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和VP26与细胞穿膜肽的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和VP26与细胞穿膜肽的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白斑综合征病毒 细胞穿膜肽 VP28 VP26 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摘要】: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危害全球对虾养殖业最严重的病原体之一,给对虾养殖带来了巨大危害。虽然目前还没有有效地控制该病毒蔓延的方法,但是随着wssv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该病毒结构基因的组成与功能越来越清晰,这为研究病毒侵染对虾细胞的机制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病毒侵染对虾机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病毒的某些囊膜蛋白在启动病毒感染的发生或介导病毒的侵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VP28和VP26就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病毒囊膜蛋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一些重要的病毒囊膜蛋白导入对虾体内后,能够增强对虾抗WSSV侵染的能力,而这一研究结果促进了wssv蛋白质亚单位疫苗的诞生。然而蛋白亚单位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在通过口服的方式免疫对虾时,由于无法以蛋白质大分子的形式被吸收,而达不到很好的免疫效果,因此需要寻求能够携带大分子货物穿越细胞膜的载体—细胞穿膜肽(CPPs)的帮助。本研究首先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CPPs-GFP的融合蛋白,所选用的CPPs分别是TAT、R9和Penetratin,并证明CPPs可以携带蛋白质GFP(绿色荧光蛋白)活体穿过克氏原螯虾的肠系膜进入到虾体的血液循环中,然后到达各个组织。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分泌性表达了VP28和VP26与CPPs的融合蛋白,为WSSV蛋白质亚单位疫苗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TAT-GFP、R9-GFP和Penetratin-GFP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分泌性表达。首先,提取pTracer-CMV2质粒作为扩增GFP基因的模板,并且根据TAT、 R9和Penetratin的氨基酸序列利用Codon Adaptation Tool软件设计了适合在酵母中表达的核酸序列,通过引物悬挂法将这些核酸序列添加到了GFP基因的5’端。选择表达载体pGAPZαA的EcoRI和XbaⅠ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因此在目的基因的两端也分别添加了EcoRⅠ和XbaⅠ的核酸序列。然后,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中,转化TOP10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经博莱霉素(Zeocin)抗性筛选阳性克隆,通过测序后可知重组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其次,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BlnⅠ (AvrⅡ)酶切线性化之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X-33感受态细胞,经Zeocin抗性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最后,SDS-PAGE蛋白质电泳检测重组酵母表达上清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了GFP、TAT-GFP、R9-GFP和Penetratin-GFP蛋白,分子量大小约在29kDa。2.检测CPPs携带蛋白质分子穿膜的效果。实验室小规模发酵获得GFP、TAT-GFP、R9-GFP和Penetratin-GFP目的蛋白,经冷冻干燥后获得蛋白上清冷冻干粉,接着用PBS配制成10mg/ml的蛋白母液。用克氏原螯虾作为实验动物,活体灌喂等体积等浓度的GFP、TAT-GFP、R9-GFP和Penetratin-GFP的蛋白溶液,同时灌喂等体积的PBS作为阴性对照。灌喂两小时后分别取样鳌虾的中肠、心脏和肌肉组织进行冷冻切片分析,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灌喂TAT-GFP、R9-GFP和Penetratin-GFP的蛋白溶液组的鳌虾的肠道、心脏和肌肉可以看到明显的荧光,而灌喂GFP蛋白液的鳌虾仅在肠道中看到微弱的荧光,阴性对照没有观察到任何荧光。3.VP28-TAT/R9、VP26-TAT/R9和GFP-TAT/R9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组成型分泌表达。根据Genbank中WSS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WSSV粗提液为模板进行普通PCR扩增,得到VP28和VP26基因。同样用引物悬挂法将TAT和R9的核酸序列添加到VP28、VP26和GFP基因的3’端,并且添加EcoRI和XbaI酶切位点。目的基因经过双酶切、与表达载体连接、线性化、转化毕赤酵母和筛选重组酵母这一系列分子克隆操作过程后,成功得到了重组酵母。SDS-PAGE电泳分析毕赤酵母表达上清的目的蛋白,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发现GFP-TAT和GFP-R9表达上清有明显条带,蛋白分子量大小在29kDa左右,但是没有检测到VP28-TAT/R9和VP26-TAT/R9重组蛋白的存在。随后,采用更灵敏的蛋白质检测方法—蛋白质银染法,结果发现VP28-TAT/R9和VP26-TAT/R9表达上清组有明显的条带,证明VP28和VP26及其与TAT和R9的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32kDa。
