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生物炭制备控温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生物炭制备控温技术研究 出处:《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加热炉作为大多数温度控制的被控对象,具有滞后性与大惯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加热炉精确控温的道路坎坷不平。作为一种特殊的加热炉,生物炭炭化炉对温度的控温要求更加苛刻。控制器为传统PID的整套系统,外界因素会导致被控对象的特性参数发生变化,如负载增减或其他干扰,如果不对PID的参数进行修改,则控制效果有时不为人意,因此,人们需要对PID参数进行频繁二次调节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只依靠一组参数的传统PID控制不能在炭化炉领域中适应其动态要求。由此,本文在利用PID无稳态误差优势的基础之上引入了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是一种模仿人类思维方式的智能控制,二者结合而成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大大改善PID的性能,提高PID参数的适用范围,避免了工作人员的频繁调试。本文基于Matlab,分别搭建了温控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和温控系统的电气模型。其中在电气模型中,利用PWM技术控制IGBT开关器件来实现加热器输出功率的连续调节;同时,在电气模型中的炭化炉采用了考虑生物质热解反应热的时间函数模型。基于传递函数模型和电气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只确定炭化终温,不要求升温速率的阶跃型输入信号,模糊PID在升温前期响应速率快,在收敛后期控温能力强,能避免温度超调现象的发生;对于既需确定炭化终温,又需控制升温速率的一阶上升型输入信号,它具备更加良好的跟踪特性,满足生物炭的制备要求。在仿真之后,文本设计了基于研华公司WOP-2070T工控屏与ADAM-4022T的温控系统,模糊控制程序被写于工控屏内,4022T作为双回路PID控制器起到采集温度与执行输出的作用。在温控的过程中,工控屏根据反馈量实时修改4022T内的PID参数,实现温控系统的模糊PID控制。该系统具有人机交互性好,适用范围广与控温策略先进等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fuzzy control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PID without steady - state error . The fuzzy control is a kin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simulates human thinking mode .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73;S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艳文;田宜水;赵立欣;孟海波;;生物炭应用研究进展[J];可再生能源;2012年09期
2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徐正进;;生物炭应用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3 谢祖彬;刘琦;许燕萍;朱春悟;;生物炭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向[J];土壤;2011年06期
4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5 David J. Tenenbaum;;黑色的希望:生物炭[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07期
6 张键;程吉林;伏培仟;鲁梦江;;生物炭滤-砂慢滤处理农村分散式饮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8期
7 吴敏;宁平;吴迪;;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8 肖利,陈季华,刘振鸿;缺氧、好氧、压滤、富氧生物炭处理印染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8期
9 钱新锋;赏国锋;沈国清;;园林绿化废弃物生物质炭化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2年11期
10 石夏颖;赵保卫;马锋锋;张杰西;;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秸秆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国清;;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苹;潘波;焦杏春;;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陈再明;陈宝梁;;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李程;李小平;;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刘霞;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靖tD;把生物炭还给农田[N];沈阳日报;2012年
3 白云水;唐山农民发明秸秆提取生物炭新技术[N];江苏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晔;生物炭能让土壤更肥沃吗?[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农民王有权将秸秆变成“香饽饽”提取生物炭和焦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班玮;二氧化碳变害为宝的新妙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罗冰;生物炭渐火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N];粮油市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郝晓明;为子孙留一片沃土蓝天[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鄂洋;生物炭表面有机小分子及其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杰;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孙大荃;生物炭碳源驱动土壤微生物区系代谢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洁;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谢淘;生物炭的特性分析及其在黄水资源化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5年
6 刘宁;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中应用的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7 NGUYEN THI HUONG;生物质炭对西北地区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江琳琳;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程效义;生物炭还田对棕壤氮素利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宗海英;花生壳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硝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靖;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VA唑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昌见;生物炭对砂壤土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3 梁桓;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武玉;生物炭对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5 李阳;生物炭输入对纳帕海青稞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征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邱志腾;生物炭对红壤的降酸效果与毛豆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7 吴晶;生物炭精控制备方法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8 盖霞普;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固持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王丽丽;不同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于志红;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368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6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