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桑黄的培养及鉴定研究
本文关键词:药用桑黄的培养及鉴定研究
【摘要】:桑黄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目前桑黄市场需求量较大,而野生资源匮乏,人工栽培难度大。因此通过固体、液体发酵得到大量菌丝体及活性物质意义重大。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对药用桑黄进行了研究。一是对桑黄固体、液体培养基的优化实验研究;二是对生长于桑树上的桑黄进行了鉴定,包括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子实体形态的宏观观察、显微镜、扫描镜的微观观察、以及基于ITS序列的分子鉴定;三是对不同树种上采集到的桑黄菌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外观形态、多糖、黄酮等有效成分。四是对生长在不同树种的桑黄子实体中微量元素Ca、Mg、Fe、Zn、Cu、Se、Pb、K比较,得到以下结果:固体培养最适氮源为黄豆+玉米的综合氮源,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初始pH为6,最适培养温度为27℃-31℃;以生物量、胞外多糖、胞外黄酮为指标,得出了桑黄深层发酵的最适条件:黄豆+玉米为100g/L,葡萄糖为30g/L,KH2P043g/L,MgS040.75g/L,维生素B11mg/L,初始pH为6。液体培养过程中胞外酶的变化情况表明:桑黄菌拥有丰富的胞外酶系。淀粉酶活高峰最先出现,其次纤维素降解酶滤纸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高峰都出现在第6d,木质素降解酶漆酶、愈创木酚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第8d,10d,10d。酶得变化表明了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对外部营养物质利用情况变化。还原糖含量随着培养时间逐渐下降,且在第6d和第8d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蛋白质浓度变化情况与胞外酶活变化大体相同,分别在第6d与第8d都出现了高峰。野生的桑黄子实体可以寄生、腐生于不同的阔叶树上。采集了桑树、杨树、暴马丁香树、松树4种树种的桑黄子实体,通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外观形态的描述观察,鉴定了桑黄的真伪;通过ITS序列的分子鉴定,进一步确定不同树种的桑黄物种,桑树桑黄为 Phellinus rhabarbarinus、暴马丁香树桑黄为 Phellinus Inonotusbaumii、杨树桑黄为 Fuscoporiagilva、松树桑黄为 Phellinus hartigii。对桑黄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多糖、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判断出桑树桑黄质优,抗肿瘤活性成分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树种的桑黄子实体。对发酵所得菌丝体以及不同来源的桑黄子实体中微量元素Ca、Mg、Fe、Zn、Cu、Se、Pb、K进行了比较,得出桑黄菌丝体中Fe、Zn、K的含量高于子实体,有害的重金属Pb低于子实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6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力,孙培龙,郭彬彬,魏红福,陈灵杰;桑黄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5年03期
2 张科;开发菌中极品、抗癌之王桑黄效益高[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年01期
3 张科;菌中极品桑黄[J];中国供销商情;2005年01期
4 张科;菌中珍品——桑黄[J];农村百事通;2005年02期
5 张春凤;张彩玲;郑锡敬;;桑黄为何成为菌中极品[J];北方园艺;2007年02期
6 陈柳萌;肖婧;李菁;张诚;;桑黄菌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5期
7 崔月花;彭祝明;胡嘉兴;邹恒昭;;8种渗水利湿中药对桑黄生长及多糖合成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唐丹;胡向南;王秋颖;;人工种植“桑黄”最佳采收期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1期
9 ;关于召开《海峡两岸灵芝桑黄专题研讨会》的通知[J];食药用菌;2013年05期
10 智农;桑黄菌开发前景看好[J];西北园艺;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焱;张劲松;刘艳芳;冯娜;唐庆九;高君辉;;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陶美华;章卫民;钟韩;;桑黄的研究进展[A];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骆婷;李淼;丁克坚;;桑黄固体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测定[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波;;生长在桑树上真菌-桑黄[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5 吕英华;杜明;高凯;李玉平;苏利红;杨利利;宋新华;;野生桑黄菌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试验[A];中国蚕学会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现代栽桑养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小青;;什么是桑黄?[A];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逯家辉;董媛;张益波;张亮;张清岩;权宇彤;赵建军;;响应面法优化桑黄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洪健;叶立斌;励建荣;;桑黄子实体提取物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石建功;王瑛;莫顺燕;王素娟;李帅;杨永春;;药用真菌桑黄的化学多样性与生物活性多样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吴长生;刘娜;王莉宁;林兆民;娄红祥;;真菌桑黄中的两个新甾体[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丁小伟 周华俊 洪汝锋;抗癌真菌桑黄成灵芝家族新宠[N];丽水日报;2006年
2 刘丹邋记者 张伟;宁远镇三农户尝试栽培桑黄[N];鞍山日报 ;2008年
3 徐铮奎;桑黄:前景广阔的抗癌药物[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徐铮奎;桑黄:真菌中的抗癌冠军[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寿旦;中药酮类活性成分提取和分析的色谱联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郭霞;桑黄发酵过程优化及其多糖代谢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祝子坪;桑黄菌的物理诱变与发酵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4 田雪梅;桑黄类群真菌系统学及桑黄纤孔菌液体发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葛青;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结构修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冬青;桑黄液体发酵和桑黄多糖提取纯化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2 张雪丹;桑黄菌丝提取物及壳寡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高巧慧;桑黄发酵液总黄酮逆转SGC7901/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廖尊胜;桑黄菌质多糖的分离纯化及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周蔓;药用桑黄的培养及鉴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6 李朔;桑黄液体发酵生产多糖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高凯;基于rDNA ITS序列分析对10株野生桑黄菌属、种鉴定及其系统发育进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骆婷;桑黄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9 刘晨;桑黄黄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钦博;桑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分离纯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6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