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新兵特质应对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07 14:24

  本文关键词:男性新兵特质应对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特质应对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新兵 自我控制 中介作用


【摘要】:当今社会中,人们无时无刻的都在应对着各种各样的事件,个体就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思维、语言等等来应对各种事件的出现。自我控制是人们克服一系列的冲动,或者习惯化的行为而做出的努力,它是指调控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社会规范或法律。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出现消极心理或者问题行为的几率就会增大,比如过多的吸烟、酗酒、依赖毒品、暴力袭击行为、非理性的消费、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等等。合理的自我控制就会出现积极的结果,比如,出色的成绩、健康的身体习惯、良好的人际圈、积极从容的应对事件的发生。合理的自我控制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这个社会环境对新兵个体的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自我控制对在二者之间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运用横断研究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 Scale,SC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某地入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采取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新兵的特质应对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并探讨自我控制能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亲人中有军人的新兵在消极应对得分上低于亲人中无军人的新兵,而亲人中有军人的新兵在积极得分上高于亲人中无军人的新兵(P0.05或P0.01);新兵的不同文化程度在新兵的自我控制维度(如冲动控制、健康习惯、专注工作、节制娱乐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抵制诱惑这个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P0.05);父母的关爱与鼓励自主与SCS各维度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正相关(r=0.12~0.35,P0.05或P0.01);父母控制与SCS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5~-0.37,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6、0.32,P0.01)自我控制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分别与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在今后的军事素养训练中,我们可以着手于增强士兵的自我控制能力训练,以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特质应对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新兵 自我控制 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16
  • 1.1 自我控制研究综述9-11
  • 1.1.1 自我控制的概念9-10
  • 1.1.2 自我控制的理论基础、力量模型与测量10-11
  • 1.2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11-14
  • 1.2.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概念11-12
  • 1.2.2 应对方式的分类12-13
  • 1.2.3 应对理论13
  • 1.2.4 应对的测量13-14
  • 1.3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14-15
  • 1.3.1 父母教养方式概念14
  • 1.3.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与维度14-15
  • 1.4 自我控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15
  • 1.5 自我控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15-16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16-17
  • 2.1 以往研究的局限16
  • 2.2 研究假设16
  • 2.3 研究意义16-17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17-20
  • 3.1 研究对象17-18
  • 3.2 测量工具18-19
  • 3.2.1 人.统计学变量18
  • 3.2.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18-19
  • 3.2.3 自我控制量表(Self-control Scale,SCS)19
  • 3.2.4 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19
  • 3.3 测量程序19
  • 3.4 统计工具与方法19-20
  • 第四部分 结果20-27
  • 4.1 新兵特质应对方式、自我控制及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20-21
  • 4.1.1 新兵的特质应对方式在亲人参军变量上的差异20
  • 4.1.2 新兵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新兵文化程度上的差异20-21
  • 4.2 新兵自我控制、特质应对方式及其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相关性21
  • 4.3 新兵父母教养方式、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21-27
  • 4.3.1 新兵母亲教养方式、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我控制的结构方程模型23-24
  • 4.3.2 新兵父亲教养方式、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我控制的结构方程模型24
  • 4.3.3 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24-27
  • 第五部分 讨论27-29
  • 5.1 新兵特质应对方式、自我控制的差异27-28
  • 5.1.1 新兵的特质应对方式在亲人参军变量上的差异27
  • 5.1.2 新兵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27-28
  • 5.2 新兵的自我控制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28
  • 5.3 新兵自我控制与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28-29
  • 5.4 自我控制在新兵父母教养方式与特质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模型29
  • 第六部分 结论29-32
  • 6.1 研究结论29-30
  • 6.2 研究创新30
  •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30-32
  • 参考文献32-35
  • 附录35-38
  • 致谢38-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序荪;;心理的自我控制与培养[J];心理学探新;1985年03期

2 徐速,刘金花;儿童自我控制水平与父母管教态度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2期

3 宋辉,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程利;桑标;解希静;;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Z1期

5 张灵聪;自我控制的一种机制──平衡需求[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陈伟民,桑标;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7 丁海燕,罗艳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特点及其制约因素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童成寿;;国内外关于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宋美荣;郑莉君;;自我控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10 卫宇;;儿童自我控制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苗;陈会昌;;儿童2岁时自我控制的特点及其对小学第一年适应状况的预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杨丽珠;刘文;;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于国庆;杨治良;;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与促进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拥军;;自我控制:一种有限的资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拥军;张力为;吴秀峰;;运动参与者的操作表现:自我控制的视角[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郭金花;梅松丽;;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及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魏来;王瑞琪;聂衍刚;;特质自控与自我损耗对自我控制失败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连成;;思维抑制与表达对运动员自我控制损耗的影响[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金欣俐;杨丽珠;沈悦;蒋重清;;癫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控制脑电差异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碧海;教师如何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N];天津教育报;2009年

2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系 但菲;自我控制与幼儿个性的发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王展;烦躁的自我控制[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詹文明;“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哲学[N];中国经营报;2005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优秀教师是如何“出炉”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3岁看老”有一定道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通讯员 谢明霞;湿疹,自我控制最重要[N];家庭医生报;2006年

8 杨觅斯;良好品质靠养成[N];湖南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韩明华;流言蜚语只伤弱者[N];保健时报;2004年

10 ;当你遇到愤怒的学生(Ⅱ)[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拥军;自我控制损耗对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于斌;工作记忆能力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5 董春艳;他人存在及其自我控制行为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和平;重庆市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陈怡;大学生正念水平、自我控制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淑芳;自我控制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马夕汐;音乐诱发情绪对自我衰竭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欢;儿童自我控制评定量表的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蒋龙;运动员自我控制的后续效应:自我损耗与行为规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阚建辉;大学生自我控制、手机成瘾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殷叶馨;大学生幸福取向与生涯适应力、自我控制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松;男性新兵特质应对方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袁碧娟;农村小学4~6年级自我控制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8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988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