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铁对杂交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镉、铁对杂交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摘要】:红米是一种有色功能稻,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中已有数千年。近年来,红米因其糙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核黄素、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Zn、Fe、等而被研究较多。与白米相比,红米中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通常优于白米,且营养比较全面合理,可以作为理想的保健食品。而当下的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重金属镉的污染因其毒性和富集特性备受关注,而又以稻米的镉污染为关注重点。那么,人们想要吃上既有营养又安全的稻米,开展功能稻红米糙米的微量营养元素及镉污染的研究迫在眉睫。本实验通过3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杂交配置出9个组合材料。对这9个材料分别进行盆栽种植,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选择重金属镉、铁作为影响水稻籽粒中硒、锌、镉、铁含量的试验因素,测量在不同浓度铁、镉影响下各组合的硒、锌、铁、镉含量变化。以期探索铁、镉对水稻籽粒中硒、锌、铁、镉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在镉污染田中施铁是否能抑制水稻籽粒镉的富集。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施镉量和施铁量对不同杂交组合糙米中硒含量的影响不同,施镉量和施铁量对杂交组合A(2058A/R47)、C(2058A/R291)、D(金23A/R47)、E(金23A/R222)、G(2055A/R47)、H(2055A/R222)、I(2055A/R291)中硒含量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杂交组合B(2058A/R222)、F(金23A/R291)未能成功建立回归方程,说明施镉量和施铁量对不同杂交组合糙米中硒含量的影响与杂交组合有关。2.施镉量和施铁量对不同杂交组合糙米中锌含量的影响受杂交组合的差异而不同。施镉量和施铁量对杂交组合A(2058A/R47)、C(2058A/R291)、E(金23A/R222)、G(2055A/R47)、I(2055A/R291)中锌含量影响显著,杂交组合D(金23A/R222)、F(金23A/R291)所受影响不显著,而杂交组合B(2058A/R222)、H(2055A/R222)未能成功建立回归方程。在杂交组合A(2058A/R47)、G(2055A/R47)、I(2055A/R291)中施镉量对其糙米中锌含量的影响为先降低后增加,在杂交组合C(2058A/R291)、E(金23A/R222)中施镉量对其糙米中锌含量的影响为一直减少。在杂交组合A(2058A/R47)、C(2058A/R291)、E(金23A/R222)中施铁量对糙米中锌含量的影响为先降低后增加,在杂交组合G(2055A/R47)、I(2055A/R291)中施铁量对糙米中锌含量的影响基本可忽略的减小。3.施镉量和施铁量对不同杂交组合糙米中铁含量的影响因杂交组合不同而不同。施镉量和施铁量对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C(2058A/R291)、E(金23A/R222)、H(2055A/R222)、I(2055A/R291)中铁含量的影响显著,而杂交组合D(金23A/R222)、F(金23A/R291)、G(2055A/R47)不显著。在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C(2058A/R291)、E(金23A/R222)、I(2055A/R291)中施镉量对其糙米中铁含量的影响为先增后减,在杂交组合H(2055A/R222)中,随着施镉量的增加糙米中的铁含量一直在小幅减少。随着施铁量的增加,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C(2058A/R291)、E(金23A/R222)、H(2055A/R222)、I(2055A/R291)糙米中铁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4.施镉量和施铁量对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C(2058A/R291)、D(金23A/R47)、E(金23A/R222)、F(金23A/R291)、G(2055A/R47)、H(2055A/R222)、I(2055A/R291)中镉含量的影响均显著。所有杂交组合糙米中的镉含量均随着施镉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G(2055A/R47)中,糙米中的镉含量随着施铁量的增加而一直减少,在杂交组合D(金23A/R47)、E(金23A/R222)、F(金23A/R291)中,糙米中镉含量随着施铁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杂交组合C(2058A/R291)、H(2055A/R222)、I(2055A/R291)中,糙米中镉含量随着施铁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又减小。这说明施镉量和施铁量对不同杂交组合糙米中镉含量的影响同样具有杂交组合差异性。5.在受试品种中,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C(2058A/R291)、F(金23A/R291)、G(2055A/R47)、H(2055A/R222)、I(2055A/R291)为红米组合,D(金23A/R47)、E(金23A/R222)为白米组合。施镉量和施铁量对红米组合和白米组合糙米中硒含量的影响一致,均因回归方程拟合性不好或回归方程影响不显著而未成功建立数学模型;施镉量和施铁量对各品种糙米中的锌、铁含量的影响因杂交组合不同而不同,与杂交组合是否为红米或白米无关;而施镉量和施铁量对各杂交组合糙米中镉含量的综合影响均为随着施镉量和施铁量的增加糙米中镉含量逐渐增加,与杂交组合是否为红米或白米无关。6.不管土壤施镉量和施铁量为何种浓度,本实验中红米杂交组合糙米中的硒含量均远大于白米杂交组合,且红米均达到了富硒米标准,白米均未达到。说明红米杂交组合在镉污染农田中具有种植优势。当土壤施镉量为0时,各杂交组合糙米中的镉含量均未超过“镉大米”标准0.2mg/kg,但施镉量达1.45mg/kg时,均超过镉大米标准0.2mg/kg。而其他两种元素无明显规律可循。7.由前面施铁量对各杂交组合糙米中的镉含量的影响可知,在富硒杂交组合A(2058A/R47)、B(2058A/R222)、G(2055A/R47)中,糙米中的镉含量随着施铁量的增加而一直减少。说明铁元素在富硒材料中对镉元素有抑制作用,即在镉污染田中施铁能够抑制富硒水稻籽粒镉的富集。在这抑制作用中硒是否有参与其中还未知,三者间的具体关系及其抑制作用的的具体作用机制也需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陈文存,肖雄先,储汝红,何萍,朱江;育肥猪不同杂交组合肥育效果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1年04期
2 孙晓玉;甘文平;张洪涛;陈国福;李宁;刘护国;;黑龙江垦区肉牛杂交组合的效果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2006年03期
3 单丽菊;段国军;高玉品;;几个外来猪杂交组合生产性能观察[J];云南畜牧兽医;2009年03期
4 ;辽宁省主要水稻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J];辽宁农业科学;1977年02期
