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烤烟并窖式移栽的适宜深度和播栽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0:08

  本文关键词:烤烟并窖式移栽的适宜深度和播栽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烤烟 井窖式移栽 播栽期 井窖深度 产质量


【摘要】:以播种移栽时间、井窖深度二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生长环境、生理指标、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前播种移栽能够使烟株各个生育期提前3-6d,烟叶提前3-5d采收。播种移栽时间和井窖深度对伸根期、团棵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对打顶时期烟株的农艺性状影响减弱。2.对比常规移栽,井窖式移栽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雨天和阴天井窖式移栽的保温效果更明显。不同深度的井窖比较,井窖深12cm积温最低,井窖深18cm积温次之,井窖深15cm积温最高。3.井窖式移栽能够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各处理上部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蒸腾速率表现为提前播种移栽大于常规移栽。随井窖深度加大,POD及SOD活性降低;提前播种移栽的烟株叶片POD及SOD活性高于常规时间移栽的。4.井窖式提前播种移栽能够改善下部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综合看来,提前移栽井窖深12cm处理物理性状最优,正常时间移栽井窖深18cm处理最差。5.井窖式移栽能够降低烟叶中烟碱、总氮、淀粉和钾含量,提高总糖、氯含量。综合B2F、C3F、X2F三个等级烟叶来看,提前移栽井窖深12cm处理化学成分相对更协调。6.适宜的播种移栽时期及井窖深度对烤烟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提前移栽井窖深12cm处理综合表现较优,说明适期早播移栽和较浅的井窖深度有利于提高烤烟的产质量。综合评价,提前12d播种,提前8d膜下井窖式深栽和井窖深度为12cm的栽培组合最佳。
【关键词】:烤烟 井窖式移栽 播栽期 井窖深度 产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0-14
  • 1.2.1 烤烟移栽技术的发展10-11
  • 1.2.2 井窖式小苗移栽的优势11-14
  • 1.3 移栽深度对烟草生长发育、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4
  • 1.4 移栽时间对烟草生长发育、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4-15
  • 1.5 问题的提出15-16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6-19
  • 2.1 研究内容16
  • 2.2 试验方案16-17
  • 2.2.1 试验材料16
  • 2.2.2 试验地点16
  • 2.2.3 试验设计16-17
  • 2.2.4 施肥方法及田间管理17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17-19
  • 2.3.1 烟株生长发育规律17-18
  • 2.3.2 地膜井窖内外温度测定18
  • 2.3.3 烟草生理指标的测定18
  • 2.3.4 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测定18
  • 2.3.5 考查各处理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18-19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19-37
  • 3.1 烟株生长发育动态19-23
  • 3.1.1 生育期19
  • 3.1.2 农艺性状19-23
  • 3.2 井窖内外温度变化比较23-26
  • 3.2.1 三种天气井窖内外温度变化23-25
  • 3.2.2 井窖内外积温变化比较25-26
  • 3.3 烟草生理生化指标26-31
  • 3.3.1 各处理相对叶绿素含量26
  • 3.3.2 各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26-28
  • 3.3.3 各处理光合特性参数28-30
  • 3.3.4 叶面积指数30-31
  • 3.4 各处理烤后烟叶物理特性31-33
  • 3.4.1 各处理烤后上部叶(B2F)物理性状31
  • 3.4.2 各处理烤后中部叶(C3F)物理性状31-32
  • 3.4.3 各处理烤后下部叶(X2F)物理性状32-33
  • 3.5 各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33-36
  • 3.5.1 各处理B2F等级化学成分33
  • 3.5.2 各处理C3F等级化学成分33-34
  • 3.5.3 各处理X2F等级化学成分34-36
  • 3.6 各处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36-37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37-41
  • 4.1 结论37-39
  • 4.1.1 各处理烟株生长发育特点37
  • 4.1.2 井窖外内温度变化37
  • 4.1.3 各处理烟草生理生化指标规律37-38
  • 4.1.4 各处理烤后烟叶物理特性38
  • 4.1.5 各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38-39
  • 4.1.6 各处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39
  • 4.2 讨论39-41
  • 4.2.1 烟株生长发育39
  • 4.2.2 烟株生长环境39
  • 4.2.3 烟草生理生化指标39-40
  • 4.2.4 烤后烟叶产质量40
  • 4.2.5 最优处理组合的确定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作者简介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诚,王振飞;烤烟适宜施氮量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5年03期

