
5.1.2 语言继承的影响
5.2 语言的外部因素
5.2.1 移民因素的影响
5.2.2 地理阻隔的影响
5.2.3 语言接触的影响
5.2.4 语言认知的影响
6 结语
6.1 论文的总体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014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鹤壁市概况和语言使用情况
1.2.1 鹤壁市概况
1.2.2 鹤壁市语言使用情况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3.1 河南晋语词汇研究现状
1.3.2 河南中原官话词汇研究现状
1.3.3 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田野调查法
1.4.2 描写法
1.4.3 比较法
1.5 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1.5.1 鹤壁晋语的语音系统
1.5.2 鹤壁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1.5.3 两种方言音系内部的差异比较
1.6 发音合作人情况
2 词汇分类对照表
2.1 表格说明
2.2 词汇分类对照表
2.3 词汇差异统计
3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多角度比较
3.1 构词差异比较
3.1.1 叠音与非叠音的差异
3.1.2 单纯词对应单纯词
3.1.3 单纯词对应合成词
3.1.4 合成词对应合成词
3.1.5 不成对应的词汇差异的比较
3.2 意义差异比较
3.2.1 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词义差异
3.2.2 词义概括范围不同的词义差异
3.3 造词理据差异比较
3.4 保留古语词差异比较
3.5 本章小结
3.5.1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归纳
3.5.2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类型
4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与相关方言的词汇比较
4.1 与太原话和郑州话词汇的比较
4.2 本章小结
5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成因探究
5.1 语言的内部因素
5.1.1 语音变化的影响
5.1.2 语言继承的影响
5.2 语言的外部因素
5.2.1 移民因素的影响
5.2.2 地理阻隔的影响
5.2.3 语言接触的影响
5.2.4 语言认知的影响
6 结语
6.1 论文的总体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79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