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泸州烤烟特色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0:18

  本文关键词:泸州烤烟特色定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泸州 烤烟 特色定位 物元可拓模型 GIS


【摘要】:泸州烟区是四川产烟区之一,其中古蔺县、叙永县是泸州主要植烟区。泸州烤烟生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村地区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因此,探索泸州烤烟特性,挖掘泸州烤烟品质特征,明确泸州烤烟特色,是提升烤烟质量可用性重要的一步,也是实现泸州烤烟可持续发展关键之路。探索泸州优质烤烟特色,运用综合赋权法计算各类指标的权重,并分析年度间烤烟各类指标的稳定性,进一步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各类指标、各产烟区特色进行区划定位,再运用聚类分析将区划定位结果进行聚类。此外,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探索泸州烤烟香型、香韵与各类指标之间的差异。最后,将上述分析结果在GIS图示中展示,在图示中可以直观分析各类指标特色变化的差异性与分布的连续性。主要结论如下:(1)将泸州烟区烟叶外观特色分为五类,按照特色突出至不突出依次标记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泸州烟叶外观指标特色中,颜色、油分为“Ⅲ类-Ⅱ类”,成熟度、色度为“Ⅱ类-Ⅰ类”,身份为“Ⅱ类”,叶片结构为“Ⅰ类”。泸州烟叶外观指标年度间变化处于较稳定状态,分水镇烟区总体外观特色较突出。总体上,泸州烟叶外观指标年度间变化处于较稳定状态,各指标中叶片结构特色突出,身份特色较突出,而颜色、油分,特色不明显。(2)将泸州烟区烟叶化学特色分为五类,按照特色突出至不突出依次标记为“协调Ⅰ、较协调Ⅱ、一般Ⅲ、前协调Ⅳ、不协调Ⅴ”。泸州烟叶化学指标特色中,总糖、氮碱比、为“较协调Ⅱ”,还原糖、氯为“一般Ⅲ-较协调Ⅱ”,钾氯比、淀粉为“欠协调Ⅳ-一般Ⅲ”,总氮、钾为“协调Ⅰ”,总烟碱为“一般Ⅲ”,糖碱比为“较协调Ⅱ-协调Ⅰ”。总体上,烟叶化学指标中总糖、还原糖、总烟碱、糖碱比、氯、总氮、氮碱比,变化稳定。钾、钾氯比、淀粉,变化稍稳定。各指标中,总氮、钾,特色突出。总糖、糖碱比、氮碱比,特色较突出。其他指标特色不明显。(3)将泸州烟区烟叶感官特色分为五类,按照特色突出至不突出依次标记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泸州烟叶感官指标特色中,香气质、成团性、刺激性为“Ⅱ类”,余味、回甜感为“Ⅱ类-Ⅰ类”,香气量为“Ⅲ类-Ⅱ类”,杂气为“Ⅰ类”,干燥感为“Ⅰ类”,细腻度为“Ⅰ类”。总体上,烟叶感官指标变化稍稳定,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回甜感、干燥感、细腻度、成团性指标特色较突出,其他指标特色不明显。双沙镇、观文镇烟区感官特色较突出。总体上,烟叶感官指标变化稍稳定,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回甜感、干燥感、细腻度、成团性,指标特色较突出,其他指标特色不明显。(4)泸州烟区烟叶香型类型为中间香型。泸州年度间的主体香韵主要是清甜香韵、正甜干草香韵、清甜干草香韵。(5)贵州中部、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山东山区、东北山区的总糖、还原糖、总烟碱、氯、钾氯比、总氮、氮碱比含量都要优于泸州烟区。而糖碱比、钾、氮碱比含量泸州烟区较具优势。
【关键词】:泸州 烤烟 特色定位 物元可拓模型 GI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7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文献综述11-25
  • 1.1 烤烟特色11-12
  • 1.1.1 特色概念11
  • 1.1.2 特色表述11
  • 1.1.3 特色研究进展11-12
  • 1.2 烤烟特色定位体系12-15
  • 1.2.1 外观质量12
