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气调贮藏湿环境的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苹果气调贮藏湿环境的特性研究
【摘要】:目前,气调贮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果品保鲜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果品贮藏已由单一的冷藏向气调冷藏发展。在气调贮藏工艺设计与实际贮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气调参数设计不合理、围护结构气密性达不到气调要求、冷风机结霜引起的送风温度变化、加湿不当、货物摆放形式不合理以及存放货物种类变化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库内水蒸气分布即湿环境的波动。由于湿环境对水果贮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湿会引起水果的干耗,高湿则加速腐烂,从而降低了水果的食用和商品价值。因此,研究气调贮藏湿环境的特性,为果品贮藏提供适宜的气调参数以及实现气调库的节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经济意义。本文以西安某苹果气调贮藏技术研究中心的1#气调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苹果气调库内气体流动、传热与传质的三维数学模型,从影响气调贮藏湿环境的因素出发,分别研究了氧组分浓度、冷风机运行参数和加湿装置送风湿度对库内湿环境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对实际气调库的现场考察和相关设备资料建立被研究对象的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空库内部流场分布的特点,为合理摆放货物提供了理论指导。(2)建立货物库数学模型,研究了氧组分浓度对库内湿环境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正确。(3)研究了冷风机运行参数对库内湿环境的影响。模拟计算了冷风机送风速度分别为3 m/s、4 m/s、5 m/s和6 m/s时库内流场的分布情况,得出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加,库内的温度随之降低,而相对湿度变化却不很明显;当改变送风温度时,得出送风温度对库内湿环境有着显著的影响,但送风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4)研究了加湿参数对库内湿环境的影响。当改变送风湿度时,得出随着送风湿度的增加,库内的相对湿度显著增大,货物区的湿度梯度比气体区大。最终得出本库建议的送风温度为273K,送风速度为5 m/s,送风湿度为95%。本文研究为气调库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6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仙鹏;果品的气调贮藏[J];广西园艺;2005年02期
2 ;气调贮藏及其管理[J];农民科技培训;2006年12期
3 孙志威;;我国气调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年02期
4 刘斌;卢德君;唐敬宇;程绍忠;;金红苹果气调贮藏效应初报[J];吉林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5 兴俭;气调贮藏[J];世界农业;1981年09期
6 闵宗殿;;气调贮藏的发明史[J];农业考古;1984年02期
7 肯尼思L·奥尔森;蔡维民;;气调贮藏(连载之二)[J];中国果品研究;1985年03期
8 张军亭;;气调贮藏几种新技术的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1985年02期
9 高海生;;水果气调贮藏新技术[J];北方园艺;1993年01期
10 王颖;辽宁省果品气调贮藏现状与前景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平陵;;气调贮藏技术在帝王陵墓发掘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生吉萍;胡小松;刘一和;周日兴;李惠;;栗仁气调贮藏技术研究[A];北京食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9年
3 王庆森;;气调贮藏的前景、保鲜原理及几点看法[A];第四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2002全国气调冷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庆森;;气调贮藏的前景、保鲜原理及几点看法[A];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王文生;;果蔬机械冷库和气调贮藏库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第四届全国鲜食玉米暨速冻果蔬大会专集[C];2008年
6 刘颖;邬志敏;李云飞;王如竹;;果蔬气调贮藏国内外研究进展[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荣江;吴嘉;;打孔气调贮藏水果的原理和效果[A];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张威;刘颖;刘宝林;王俊城;;茭白冷藏和室温下气调贮藏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玉山;;苹果涂料贮藏和干果气调贮藏[A];河北省果树学会197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197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气调贮藏的原理及优点[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2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 谭兴和 提供;气调贮藏有三法[N];湖南科技报;2006年
3 宇术;苹果的双变气调贮藏[N];中国特产报;2004年
4 刘粉;苹果气调贮藏法[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王成业 李玉峰 贾应芝;桃贮藏的几种方法[N];陕西科技报;2004年
6 岳通 贾庆芝;桃的几种贮藏方法[N];山东科技报;2004年
7 立子;哈密瓜的保鲜[N];新疆科技报(汉);2004年
8 楚燕杰;扁桃贮藏方法[N];河北科技报;2007年
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 李建华 石建新;蒜薹的贮藏保鲜技术[N];河北科技报;2004年
10 刘玲;梨果品种不同 贮藏要求各异[N];农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红卫;冬枣采后衰老调控与乙醇积累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文改黎;苹果气调贮藏湿环境的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雷玉山;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伟;减压、臭氧和气调贮藏对杏果实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15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