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抗生素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31 00:09

  本文关键词:抗生素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SBBR 海水养殖废水 抗生素 EPS


【摘要】: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沿海的养殖场和育苗场废水排放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使得近海域的环境恶化,导致近岸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破坏、频发赤潮和病害滋生等危害。海水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养殖生态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采用SBBR工艺对含有金霉素、氟苯尼考、磺胺嘧啶和诺氟沙星四种抗生素的海水养殖废水进行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厌氧+好氧(停留时间3:7)运行的方式,评价抗生素对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通过胞外聚合物(EPS)和生物膜的反应速率(比耗氧速率(SOUR)、比氨氧化速率(SAOR)、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SNOR)和比硝酸盐还原速率(SNRR)),揭示抗生素对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活性和EPS变化的影响。从进水中金霉素浓度由0mg/L逐渐提高到35mg/L的过程中,SBBR稳定运行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由95%降低至79%,氨氮平均去除率由96%降低至82%。生物膜SUOR由12.12mgO2/gMLSS/h降低至4.54mgO2/gMLSS/h, SAOR、 SNOR和SNRR分别由1.57mgO2/gMLSS/h、1.21mgO2/gMLSS/h和3.08mgO2/gMLSS/h降低至0.84mgO2/gMLSS/h、0.61 mgO2/gMLSS/h和2.02mgO2/gMLSS/h。生物膜LB-EPS和TB-EPS中PN/PS分别由1.31和1.24增加至1.91和2.69。不同金霉素浓度下SMP三维荧光图产生了5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5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4个荧光峰。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金霉素浓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过程中,SMP、LB-EPS和TB-EPS中官能团有明显变化。从进水中氟苯尼考浓度由0mg/L逐渐提高到35mg/L的过程中,SBBR稳定运行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由93%降低至65%,氨氮平均去除率由95%降低至78%。生物膜SUOR由12.21mgO2/gMLSS/h降低至2.71mgO2/gMLSS/h, SAOR、 SNOR和SNRR分别由1.49mgO2/gMLSS/h、1.17mgO2/gMLSS/h和3.03mgO2/gMLSS/h降低至0.61mgO2/gMLSS/h、0.48mgO2/gMLSS/h和2.04mgO2/gMLSS/h。生物膜LB-EPS和TB-EPS中PN/PS分别由1.45和1.23增加至1.91和2.75。不同氟苯尼考浓度下SMP三维荧光图产生了5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4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3个荧光峰。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浓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过程中,SMP、LB-EPS和TB-EPS中官能团有明显变化。从进水中磺胺嘧啶浓度由0mg/L逐渐提高到35mg/L的过程中,SBBR稳定运行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由93%降低至76%,氨氮平均去除率由94%降低至83%。生物膜SUOR由11.71mgO2/gMLSS/h降低至4.41mgO2/gMLSS/h, SAOR、 SNOR和SNRR分别由1.60mgO2/gMLSS/h和2.97mgO2/gMLSS/h降低至0.99mgO2/gMLSS/h和1.29mgO2/gMLSS/h。生物膜LB-EPS和TB-EPS中PN/PS分别由1.25和1.24增加至2.13和3.14。不同磺胺嘧啶浓度下SMP三维荧光图产生了3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4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3个荧光峰。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磺胺嘧啶浓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过程中,SMPx LB-EPS和TB-EPS中官能团有明显变化。从进水中诺氟沙星浓度由0mg/L逐渐提高到35mg/L的过程中,SBBR稳定运行阶段COD的平均去除率由92%降低至79%,氨氮平均去除率由94%降低至78%。生物膜SUOR由13.03mgO2/gMLSS/h降低至4.35mgO2/gMLSS/h, SAOR、 SNOR和SNRR分别由1.49mgO2/gMLSS/h、1.18mgO2/gMLSS/h和3.17mgO2/gMLSS/h降低至0.81mgO2/gMLSS/h、0.25mgO2/gMLSS/h和1.68mgO2/gMLSS/h。生物膜LB-EPS和TB-EPS中PN/PS分别由1.26和1.18增加至2.02和2.94。不同诺氟沙星浓度下SMP三维荧光图产生了5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4个荧光峰,LB-EPS三维荧光图产生了5个荧光峰。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诺氟沙星浓度由低到高逐渐提高过程中,SMP、LB-EPS和TB-EPS中官能团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SBBR 海水养殖废水 抗生素 EP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1 绪论13-24
  • 1.1 海水养殖废水来源及危害13-16
  • 1.1.1 海水养殖废水来源13-14
  • 1.1.2 海水养殖废水危害14-16
  • 1.2 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16-21
  • 1.2.1 物理法16-17
  • 1.2.2 化学法17-18
  • 1.2.3 生物法18-21
  • 1.2.4 综合处理法21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21-24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21-23