  • 1.2.2 感官质量12-13
  • 1.2.3 化学成分13-14
  • 1.2.4 物理特性14
  • 1.2.5 安全性14-15
  • 1.3 烤烟特色影响因素15-18
  • 1.3.1 品种差异15-16
  • 1.3.2 土壤性质16
  • 1.3.3 地理位置16-17
  • 1.3.4 气候条件17
  • 1.3.5 烘烤调制17-18
  • 1.4 统计学方法在烟叶特色确立中的应用18-23
  • 1.4.1 相关分析18
  • 1.4.2 回归分析18-19
  • 1.4.3 主成分分析19
  • 1.4.4 聚类分析19-20
  • 1.4.5 判别分析20
  • 1.4.6 层次分析20-21
  • 1.4.7 模糊数学分析21
  • 1.4.8 灰色系统理论21-22
  • 1.4.9 BP神经网络分析22-23
  • 1.4.10 物元可拓集分析23
  • 1.5 GIS发展及应用23-24
  • 1.5.1 GIS发展历程23-24
  • 1.5.2 GIS应用范畴24
  • 1.6 目的意义24-25
  •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5-26
  • 3 材料与方法26-38
  • 3.1 区域概况26
  • 3.2 样品采集26
  • 3.2.1 试验品种26
  • 3.2.2 采样方法26
  • 3.3 测定项目与指标26-28
  • 3.3.1 外观指标测定26-27
  • 3.3.2 化学成分测定27
  • 3.3.3 感官指标测定27-28
  • 3.4 研究方法28-38
  • 3.4.1 计算权重28-33
  • 3.4.2 优质烟叶指标稳定性分析33-34
  • 3.4.3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烤烟特色定位研究34-36
  • 3.4.4 空间分析36-38
  • 4 结果与分析38-87
  • 4.1 泸州烟区烤烟外观特色研究38-50
  • 4.1.1 外观指标描述统计38
  • 4.1.2 外观指标年度变化38-39
  • 4.1.3 外观指标稳定性分析39-40
  • 4.1.4 外观特色区划40-49
  • 4.1.5 外观特色GIS图示49-50
  • 4.2 泸州烟区烤烟化学特色研究50-63
  • 4.2.1 化学指标描述统计50
  • 4.2.2 化学指标年度变化50-51
  • 4.2.3 化学指标稳定性分析51-52
  • 4.2.4 化学特色区划52-62
  • 4.2.5 化学特色GIS图示62-63
  • 4.3 泸州烟区烤烟感官特色区划63-76
  • 4.3.1 感官指标描述统计63
  • 4.3.2 感官指标年度变化63-64
  • 4.3.3 感官指标稳定性分析64-65
  • 4.3.4 感官特色区划65-75
  • 4.3.5 感官特色GIS图示75-76
  • 4.4 泸州烟区烤烟香型香韵研究76-87
  • 4.4.1 沪州烤烟香型研究76-82
  • 4.4.2 泸州烟区烤烟香韵研究82-87
  • 5 结论与讨论87-100
  • 5.1 泸州烟叶外观特色87
  • 5.2 泸州烟叶化学特色87-88
  • 5.3 泸州烟叶感官特色88
  • 5.4 泸州烟叶香型香韵特征88-89
  • 5.5 泸州烟叶内在特色与其他烟区的比较89-91
  • 5.6 泸州烟叶特色分布差异变化可能存在的原因91-92
  • 5.6.1 生态因素91
  • 5.6.2 栽培管理措施91
  • 5.6.3 品种91-92
  • 5.6.4 烘烤调制措施92
  • 5.6.5 样本容量92
  • 5.7 基于赋权法的烤烟特色定位探讨92-93
  • 5.8 关于烤烟特色的认识93-94
  • 5.9 物元可拓模型区划烤烟特色正确性验证94-97
  • 5.9.1 构建属性识别模型94-95
  • 5.9.2 计算属性测度95
  • 5.9.3 区划定位95-96
  • 5.9.4 两种区划方式的对比96-97
  • 5.10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烟叶特色97-100
  • 参考文献100-110
  • 致谢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鉴家;;关于提高河南烤烟品质的四个问题[J];中国烟草;1983年02期

