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基于农业物联网多源异构传感网络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15 14:35

  本文关键词:基于农业物联网多源异构传感网络的研究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物联网 ZigBee 溯源 茶园环境监控 数据融合


【摘要】:在传统农业当中,人们主要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来获取农业信息,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浪费,而且很难检测到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建立农业环境监测溯源系统很有必要。本文立足于农业生产管理领域,以茶园管理及生产溯源为应用蓝本,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环境监测溯源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精确获取农业的相关信息,提高农业管理的水平,而且能够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本文对武夷山农业基地进行充分调研之后,以茶园为例,设计了基于多源异构传感网络的茶园环境监测溯源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的采集茶园的环境参数和现场视频,通过数据网关将其上传到服务器,建立茶园环境监测及茶叶质量溯源数据库,用户通过登录客户端,查询茶园环境信息和相关溯源信息,保证了茶叶的品质。本文通过对ZigBee传感网络和嵌入式技术进行研究,确定了茶园环境监测溯源系统各模块的相关功能,并提出了系统的整体方案。系统主要分为电路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设计两大部分。硬件电路设计采用TI公司CC2530芯片搭建数据采集前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节点的采集需求;选择华为公司Hi3515芯片搭建数据网关,具有传输速度快、视频处理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数据传输和视频实时处理需求。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前端、数据网关、系统服务端和客户端四大部分,分析物联网数据融合算法的相关特性,选择最适合本系统的数据融合算法,数据采集前端通过对ZigBee协议栈的分析,完成了ZigBee不同类型设备的软件设计,实现了茶园环境参数自动采集;数据网关和服务端程序设计主要包括RS485通信接口、数据库、数据收发和数据处理模块设计,实现了数据发送、存储和查询;客户端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数据查询显示及环境参数分析。最后,系统在武夷山茶叶基地的实际应用表明,整个系统对茶园的环境参数、图像及视频采集接收正常,用户能够查看到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能够满足农业管理和生产溯源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26;TP391.44;TN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龙;闻珍霞;杨海清;何勇;;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0年12期

2 史兵;赵德安;马正华;蒋建明;张晓花;;面向规模化水产养殖的无线传感网络构建[J];农机化研究;2012年11期

3 李军;魏民祥;;基于“蝇眼”传感网络的大型车辆防撞系统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年03期

4 彭孝东;张铁民;陈瑜;李继宇;;无线传感网络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1年08期

5 沈敏;张荣标;冯友兵;;温室节点低能耗型无线传感网络构建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11期

6 袁志强;;应用于农业喷灌系统的无线传感网络的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1期

7 朱娟;;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研究[J];湖南农机;2014年03期

8 滕红丽;李金城;路康;顿文涛;贾树恒;倪玉承;袁超;;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作物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13年12期

9 高贵如;刘艳秋;刘玉祥;;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设施栗蘑生产中的应用试验[J];食用菌;2014年03期

10 鲁琛;屈稳太;杨祥龙;王春龙;曹泓;贾生尧;;桃园中无线传感网络通信协议改进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成武;黄伟;;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在生态环境监测的设计及应用[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十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石荣;高培德;郑春雷;封松林;;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涛;刘景泰;邴志刚;;无线传感网络研究与运用综述[A];天津市自动化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叶伟松;袁慎芳;;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研究[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5 魏雪云;郑威;王鹏波;;无线传感网络时空融合(英文)[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6 张雷;徐大可;;无线传感网络在预装式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设计[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7 钟文强;熊庆宇;黄河;王小刚;;一种基于非均匀部署的无线传感网络能耗均衡算法[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文龙;刘艳华;郭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山体滑坡预警系统[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9 郑毅敏;贾京;赵昕;;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施工阶段远程监测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浩;李非;;新型无线传感网络系统设计[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姜澎;上海启动信息领域973项目[N];文汇报;2006年

2 艾琪;小小实验室开辟无线传感大市场[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许琦敏;小小实验室闯出无线传感大市场[N];文汇报;2007年

4 王琦;RFID在制造和物流领域中快速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7年

5 罗万明;IPv6尚缺“杀手级”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7年

6 本报记者 祝蕾 见习记者 李小梦;陈冬岩:默默耕耘无线传感市场[N];济南日报;2010年

7 许琦敏;我国无线传感技术完整价值链已初步形成[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孟庆丰 特约记者 董竞敏;建无线传感网络在线实时监测溢油[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罗清岳;从WSN应用看WSN技术[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10 宗合;信息技术催生“智慧农业”[N];中华合作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光宇;水声传感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技术[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文哲;面向区域监控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吴键;面向结构监测的智能无线传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巫婕妤;制造车间无线传感网络结构设计及路由与定位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石军锋;无线传感网络动态休眠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韩悦文;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滕国栋;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王刚;无线传感器网络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陈健;水下传感网络的能量优化组网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徐学永;面向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络定位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学超;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方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立彬;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5年

3 李玲燕;无线传感网络水质监测节点设计与节点部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高翔;基于ZigBee的农业传感网络与土壤湿度模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韩颖;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6 周思浩;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停车场内智能引导系统[D];长安大学;2015年

7 程飞;可重构低压电力线载波传感网络研究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5年

8 董兴;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气体浓度监测系统设计[D];长安大学;2015年

9 蒲仁波;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地下金属物体的探测与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魏静如;无线传感器部署算法及自然交互部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92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292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