  • 1.3.2 研究内容23-24
  • 2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24-27
  • 2.1 常规测定方法24
  • 2.2 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24-25
  • 2.2.1 SOUR的测定方法24
  • 2.2.2 SAOR的测定方法24-25
  • 2.2.3 SNOR的测定方法25
  • 2.2.4 SNRR的测定方法25
  • 2.3 EPS提取和分析方法25-27
  • 2.3.1 EPS提取和测定25-26
  • 2.3.2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26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26-27
  • 3 污泥的培养驯化与SBBR反应器挂膜27-30
  • 3.1 试验装置27-28
  • 3.2 污泥的培养驯化28
  • 3.3 反应器挂膜启动28-30
  • 3.3.1 挂膜进水水质28
  • 3.3.2 反应器挂膜28-30
  • 4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SBBR工艺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30-49
  • 4.1 材料与方法30
  • 4.2 结果与讨论30-47
  • 4.2.1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30-31
  • 4.2.2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31-34
  • 4.2.3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SOUR的影响34
  • 4.2.4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SAOR、SNOR和SNRR的影响34-36
  • 4.2.5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EPS中PN和PS影响36-38
  • 4.2.6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EPS对三维荧光光谱影响38-44
  • 4.2.7 金霉素浓度变化对EPS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影响44-47
  • 4.3 小结47-49
  • 5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SBBR工艺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49-67
  • 5.1 材料与方法49
  • 5.2 结果与讨论49-65
  • 5.2.1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49-50
  • 5.2.2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50-53
  • 5.2.3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SOUR的影响53
  • 5.2.4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SAOR、SNOR和SNRR的影响53-55
  • 5.2.5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EPS中PN和PS影响55-57
  • 5.2.6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影响57-62
  • 5.2.7 氟苯尼考浓度变化对EPS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影响62-65
  • 5.3 小结65-67
  • 6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SBBR 工艺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67-84
  • 6.1 材料与方法67
  • 6.2 结果与讨论67-83
  • 6.2.1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67-69
  • 6.2.2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69-70
  • 6.2.3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SOUR的影响70-71
  • 6.2.4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SAOR、SNOR和SNRR的影响71-72
  • 6.2.5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EPS中PN和PS影响72-75
  • 6.2.6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影响75-80
  • 6.2.7 磺胺嘧啶浓度变化对EPS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影响80-83
  • 6.3 小结83-84
  • 7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SBBR工艺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84-101
  • 7.1 材料与方法84
  • 7.2 结果与讨论84-100
  • 7.2.1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84-86
  • 7.2.2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86-88
  • 7.2.3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SOUR的影响88
  • 7.2.4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SAOR、SNOR和SNRR的影响88-89
  • 7.2.5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EPS中PN和PS影响89-92
  • 7.2.6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影响92-97
  • 7.2.7 诺氟沙星浓度变化对EPS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影响97-100
  • 7.3 小结100-101
  • 8 结论101-103
  • 参考文献103-111
  • 致谢111-112
  • 个人简历112
  • 已发表论文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e,

本文编号:111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11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