【关键词】:白斑综合征病毒 细胞穿膜肽 VP28 VP26 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45.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引言15-17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7-28
- 第一节 WSSV疫苗研究进展17-22
- 1 前言17-18
- 2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结构蛋白18-19
- 3 DNA疫苗19-20
- 4 蛋白质亚单位疫苗20-21
- 5 总结21-22
- 第二节 细胞穿膜肽的研究进展22-26
- 1 前言22-23
- 2 细胞穿膜肽的结构特点23-24
- 3 细胞穿膜肽的穿膜机制24-26
- 4 细胞穿膜肽的应用26
- 第三节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6-28
- 1 研究目的26-27
- 2 研究意义27-28
- 第二章 克氏原螯虾口服毕赤酵母表达的三种穿膜肽与GFP的融合蛋白穿肠膜效果的比较28-65
- 第一节 表达载体的构建29-45
- 1 材料和方法29-39
- 1.1 材料29-31
- 1.1.1 实验仪器29
- 1.1.2 实验试剂29-31
- 1.1.3 引物设计31
- 1.2 实验方法31-39
- 1.2.1 GFP基因的克隆31-33
- 1.2.2 TAT-GFP、R9-GFP和Pentratin-GFP目的片段的获得33-35
- 1.2.3 目的基因的连接及转化35-36
- 1.2.4 目的基因俊落PCR鉴定及测序36-37
- 1.2.5 CPPs-GFP质粒和pGAPZaA表达质粒的提取37
- 1.2.6 质粒DNA的双酶切及切胶回收37-38
- 1.2.7 pGAPZaA-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38
- 1.2.8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38
- 1.2.9 重组质粒的菌落PCR鉴定38-39
- 2 实验结果39-44
- 2.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39-42
- 2.1.1 GFP基因的获得39-40
- 2.1.2 TAT-GFP、R9-GFP和Penetratin-GFP基因的获得40-41
- 2.1.3 目的基因菌落PCR鉴定41-42
- 2.2 重组表达质粒载体构建与PCR鉴定42-44
- 2.2.1 目的基因质粒双酶切结果42
- 2.2.2 重组质粒PCR鉴定42-44
- 2.2.3 重组质粒DNA测序44
- 3 小结44-45
- 第二节 目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穿膜效果初步研究45-65
- 1 材料与方法45-55
- 1.1 材料45-47
- 1.1.1 实验动物45
- 1.1.2 实验仪器45
- 1.1.3 实验试剂45-47
- 1.1.4 引物设计47
- 1.2 实验方法47-55
- 1.2.1 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47-48
- 1.2.2 重组质粒Bln Ⅰ酶切线性化48-49
- 1.2.3 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49-51
- 1.2.4 重组毕赤酵母PCR鉴定51-53
- 1.2.5 重组酵母表达产物的检测53-54
- 1.2.6 冷冻干燥目的蛋白54-55
- 1.2.7 重组蛋白体内肠道穿膜观察55
- 2 结果55-59
- 2.1 重组质粒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结果55-58
- 2.1.1 重组质粒Bln Ⅰ酶切线性化55-56
- 2.1.2 重组酵母PCR鉴定56-57
- 2.1.3 重组酵母发酵上清SDS-PAGE电泳结果57-58
- 2.2 细胞穿膜肽携带GFP穿膜效果58-59
- 2.2.1 GFP肠道穿膜观察58-59
- 2.2.2 GFP心脏和肌肉穿膜结果59
- 3 小结与讨论59-65
- 3.1 小结59-60
- 3.2 讨论60-65
- 3.2.1 毕赤酵母的电击转化60
- 3.2.2 重组酵母PCR鉴定60-65
- 第三章 WSSV囊膜蛋白VP28、VP26与穿膜肽的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65-83
- 第一节 VP28和VP26表达载体的构建65-75
- 1 材料与方法65-70
- 1.1 实验材料65-66
- 1.1.1 主要仪器65
- 1.1.2 实验试剂65
- 1.1.3 引物65-66
- 1.2 实验方法66-70
- 1.2.1 VP28和VP26基因的获得66-67
- 1.2.2 VP28-TAT/R9、VP26-TAT/R9和GFP-TAT/R9目的片段的扩增67-69
- 1.2.3 VP28-TAT/R9、VP26-TAT/R9和GFP-TAT/R9基因的连接及转化69-70
- 1.2.4 菌落PCR鉴定及测序70
- 1.2.5 VP28-TAT/R9、VP26-TAT/R9和GFP-TAT/R9质粒提取70
- 1.2.6 VP28-TAT/R9、VP26-TAT/R9和GFP-TAT/R9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70
- 2 实验结果70-74
- 2.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70-73
- 2.1.1 VP28、VP26和GFP基因的获得70-71
- 2.1.2 VP28-TAT/R9、VP26-TAT/R9和GFP-TAT/R9基因的获得71-72
- 2.1.3 菌落PCR鉴定72-73
- 2.2 重组表达质粒构建及菌落PCR鉴定73-74
- 3 小结与讨论74-75
- 3.1 小结74
- 3.2 讨论74-75
- 第二节 VP28和VP26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75-83
- 1 材料与方法75-77
- 1.1 材料75-76
- 1.1.1 实验试剂75-76
- 1.1.2 实验仪器76
- 1.2 实验方法76-77
- 1.2.1 重组表达质粒大量提取76
- 1.2.2 表达质粒线性化76
- 1.2.3 表达质粒转化毕赤酵母及PCR检测76
- 1.2.4 重组酵母表达产物的检测76-77
- 2 结果77-81
- 2.1 重组酵母PCR检测结果77-81
- 2.1.1 重组质粒线性化77-78
- 2.1.2 重组酵母PCR鉴定结果78-79
- 2.1.3 重组酵母发酵上清SDS-PAGE电泳结果79-81
- 3 小结与讨论81-83
- 3.1 小结81
