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根碱纳米粉剂的研制及其安全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血根碱纳米粉剂的研制及其安全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血根碱 纳米粉剂 含量测定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摘要】:血根碱(Sanguinarine)属于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博落回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杀虫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兽医临床主要用来促进畜禽生长以及防治腹泻。本研究旨在将血根碱研制成一种新型纳米制剂,来增加血根碱的溶解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其在体内作用时间,从而降低药量,减少毒副作用。1.血根碱纳米粉剂的制备:本研究结合超声法与高压均质法制备血根碱纳米混悬剂,并进行辅料筛选与工艺优化。最终确定制备工艺为:取表面活性剂吐温-80 1mL(0.5%,w/v),加入蒸馏水180mL,溶解;称取血根碱原料药4g(2%,w/v)加入其中混匀,经8000r/min探头超声5min;再将混悬液通过高压均质机循环均质(200bai、 500bar、1000bar、1500bar依次各循环10次);然后加入甲基纤维素(0.5%,w/v)溶液20mL,经多次高压均质即得血根碱纳米混悬液。再将其60℃真空干燥48h,即得血根碱纳米粉剂。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血根碱纳米混悬剂,血根碱呈针状,粒径均在l um以内。血根碱纳米粉剂经再分散后,形态粒径与固化之前变化不明显,没有重新聚集。2.血根碱纳米粉剂的含量测定: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根碱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1 C18 (150×4.6mm,5um);流动相:乙睛一0.1%磷酸水溶液(28:72,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4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证明,在此条件下,血根碱纳米粉剂中各辅料与溶剂对血根碱含量的测定无干扰;血根碱在0.1至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且精密度良好;采用外标法测定血根碱的含量,方法简便、计算简单。本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准确、快速的测定血根碱纳米粉剂中血根碱的含量,可作为血根碱纳米粉剂质量控制的方法。3.血根碱纳米粉剂的急性毒性试验:本研究采用上下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血根碱纳米粉剂和血根碱原料药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2471mg/kg和1643mg/kg。其中血根碱纳米粉剂和血根碱原料药中血根碱含量分别为22.6%和60%,则LD50换算成血根碱的实际含量分别为558.45mg/kg和985.8mg/kg。根据其血根碱实际含量比较可知,血根碱原料药制备成血根碱纳米粉剂后急性毒性有所增加,但都属于低毒级,且在临床推荐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4.血根碱纳米粉剂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血根碱纳米粉剂各剂量组对小鼠的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血根碱纳米粉剂低剂量组(24.71mg/kg)和中剂量组(49.42mg/kg)对小鼠的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高剂量组的(247.1mg/kg)的ALT和LD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由此推测高剂量的血根碱纳米粉剂可能对小鼠肝脏有轻微损伤;但各脏器的病理组织检查均没有发现明显病理变化。
【关键词】:血根碱 纳米粉剂 含量测定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6.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0
- 1.1 前言11-12
- 1.2 血根碱的研究概况12-16
- 1.2.1 血根碱的抗菌作用12-13
- 1.2.2 血根碱的杀虫作用13
- 1.2.3 血根碱的抗肿瘤作用13-14
- 1.2.4 血根碱的其他作用14
- 1.2.5 血根碱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14-15
- 1.2.6 血根碱的制剂研究15-16
- 1.3 纳米药物研究概况16-19
- 1.3.1 纳米混悬剂17-18
- 1.3.2 纳米技术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18-19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9-20
- 第二章 血根碱纳米粉剂的制备20-25
- 2.1 材料与方法20-22
- 2.1.1 试剂与药品20
- 2.1.2 主要仪器20-21
- 2.1.3 血根碱纳米混悬剂制备工艺的初步确定21
- 2.1.4 辅料的筛选21
- 2.1.5 工艺优化21
- 2.1.6 电镜观察21
- 2.1.7 固化处理21
- 2.1.8 再分散实验21-22