2 王春峰;;种植烤烟要“区域化”[J];河北农业科技;1991年11期

3 葛树明,马丽君;地膜烤烟“三早”栽植技术和推广应用[J];甘肃气象;1996年01期

4 党家骅;烤烟专用螺旋火管面市[J];四川农业科技;1997年03期

5 钟国辉,董国正,黄界;不同生产技术对西藏烤烟品质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0年05期

6 钟国辉,韩兴年,黄界;不同试种和调制方式对西藏烤烟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1年01期

7 聂新柏,靳志丽;烤烟中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3年04期

8 江朝静,周焱,朱勇;不同施磷水平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4年02期

9 强继业,朱海平,周振春,尹瑞新;云南省部分地区烤烟适宜pH值范围的缓冲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一平,杜成勋,毛加勋;攀枝花市烤烟热量资源分析[J];四川气象;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明;柯油松;邱妙文;朱祖明;刘阳;;南雄烟区不同施肥方法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曹仕明;李进平;周英惠;许树银;王学龙;高远峰;汪明;郭力;范敬修;;环神农架地区烤烟施肥问题的探讨[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勇;周冀衡;肖志新;杨虹琦;毛建华;郭紫明;;不同成熟度烤烟的安全特性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素勤;韩锦峰;孟凡庭;王宜伦;;不同钾源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效应[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陈刚;王允白;刘新民;刘洪祥;申国明;窦玉清;刘光亮;赵全;宋利民;李文璧;杨程;米建华;徐发华;邹加明;;大理州烤烟品质区划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泽斌;张惠芬;吴德喜;张水花;刘建珍;李敏;李宝才;;腐植酸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少先;李再军;王勇;夏石头;周冀衡;彭克勤;萧浪涛;;不同培土培肥措施对烤烟光合作用、不定根发育和根系多胺含量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韦建玉;王军;邹凯;顾明华;周俊;曾祥难;杨启港;;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烤烟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A];广西烟草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韦建玉;王军;邹凯;顾明华;周俊;曾祥难;杨启港;;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烤烟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柯玉琴;李文卿;陈顺辉;孙丹;谢美玲;皇甫晓琼;;打顶后涂抹NAA对烤烟生理代谢及品质调节效应的研究[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宏;创新玉溪烤烟[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黄丽萍;晋宁烤烟移栽实现“四早”[N];昆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矣顺文 潘泉;烤烟丰收在望 尚须注重质量[N];玉溪日报;2009年

4 何丽芬;沙桥镇烤烟生产措施扎实[N];楚雄日报(汉);2007年

5 黄虹秀 记者 左丽琼;剑门关镇严把“五关”提升烤烟品质[N];广元日报;2007年

6 钟归和邋揭婷婷 本报记者 胡新平;我市六万亩烤烟富了八千烟农[N];抚州日报;2007年

7 封飞;保田镇采用先进科技烤烟品质大增[N];六盘水日报;2010年

8 特约通讯员 陈正海;石阡多措施促烤烟产业转型升级[N];铜仁日报;2012年

9 记者 蔡钧;昆明多措并举抗旱保烤烟育苗[N];昆明日报;2013年

10 ;了解烤烟平衡施肥[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丹;硒在烤烟中的累积、形态转化及缓解砷毒害的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武德传;大理烤烟品质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红旗;中国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李强;曲靖烤烟品质特征及主要生态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夏凯;烤烟高钾基因型创制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胡日生;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楠;不同追肥方式及烘烤技术对烤烟产质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袁卫瑜;烤烟大田生长时间与品质形成关系探讨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许晓敬;生态、品种和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烤烟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梦楚;攀西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与其他质量指标关系[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杨新士;利用~(15)N研究不同耐肥品种烤烟对中低产田氮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敏;生态条件对四川烤烟主产区部分香气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谭馨;泸州烤烟特色定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8 夏吉亚;道真县与国内外优质烟区的烤烟化学成分比较[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郑聪;硒营养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硒含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肖林长;赣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1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021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