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差异表达与茶树轮斑病感抗性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06:04

  本文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差异表达与茶树轮斑病感抗性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茶树 轮斑病 β-葡萄糖苷酶 β-葡萄糖苷类香气 基因差异表达 抗性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糖苷类芳香物质对茶轮斑病的抑制来揭示伊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差异与茶树抗病性的关系,进而为抗病性品种的快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茶枝离体水培试验,检测了19个茶树品种的轮斑病病情指数。大多数茶树品种抗茶树轮斑病的病情指数在9-12之间,毛蟹对茶树轮斑病的抵抗力最强,茶轮斑病病情指数最小,为6.7。而薮北的病情指数23.3远远大于其它茶树品种,故而薮北对茶树轮斑病的抵抗力应该是最差的。2、19个茶树品种的糖苷对茶轮斑病的抑制率可以分为3个水平。抑制率最低的水平只有薮北一个茶树品种,抑制率73.20%,其糖苷类香气前体对茶树轮斑病的抗性最差。第二个水平包括湘波绿、武阳香、尧山秀绿、湘妃翠四个茶树品种,他们的糖苷对茶树轮斑病的抑制率在90.6-92.5之间。其它14个茶树品种的糖苷抗轮斑病抑制率均在95.00%之上。3、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表明,乌黑长叶、湘波绿、早白尖、昆明十里香、名山早、铁香六个品种的p-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量高于湘妃翠,其中铁香高出湘妃翠最多。而其它12个茶树品种相对于湘妃翠而言,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量偏低,尤其是薮北,差异最大。4、β-葡萄糖苷类香气对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抑制率实验显示,除了茶树品种湘波绿的抑制率为89.77%,其余18个茶树品种的抑制率都在90%以上。茶树品种毛蟹的抑制率达到98.35%,在试验组中是最高的。5、GC-MS联用仪测定β-葡萄糖苷类香气物质苯甲醇结果显示,茶树品种铁香β-葡萄糖苷类香气物质苯甲醇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品种,10g茶粉中β-葡萄糖苷类香气物质苯甲醇含量达到16.279μL。薮北、长叶白毫两个茶树品种β-葡萄糖苷类香气物质苯甲醇分别是3.849μL、2.883μL,低于平均水平。6、19个茶树品种或者品系的病情指数仅仅与其糖苷前体对茶树轮斑病的抑制率基本上呈负相关,但是仍有个别茶树品种或品系存在偏差。而β-葡萄糖苷类香气苯甲醇含量、β-葡萄糖苷类香气对茶树轮斑病抑制率、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差异表达量、茶树轮斑病病情指数四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茶树病情指数方面,在人工培养箱中进行的茶枝离体水培,可能导致病情指数不稳定。茶树中生物碱,游离芳香油等成分对茶树轮斑病有抑制作用;二是β-葡萄糖苷类香气方面,检测茶树β-葡萄糖苷类芳香油时,除了β-葡萄糖苷类香气苯甲醇外,还有一些对茶树轮斑病病原菌产生影响的非β-葡萄糖苷类香气成分,如戊醇、反丁烯二酸二甲酯、邻三酚等。芳香成分在配制成PDA培养基过程中,会因温度较高有不同程度的散失,造成试验结果偏差。芳香成分在配制成PDA培养基过程中,加入了乳化剂助溶,乳化剂会对茶树轮斑病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三是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方面,茶树中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的β-葡萄糖苷酶并不是都与β-葡萄糖苷前体结合。有文献报道,β-葡萄糖苷类香气不只有苯甲醇,还有顺-3-己烯、苯乙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及四种芳樟醇氧化物。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5.7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堀川知广;陈凤玉;杨绪纲;;茶叶轮斑病的有效防治剂和防治期[J];农药译丛;1984年02期

2 张昕;草莓轮斑病及其防治[J];农村科技开发;2004年12期

3 王金平;卢东升;;茶树轮斑病的发生及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年03期

4 钟莉清,彭萍,候渝嘉,魏芳华;茶树品种轮斑病抗性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1997年S1期

5 朱涛;杨会敏;卢东升;;茶树轮斑病病原菌毒素生物测定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6 朱建兰,常永义;樱桃黑色轮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J];中国果树;2004年03期

7 王铨茂,杨绳桃,柯常取;玉米的两种新病害——叶斑病和轮斑病[J];华中农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8 阮建云,石元值,马立锋,吴洵;钾营养对茶树几种病害抗性的影响[J];土壤;2003年02期

9 马坤伟;黄秀云;;蕹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13年04期

10 吴绪兰;;几种草莓顽病的防治[J];专业户;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坤;谭万忠;陈克胜;王海翔;;武夷菌素对茶树云纹叶枯和轮斑病的控制效果[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明;草莓轮斑病及其防治[N];科学导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差异表达与茶树轮斑病感抗性关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丽完;四川银杏叶部真菌病害调查与银杏轮斑病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2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142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7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