- 2.2 结果与分析22-24
- 2.2.1 辅料的筛选结果22
- 2.2.2 工艺优化结果22
- 2.2.3 电镜观察结果22-23
- 2.2.4 再分散实验结果23
- 2.2.5 处方工艺的确定结果23-24
- 2.3 讨论24-25
- 2.3.1 关于辅料的筛选24
- 2.3.2 关于工艺的优化24-25
- 第三章 血根碱纳米粉剂的含量测定25-31
- 3.1 材料和方法25-27
- 3.1.1 药品与试剂25
- 3.1.2 仪器设备25
- 3.1.3 溶液配制25-26
- 3.1.4 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26
- 3.1.5 液相色谱条件26
- 3.1.6 标准曲线的绘制26
- 3.1.7 专属性实验26
- 3.1.8 精密度试验26
- 3.1.9 含量测定试验26-27
- 3.2 结果与分析27-29
- 3.2.1 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结果27
- 3.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27-28
- 3.2.3 根碱的专属性实验结果28
- 3.2.4 精密度试验结果28-29
- 3.2.5 含量测定试验结果29
- 3.3 讨论29-31
- 第四章 血根碱纳米粉剂的急性毒性试验31-35
- 4.1 材料与方法31-32
- 4.1.1 药品与试剂31
- 4.1.2 实验动物与饲料31
- 4.1.3 饲养方法31
- 4.1.4 试验方法31-32
- 4.1.5 试验观察32
- 4.1.6 数据处理32
- 4.2 结果与分析32-33
- 4.2.1 给药后一般状况32
- 4.2.2 小鼠的死亡情况及LD_(50)计算结果32-33
- 4.3 讨论33-35
- 4.3.1 关于急性毒性试验方法33-34
- 4.3.2 关于急性毒性试验结果34-35
- 第五章 血根碱纳米粉剂的亚急性毒性试验35-47
- 5.1 材料与方法35-38
- 5.1.1 药品与试剂35
- 5.1.2 仪器设备35
- 5.1.3 实验动物与饲料35-36
- 5.1.4 动物分组及饲养36
- 5.1.5 小鼠的剖检36
- 5.1.6 血液学指标的检测36
- 5.1.7 血液生化学指标的检测36
- 5.1.8 病理切片的制作36-38
- 5.2 结果与分析38-44
- 5.2.1 小鼠日常行为变化38-39
- 5.2.2 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39
- 5.2.3 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39-40
- 5.2.4 对小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40
- 5.2.5 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40-44
- 5.3 讨论44-47
- 5.3.1 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44
- 5.3.2 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44
- 5.3.3 对小鼠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44-46
- 5.3.4 对小鼠组织的影响46-47
- 第六章 结论47-48
- 6.1 结论47
- 6.2 创新点47-48
- 参考文献48-54
- 致谢54-56
- 作者简介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富;肖世玖;;血根碱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9年05期
2 林海;薛立群;杨青;;血根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5期
3 李静;范家佑;郁建平;李佳宝;胡小娟;;血根碱酊剂体外抗真菌初步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年04期
4 张乙涛;王慧;;血根碱药理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7期
5 姚芳芳;朱若岑;刘兆颖;田世杰;唐昭山;刘琪;伍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血根碱的含量[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2期
6 王小玲;郁建平;范家佑;;血根碱抗水霉菌体外活性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年05期
7 王慧;王悦尚;刘兆颖;孙志良;;血根碱对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8 罗国富;肖世玖;;血根碱综述[J];饲料与畜牧;2009年07期
9 王静慧;韩剑众;曲道峰;;血根碱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2年19期
10 李思经;;离体培养获得了有益的植物产品[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勇;刘兆颖;陈小军;孙志良;;血根碱在大鼠微粒体与胞液中的代谢酶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刘兆颖;漆俊;李玉娟;孙志良;;血根碱诱导大鼠肠平滑肌细胞活性氧的生成[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徐加英;焦e,
本文编号:1106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10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