2 黄上芬;叶靖平;欧丽萍;;“三避”技术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初探[J];广西农学报;2007年06期

3 高志强;邓小华;陈冬林;李阿利;刘爱玉;周冀衡;;湖南省烤烟生产比较优势的县域分布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年03期

4 钟君;;黔西南州发展烤烟种植的机遇与困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2013年广东省烤烟生产预计成本上升、收益下降[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3年07期

6 王伯毅;烤烟土专家谈烤烟的深耕与施肥[J];土壤通报;1960年05期

7 王毅之;;轻工业部王毅之副部长在全国烤烟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烟草科技通讯;1975年03期

8 ;烤烟良种工作试行方案(草稿)[J];中国烟草;1979年01期

9 洪福长;;有关烤烟出口的要求和意见[J];烟草科技;1983年04期

10 文家仁;;烤烟早花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党军政;丁明石;;安康烟区氮、磷、钾营养对烤烟产量、均价和产值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常宝勋;;对入世后河南烤烟发展的思考[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浦吉存;蓝光汉;;曲靖烤烟气候分析及产量年景趋势预测[A];2004年滇桂黔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论文集[C];2004年

4 周洪林;普匡;罗金文;缪一飞;普金安;徐艳红;;复旦Ⅰ号系列微肥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试验示范[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5 顾欣;田楠;付继刚;王洪斌;杨胜忠;;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对黔东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及精细区划归类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黄廷炎;沈长华;邱泉成;陈志厚;;南平市烤烟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赵巧梅;杜彩月;方彦召;刘玉巧;;气候条件对许昌烤烟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谢志坚;涂书新;李进平;陈振国;许汝冰;王学龙;曹仕明;李建平;陈良存;郭利;曹祥练;胡功军;张允政;;基肥时间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15)N)利用率的影响[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9 罗国安;田吉林;;烤烟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保平;;烤烟植物油施用技术示范[A];山西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永红;全市烤烟预整地现场会在新平召开[N];玉溪日报;2008年

2 杨颜 特约通讯员 鲁明;河坝场乡“三早三新”抓实2009年烤烟生产[N];铜仁日报;2008年

3 袁宣;元江全力打好今年烤烟生产攻坚战[N];玉溪日报;2010年

4 特约通讯员 卢旭峰;印江烤烟搭起农民致富路[N];铜仁日报;2011年

5 汪靖云;玉溪农民烤烟收入人均648元[N];云南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义 范洪春;黎溪烤烟富农民[N];凉山日报(汉);2006年

7 郭子松;剑阁烤烟丰收成定局[N];四川日报;2006年

8 朱学文;烤烟实施轮作的具体措施[N];云南科技报;2006年

9 杨林邋侯新虎;科技示范促进洛南烤烟提质增效[N];商洛日报;2007年

10 杨林;洛南力促烤烟生产再上新台阶[N];商洛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重庆烟区主要生态因子特征及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黄松青;烟稻复种体系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涂勇;烤烟套菜用大豆田间配置技术及其对产量、品质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朱英华;烤烟硫营养特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刘青丽;土壤供氮特征及其对烤烟氮素营养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常思敏;砷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及铁和黄腐酸的减害效应[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7 邓阳春;遵义烤烟营养特性及其产量、品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冯晓英;不同基因型烤烟营养特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王瑞;恩施州不同海拔下烤烟光合作用与产量、质量的差异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辉;湖南浓香型烤烟代谢特征和分子基础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经伟;石灰与有机物料对整治烟田的改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陈福新;吉林省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杨波;硫酸钾用量对烤烟根际养分有效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张焕菊;大理州烤烟减量化施肥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毛跃云;川南不同生态区烤烟氮磷钾平衡施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唐彪;烟蒜轮(套)作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徐文姗;四川烟区烤烟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张文婧;攀枝花烟区肥料资源供需平衡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产质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邓江;砾石和坡度对植烟土壤物理性质及烤烟生长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马国雄;攀枝花大龙潭基地单元植烟土壤养分特征与氮磷钾平衡施用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1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021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