- 3.2 讨论81-83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83-84
- 1 全文总结83
- 2 展望83-84
- 参考文献84-91
- 致谢91-92
- 个人简历92
- 已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亮;窦文芳;雷楗勇;王一君;张立操;张文婷;陈蕴;张莲芬;金坚;;重组胰高糖素样肽-1融合蛋白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06期
2 王斌;王德斌;邱莎;郭庆;申时凯;;融合蛋白辅助筛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3 张毅,屈贤铭,杨胜利;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的表达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4 李金中,夏咸柱,殷震,涂长春,金宁一;应用套式PCR分段扩增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的全基因[J];中国兽医学报;1999年02期
5 傅蕙英,曾王勇,陈珈;脑钠肽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的表达与分离纯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8年02期
6 小琴;特尼格尔;赵慧;格日勒图;;2种不同方法纯化乳酸杆菌重组S-层融合蛋白的比较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年04期
7 张梅;邬敏辰;金坚;;人甲状旁腺激素(1-34)二联体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07期
8 高宇;赵红蕾;冯新;刁昱文;刘珊珊;李林溪;顾敬敏;韩文瑜;雷连成;;毕赤酵母工程菌株表达人溶菌酶-鲎素融合蛋白发酵条件的优化[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8期
9 吴艳涛,刘秀梵,刘伟忠,张如宽;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年01期
10 赵爱珍;韩文瑜;徐兴然;;融合蛋白MBP-enterocin A的表达、纯化及抗菌活性检测[J];中国兽医学报;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强;黄智华;黄予良;覃扬;;rhEPO-L-Fc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生物活性分析及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基民;吕建新;;白细胞介素15/链亲和素融合蛋白的制备及活性测定[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3 孙益;葛霁光;;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可溶性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融合蛋白的表达[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杨振泉;刘巧泉;于恒秀;潘志明;焦新安;;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在转基因水稻叶片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陈丽华;王强;侯万国;;不同链接剂修饰的融合谷胱甘肽活性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荣智;汪世华;林文雄;;抗体与酶融合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刘忠华;丁元生;胡忠义;;结核分枝杆菌38kD-16kD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祖东;徐春晓;黄国锦;姚立红;陈爱君;朱宏建;刘沐荣;张智清;;TNFRI∶IgGFc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刘先俊;刘方欣;黎波;周辉云;王琴琴;;胸腺素α1与复合α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燕凌;;酶(蛋白)融合技术研究[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敏丽 通讯员 潘越;中国医药城首批融合蛋白试剂出口[N];泰州日报;2010年
2 吴红梅;我省首批融合蛋白试剂出口美国[N];新华日报;2010年
3 金陵;融合蛋白试剂首次出口美国[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记者 毛黎;美开发出癌症治疗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9年
5 常丽君;线粒体融合蛋白2决定细胞生死[N];科技日报;2013年
6 通讯员 沈季 记者 张兆军;抗肿瘤融合蛋白进入临床试验[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张晔 通讯员 刘宁春;一种有效治疗冠心病的融合蛋白发现[N];科技日报;2009年
8 ;吉大抗肿瘤生物工程新药进入临床试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毛磊;新型抗流感药物有望面世[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曹丽君;英研制出新型抗流感药物[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赭曲霉毒素A纳米抗体的免疫学检测性能及分子作用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吴芩;Npu DnaE intein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和蛋白质双模式成像探针的制备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杨晶;三组治疗艾滋病的靶向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侯s,
本文编号:1099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09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