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七的生药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7:00
本文关键词:盘龙七的生药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盘龙七 生药学特征 HPLC 含量分析 岩白菜素 熊果苷 没食子酸 药材质量标准 响应面法
【摘要】:本学位论文以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秦岭岩白菜(B e r g e n i a s c o p u l o s a T.P.W a n g)的根茎盘龙七(R h i z o m a B e r g e n i a e S c o p u l o s a e)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盘龙七生药学特征研究;不同产地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熊果苷、没食子酸的含量的分析研究;盘龙七质量标准的研究以及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优化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盘龙七生药学特征研究盘龙七药材为圆柱形,外形呈不规则的圆柱形,粗壮,表面颜色为褐色,具有许多环节,节上还有残留的叶基和完整的叶。药材质地坚硬、易折断、略有点粉质,从断面上肉眼可以明显地看到边缘有一圈维管束环列。在显微镜下可见药材横切面最外常有残存表皮组织,由1层长方形或类方形的表皮细胞组成。木栓组织形成于皮层外侧,由1 0余层扁平的木栓细胞组成。皮层较厚,薄壁组织细胞内具有丰富的淀粉粒和晶体。外韧维管束,外侧偶见中柱鞘纤维。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在相邻两个维管束之间的皮层部位有束间形成层,它们与束中形成层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在横切面上呈圆环状。髓部宽阔,其薄壁细胞含有大量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及棕色内含物。盘龙七药材粉末的颜色为棕黄色至棕红色、气微、味微苦涩。显微鉴定可见药材粉末中有大量的草酸钙簇晶,大小不等,变化较大,直径1 5μm~7 5μm。淀粉粒众多,为单粒型,成椭圆形或梨形,两端通常稍尖,少数类圆形,直径4μm~1 8μm,长至2 0μm,层次及脐点均不明显。石细胞数量不多,但多数为卵圆形,少数为扁圆形。导管为螺纹、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直径1 0μm~2 5μm。木栓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直径2 0μm~2 5μm,常多层重叠,淡棕黄色。2.盘龙七岩白菜素含量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法测定盘龙七中岩白菜素含量的方法,并且测定1 4个不同产地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 n e r t s i l O D S-3 C1 8(4.6 m m×1 5 0 m m,5μm)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9:9 1)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 i n,检测波长2 7 5 n m,柱温3 0℃。岩白菜素在1 5~7 5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 4 9 4 2.0 X-4 2 8.6(R2=0.9 9 9 8),平均加样回收率1 0 0.5 8%,R S D为1.7 7%(n=6)。不同产地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含量不同,其含量随产地的不同而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其变化范围在1 4.6 8~7 0.1 9 m g/g。3.盘龙七岩白菜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盘龙七岩白菜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 7 0 W、提取时间4 0 m i n、乙醇浓度7 5%、提取温度5 9℃,在此条件下盘龙七岩白菜素得率为6.4 3%,提取率可达9 1.6 1%。4.盘龙七熊果苷活性成分研究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 4个不同产地盘龙七中熊果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I n e r t s i l O D S-3 C1 8(4.6 m m×1 5 0 m m,5μm)色谱柱柱,以甲醇:水(8:9 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 i n,检测波长2 8 2 n m,柱温3 0℃。熊果苷在1 0.3~1 0 3.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 4 6 8.8 X-9 9 9.1 0(R 2=0.9 9 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 9.5 8%,R S D为1.7 9%(n=6)。研究结果表明,盘龙七中含有较丰富的熊果苷,其含量随产地的不同而显示出一定的差异,其变化范围在5.3 4~1 8.3 2 m g/g,甘肃省文县产盘龙七的熊果苷含量最高(1 8.3 2 m g/g)。5.没食子酸含量测定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盘龙七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1 4个不同产地盘龙七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I n e r t s i l O D S-3 C1 8(4.6 m m×1 5 0 m 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7:9 3),流速1.0 m L/m i n,检测波长2 7 1 n m,柱温3 0℃。没食子酸在5.3~5 3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 1 4 4 6 X-1 5 5 5 0(R2=0.9 9 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 9.9 9 5%,R S D为1.7 0%。不同产地盘龙七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不同,其含量随产地的不同而显示出明显差异,其变化范围在1.7 0~8.6 4m g/g。6.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分析测定了盘龙七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以及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为:水分不得过1 0.0%,灰分不得过1 0.0%,稀乙醇热浸法浸出物不得少于4 0.0%。岩白菜素含量不低于1.3 2%,熊果苷含量不低于0.4 8%,没食子酸含量不低于0.1 5%。
