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大泷六线鱼分子标记的开发、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7:00

  本文关键词:大泷六线鱼分子标记的开发、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泷六线鱼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线粒体


【摘要】:大泷六线鱼(Hexagramms otakii,Fat greenling),别称欧式六线鱼,是近海冷温性底层鱼类,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太平洋西北部的近海岩礁底层,是一种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鱼种。本研究针对大泷六线鱼,首先利用线粒体标记,分析了不同地理群体间、野生和养殖群体间的多态性差别及亲缘关系,并进一步利用2b-RAD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开发了大泷六线鱼与生长发育相关的SSR标记20个和SNP标记21个,并进行了 SNP标记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b)和控制区(D-loop)的部分序列研究大泷六线鱼4个群体(包括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PCR扩增后分别得到365 bp(cytb)和387 bp(D-loop)的碱基序列。Mega计算结果显示cytb中A+T的含量(52.6%)高于G+C的含量(47.3%);D-loop中A+T的含量(69.3%)同样高于G+C的含量(30.7%)。4个群体平均的变异位点、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cytb基因分别为10,7.75,0.739,0.007 3 和 2.656;D-loop 区分别为为 18.25,12.75,0.846,0.012 1 和 4.673。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分别为舟山、大连、琅琊台、即墨养殖群体,养殖群体的多样性低于野生群体。基于野生群体cytb和D-loop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得出的Fst分别为0.3186和0.2714,显示了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构建的NJ树结果表明3个野生群体间没有显著的分化。线粒体cytb基因和D-loop区均可作为检测大泷六线鱼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标记。2b-RAD技术与高通量测序结合,对大泷六线鱼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产生4,366,696个reads,测序碱基数2,183,348,000bq,测序质量Q20为87.6%,Q30为83.11%。共测得847,818条序列标签,序列标签总长度26,948,6497bp的。共发现了 130494个SSR位点。经blast比对,筛选其中稳定扩增并与生长发育相关的位点,在大泷六线鱼中筛选得到20个微卫星位点,并分别在来自四个群体的105尾大泷六线鱼中进行扩增,毛细管电泳检测其多态性。20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8个到26个不等,平均19.95个。PIC平均值为0.7555,从0.1659到0.9227。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观测杂合度0.0667~0.8571和0.1710~0.9314。除H06位点外其余19个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将开发的20个微卫星位点在相近物种,30尾斑头六线鱼中进行微卫星位点扩增,其中10个微卫星位点(HO1,H03,H04,H05,H09,H014,H017,H018,H019,HO20)可以在斑头六线鱼中进行扩增。实验共发现158,733个SNP,通过blast比对筛选其中与生长发育相关且位于编码区域的SNP位点,共得到21个SNP位点,并在138尾大泷六线鱼个体中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其中1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观测杂合度平均值0.2666,分布大小从0.0687到0.5115,期望杂合度从0.0666到0.6815,平均值0.3005。HOS2、HOS6、HOS14三个位点偏离HW平衡,HOS19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小于0.05,得到的17个多态性位点中13个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可以用于大泷六线鱼多态性检测以及其他遗传学数据的分析。关联性分析得出HOS17的GG基因型对于体重增长有着显著性影响,HOS13的TT基因型与HOS21的GA基因型与该位点的其它基因型相比,对体长增长有着显著性影响,HOS18的TT基因型则对体重体长增长都有影响,对体长增长有及其显著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书磊,姜志强,苗治欧;大连海区大泷六线鱼生物学指标的季节变化[J];水产科学;2005年05期

2 刘奇;王亮;高天翔;宋林;;北黄海大泷六线鱼主要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3 王文君;张志峰;汪岷;邵明瑜;王华;;大泷六线鱼脾脏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4 苏利;邢光敏;灻学玉;;大泷六线鱼地下海水室内养殖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5 高凤祥;潘雷;胡发文;张少春;菅玉霞;王雪;郭文;;大泷六线鱼的外形特征与消化系统结构[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6 李霞;郭莹;秦艳杰;姜志强;;大泷六线鱼三种组织细胞的有限传代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水产学报;2013年02期

7 冯昭信,韩华;大泷六线鱼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刘洋;王福强;陈晓慧;姜志强;;大泷六线鱼对蛋白质、脂肪、糖及钙磷比适宜需求量的初步研究[J];饲料工业;2008年02期

9 刘洋;姜志强;王福强;陈晓慧;;大泷六线鱼对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潘雷;胡发文;高凤祥;菅玉霞;张少春;王雪;郭文;;大泷六线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国胜;徐鹏翔;许玉甫;邢彬彬;田涛;;大泷六线鱼声音诱集效果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汤勇;邢彬彬;张超;张国胜;李九奇;张钟哲;;小型水槽内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目标强度的测量[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王凯;章守宇;;马鞍列岛岩礁生境大泷六线鱼的摄食习性[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纪东平;高天翔;;荣成近海斑头鱼和大泷六线鱼的渔业生物学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朕;大泷六线鱼分子标记的开发、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王文君;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肝脏和脾脏细胞学观察及其原代培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刘奇;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远远;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大泷六线鱼生长、死亡及合理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王连顺;大泷六线鱼繁殖内分泌生理功能及GH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7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27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