5 韩书祥;;“金约新”三元杂交组合鉴定会在熊岳召开[J];辽宁畜牧兽医;1980年04期
6 刘以福,唐祥发;糖分浓度对不同杂交组合油菜花药诱导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82年04期
7 陆子强;杨良臣;倪圣坚;;蛋鸡五个杂交组合72周生产性能观察[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3年04期
8 傅树林,吴守才,李宏俊,张清芳,李宏;一个新的肉牛杂交组合[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88年01期
9 谢远渲,康昭风,周希平,郭剑,李书如,,彭学灌,董闽鲜;蛋鸭杂交组合优选研究报告[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4年02期
10 刘炳章,闵跃中;辣椒杂交组合亨椒一号[J];长江蔬菜;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翔;邬乃霞;黄艳燕;张乐红;;不同杂交组合宁都黄鸡血清胆固醇含量及相关分析[A];第三届(2012)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2年
2 朱方容;雷扶生;胡乐山;田智得;林强;莫现会;白景彰;陈日彩;;桑树杂交组合的选育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程泽信;韩有元;殷裕斌;唐登华;;野黑杂交组合与三种家猪组合的繁殖性能研究[A];良好农业规范与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建凤;武英;王成立;呼红梅;赵德云;刘会智;刘晓飞;;不同杂交组合猪生产性能测定报告[A];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国庆;唐翠明;王振江;吴福泉;吴剑安;杨琼;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肖阳;邢东旭;;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鉴定及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A];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唐翠明;罗国庆;吴剑安;任德珠;肖更生;陈普照;郭展雄;朱方容;雷扶生;;高产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选育初报[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7 张玲;段修军;周新民;袁旭红;董飚;王健;孙国波;;不同杂交组合仔鹅生长发育规律及屠宰性能的研究[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唐翠明;罗国庆;王振江;吴剑安;吴福泉;杨琼;肖更生;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51号的选育[A];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善文;张志毅;安新民;何承忠;于志水;张有慧;;杨树不同杂交组合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10 罗国庆;唐翠明;王振江;吴福泉;吴剑安;杨琼;陈列辉;钟建武;黄炳辉;肖阳;刘新涛;邢东旭;;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鉴定及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研究[A];中国蚕学会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现代栽桑养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工程大学 刘伯;筛选优秀杂交组合提高后代生产性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2 河北工程大学 刘伯;筛选优秀杂交组合提高后代生产性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3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徐子清 研究员;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5年
4 河北工程大学 刘伯;筛选优秀杂交组合提高后代生产性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5 ;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5年
6 ;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6年
7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徐子清研究员;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5年
8 ;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6年
9 ;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6年
10 ;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选择[N];湖北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维国;橡胶树产量育种杂交组合早期评价及产量性状的QTL分析[D];海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红;不同地方猪品种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雷云康;古蔺13个烤烟新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田婷;镉、铁对杂交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于亚洲;不同杂交组合家野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年
5 龚晋;传统方法和RAPD辅助番茄杂交组合的优选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6 连总强;不同杂交组合猪的生产性能、SLC6A14基因遗传变异及二者相关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效宝;玉米杂交组合优劣评价方法比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8 薛晓兰;10个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牧草产量及品质的优势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9 白鹏飞;o2近等基因系杂交组合及对应亲本杂交组合的主成分和配合力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善芝;肉牛杂交组合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及调查[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43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14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