【关键词】:盘龙七 生药学特征 HPLC 含量分析 岩白菜素 熊果苷 没食子酸 药材质量标准 响应面法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7.239;Q94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盘龙七概述12-13
- 1.1.1 盘龙七的本草考证12
- 1.1.2 盘龙七原植物的生物学特征12-13
- 1.1.3 盘龙七的生药学性状13
- 1.1.4 盘龙七原植物资源概述13
- 1.2 盘龙七的研究进展13-15
- 1.2.1.盘龙七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13-14
- 1.2.2 岩白菜素研究进展14
- 1.2.3 熊果苷研究进展14-15
- 1.2.4 没食子酸研究进展15
- 1.3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15-16
- 第2章 盘龙七生药学特征研究16-28
- 2.1 材料与仪器16
- 2.1.1 实验材料16
- 2.1.2 实验仪器16
- 2.1.3 实验试剂16
- 2.2 方法与结果16-27
- 2.2.1 盘龙七药材性状的鉴定16-17
- 2.2.2 盘龙七药材显微特征17-21
- 2.2.3 盘龙七药材浸出物测定21-27
- 2.3 讨论27-28
- 第3章 不同产地盘龙七中岩白菜素含量的分析研究28-34
- 3.1 材料与仪器28-29
- 3.1.1 实验材料28
- 3.1.2 实验仪器28
- 3.1.3 实验试剂28-29
- 3.2 方法与结果29-32
- 3.2.1 色谱条件29
-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9
-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9
- 3.2.4 系统适用性试验29
- 3.2.5 方法学考察29-31
- 3.2.6 不同产地盘龙七样品中岩白菜素含量测定31-32
- 3.3 讨论32-34
- 3.3.1 检测波长的选择32
- 3.3.2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32-34
- 第4章 响应面法优化盘龙七中岩白菜素的提取工艺34-46
- 4.1 材料与仪器34
- 4.1.1 实验材料34
- 4.1.2 实验仪器34
- 4.1.3 实验试剂34
- 4.2 实验方法34-38
- 4.2.1 分析方法34
- 4.2.2 盘龙七中岩白菜素提取的工艺流程34-35
- 4.2.3 盘龙七岩白菜素含量测定色谱条件35
- 4.2.4 标准曲线的建立35-36
- 4.2.5 岩白菜素得率计算公式36
- 4.2.6 单因素实验36-37
- 4.2.7 响应面试验设计37-38
- 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38-44
-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38-41
- 4.3.2 响应面实验结果41-43
- 4.3.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与优化43-44
- 4.3.4 验证试验44
- 4.4 结论44-46
- 第5章 不同产地盘龙七中熊果苷含量的分析研究46-52
- 5.1 材料与仪器46
- 5.1.1 实验材料46
- 5.1.2 实验仪器46
- 5.1.3 实验试剂46
- 5.2 方法与结果46-49
- 5.2.1 色谱条件46
- 5.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6
- 5.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46
- 5.2.4 系统适用性试验46-47
- 5.2.5 方法学考察47-49
- 5.2.6 不同产地盘龙七样品中熊果苷含量测定49
- 5.3 讨论49-52
- 5.3.1 不同产地盘龙七中熊果苷含量的比较49-50
- 5.3.2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50-52
- 第6章 HPLC测定不同产地盘龙七中没食子酸的含量52-58
- 6.1 材料与仪器52
- 6.1.1 实验材料52
- 6.1.2 实验仪器52
- 6.1.3 实验试剂52
- 6.2 方法与结果52-56
- 6.2.1 色谱条件52
- 6.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52
- 6.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52
- 6.2.4 方法学考察52-56
- 6.3 讨论56-58
- 6.3.1 检测波长的选择56
- 6.3.2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56
- 6.3.3 提取溶剂的选择56
- 6.3.4 提取时间的选择56-57
- 6.3.5 提取温度的选择57
- 6.3.6 提取次数的选择57
- 6.3.7 不同产地盘龙七中没食子酸含量差异57-58
- 第7章 盘龙七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58-66
- 7.1 盘龙七药材质量标准58-61
- 7.2 起草说明61-66
- 结论66-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永辉;曹东凯;郭耀武;;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盘龙七中多糖的含量[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耀武;杨瑞瑞;罗定强;邸云龙;;小盘龙七中绿原酸量测定[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郭耀武;杨瑞瑞;罗定强;邸云龙;;小盘龙七中绿原酸量测定[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星;盘龙七的生药学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26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02600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