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的狂欢化特征解读

发布时间:2017-06-02 16:10

  本文关键词:《中性》的狂欢化特征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杰弗里·尤金尼德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以独特的叙事手法见长。作者历时九年就写《中性》,这本书以一个双性人的特殊视角将波澜壮阔的民族移民史诗与主人公艰难的身份认同过程娓娓道来。《中性》涉及文化、历史、政治等多方面题材,其包容性和深刻性成就其成为了一部伟大作品。2003年,尤金尼德斯就因此书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巴赫金将狂欢化引入文学,把狂欢广场,狂欢仪式中的加冕、脱冕和狂欢化的世界感受等作为狂欢文学的主要特征,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选择角度。巴赫金架起了一座连接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赋予了文学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往对于《中性》的解读多从叙事手法、身份主题、酷儿理论或者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角度进行,本论文尝试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中性》中渗透出的狂欢特质,力求为此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加冕和脱冕作为狂欢化理论的代表性情节在《中性》中有精彩演绎。尤金尼德斯为他的主要狂欢人物卡利、齐兹莫和迈克神父精心地准备了各自的狂欢广场来完成这些仪式。加冕和脱冕的不断交替涌现使得狂欢精神散播于文本的每一个角落。作为狂欢化的世界感受的核心,颠覆精神、快乐的相对性、双重性和交替变更的精神引领着《中性》中人物的生活主题和追求方向。《中性》致力于颠覆种种窠臼和桎梏,从废墟中创造新生,在不断地交替变更中追求快乐的相对性。另外,《中性》中各种文体风格并陈,各种语言杂糅狂欢将作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总而言之,《中性》是一部具有狂欢气质的作品,其重要特征在于它不仅在内容上,同时在形式上实现了狂欢演绎。对《中性》狂欢化特征的解读,有助于拓宽人们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宣扬狂欢精神。
【关键词】:尤金尼德斯 《中性》 狂欢化 狂欢广场 加冕 脱冕 狂欢化的世界感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9-15
  • 1.1 Introduction to Jeffrey Eugenides and His Works9-10
  • 1.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effrey Eugenides9
  • 1.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iddlesex9-10
  • 1.2 Literature Review10-14
  • 1.2.1 The Latest Findings Abroad on Middlesex11-12
  • 1.2.2 Domestic Studies on Middlesex12-14
  • 1.3 Thesis Statement14-15
  • Chapter Ⅱ Theoretical Foundation15-24
  • 2.1 The Bakhtinian Theory of Carnivalization15-19
  • 2.1.1 Carnival, Carnivalesque and Carnivalization15-16
  • 2.1.2 Carnival Square16-17
  • 2.1.3 The Crowning and Decrowning17
  • 2.1.4 Carnival Character17-19
  • 2.2 Carnival Sense of the World19-22
  • 2.2.1 The Spirit of Carnival19-21
  • 2.2.2 Serio-comical Genres21-22
  • 2.3 The Features of Carnivalized Literature22-24
  • Chapter Ⅲ The Place and the Character for Carnival in Middlesex24-35
  • 3.1 Carnival Square—A Place for Crowning and Decrowning24-28
  • 3.2 Carnival Characters28-35
  • 3.2.1 Cal/liope—the Grotesque Body28-31
  • 3.2.2 Jimmy Zizmo—a Rogue, Death and Rebirth31-33
  • 3.2.3 Father Mike—the Hypocritical Clergy33-35
  • Chapter Ⅳ Carnival Sense of the World35-47
  • 4.1 The Spirit of Carnival35-38
  • 4.1.1 The Spirit of Subversion35-36
  • 4.1.2 The Spirit of the“Gay Relativity of Everything”36
  • 4.1.3 The Spirit of Ambivalence36-37
  • 4.1.4 The Spirit of Alteration and Regeneration37-38
  • 4.2 The Carnival Form and Language38-47
  • 4.2.1 Hybridity of Genres38-41
  • 4.2.2 The Carnivalized Language41-47
  • Chapter Ⅴ Conclusion47-49
  • References49-53
  • Acknowledgements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研究在俄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龙溪虎,王玉花;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杨仁敬;李琼;;狂欢化手法的运用和弱化——评坡的《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董春春;;《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的狂欢化因素[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谢欣然;;浅谈巴赫金狂欢化理论[J];青年文学家;2012年09期

6 张彩红;;孤独的狂欢——论狂欢化理论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异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宁东;;《麦克提格》中的狂欢化特点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邹赞;;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李勇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10 田俊武;李霞;;《扶桑》的狂欢化特征[J];社科纵横;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梅;论《魔幻玩具铺》中的狂欢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海敏;《中性》的狂欢化特征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文宁;狂欢化理论的渊源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熊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狂欢化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涛;论21世纪知青题材影视作品的“狂欢化”[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6 麻雪冬;解析《巴塞罗缪市场》中的狂欢化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莉;来自民间广场的狂欢化美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秦艺m";论安吉拉·卡特《明智的孩子》中的狂欢化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胡凤娟;《狐狸》的狂欢化特点[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亚平;论网络文学的“狂欢化”特色[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性》的狂欢化特征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415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