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秦艽HPLC指纹图谱与炮制加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8 00:49

  本文关键词:秦艽HPLC指纹图谱与炮制加工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年

秦艽HPLC指纹图谱与炮制加工技术研究

郭鑫  

【摘要】: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正品药用秦艽为龙胆科(Gentian aceae)龙胆属(Gentiana L.)秦艽组植物秦艽(G.macrophylla Pall.又称大叶秦艽)、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 Fisch.又称达乌里秦艽)的干燥根。宁夏六盘山区所产秦艽为宁夏道地药材,以前多为野生,经过人工育种后大面积栽培种植,但加工处理方式并无相关研究,加工方式粗犷;当地山区退耕还林之后,拟试验秦艽-油松林药间作,缺乏理论支持。本研究以宁夏六盘山区所产秦艽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HPLC高效液相分析秦艽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以此作为秦艽质量评价标准,为优化秦艽加工处理方式,甄选秦艽林药间作模式中的良好环境条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8个不同地区秦艽的干燥根为试验材料,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相似度分析,并建立8个不同产地的秦艽指纹图谱,为建立秦艽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8个不同产地秦艽指纹图谱共有6个主要共有峰,可作为鉴别秦艽药材的主要依据。通过对8个不同地区秦艽药材进行的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内蒙古海拉尔和山西阳泉为一类,青海同仁和内蒙古通辽为一类,河北张家口和陕西太白为一类,云南洱源和宁夏六盘山为一类。2、以宁夏隆德县所产秦艽为试材,以浸润水量、浸润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试验因素,每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高效液相色谱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峰面积为测定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1种最适宜秦艽的炮制加工工艺,即浸润水量30%,浸润时间30分钟,烘干温度30℃,烘干时间40min。3、通过调查采样,对宁夏六盘山地区秦艽-油松林药间作群落中的不同样地进行分析,群落中的主要伴生种为早熟禾及艾蒿;间作密度小的秦艽株型较高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秦艽性喜凉爽,湿润气候,较耐寒,在群落中大面积被早熟禾遮盖,属于弱势种群;通过对野生、林药、栽培三种来源的秦艽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含量最高的为大田栽培秦艽,其次为野生秦艽,林药间作中的秦艽有效成分含量较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57.72;TQ461;S567.2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雷;霍航;季晓晖;;陕西产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和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纪兰菊,马玉花,陈桂琛,周国英,代冬海,孙洪发;藏药麻花秦艽中苦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品质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2期

3 李惠娟,王耀芝;秦艽的胚胎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4年04期

4 何小琴;吴小舟;王刚;;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3年02期

5 和祎;;不同生长年限粗茎秦艽地下部分龙胆苦苷含量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09期

6 刘晓鹰,王光琰;杉木、柳杉与黄连间作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1年04期

7 屈小元;赵恒芳;;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J];陕西中医;2006年07期

8 卿德刚,倪慧,贾晓光,波拉提·马卡比力;西部资源秦艽的研究进展及新疆地产秦艽的开发前景[J];新疆中医药;2004年03期

9 张西玲,晋玲,刘丽莎;濒危药用植物秦艽的资源利用与保护[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年09期

10 陈千良,石张燕,涂光忠,孙文基;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花,孙峰,孙菁,陈桂琛,徐文华;藏药麻花秦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2 纪兰菊;马玉花;陈桂琛;;野生与栽培药材麻花秦艽的HPLC/UV指纹图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3 白晓朝;刘利军;;RP-HPLC测定宁夏产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4 张兴旺;于瑞涛;梅丽娟;邵赟;陶燕铎;;RP-HPLC法测定秦艽不同器官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5 聂颖杰;林鹏程;;基于RP-HPLC法的藏药麻花艽不同部位异荭草素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6 刘英杰;毛淑杰;陈金春;陈春生;;不同品种醋炮制元胡对延胡索乙素提取率和固形物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武云霞;陈光;喻长远;;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张永贵;杨凤琴;袁本香;;秦艽提取物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2011年02期

9 刘丽莎;周金霞;江北岸;王岚;;甘肃濒危药用植物秦艽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9期

10 赵锡兰;杨风琴;廖国玲;赵燕;任力;;宁夏四种道地药材及其复方醇提物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红;王峥涛;胡之壁;;中药秦艽的DNA指纹图谱鉴别[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冯怡;曾星;陈延;刘奕明;邓远辉;;龙胆苦苷在健康受试者的尿药动力学研究[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红;草原龙胆生殖生物学及其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谢芳;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樊慧;三种植物和一种真菌的天然活性成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祥筠;电针百会、大椎对全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白金明;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高玉琼;十九种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及部分生物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于合军;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及经济敏感性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卢立娜;华北驼绒藜的繁殖生物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曹晓燕;秦艽种质资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衣蕾;吉海旺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芳;不同间作模式下杏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栾学伟;中风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阴两虚、瘀阻脑脉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贾娜;大叶秦艽花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思轩;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人参、龙胆中的有效成分[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6 包宛鑫;杏与粮棉间作系统内的光分布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7 闫宇;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ET-1和TM含量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薛慧君;UV-B辐射、CO_2激光对秦艽生理、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及其加工储藏方法的评价[D];西北大学;2004年

9 谢莉;苏北地区主要林粮间作模式的土壤性状及林木对农作物影响状况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胡迅;杉木林草间作初期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保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花,孙峰,孙菁,陈桂琛,徐文华;藏药麻花秦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2 张兴旺;于瑞涛;梅丽娟;邵赟;陶燕铎;;RP-HPLC法测定秦艽不同器官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3 俞奔驰;黄富宇;吕平;梁立娟;彭静茹;张小玲;;剑麻叶片内源激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李洪;张静;高玉梅;王晓欣;张胜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浊通淋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梁焱;王碧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6 楚秀丽;杨万霞;方升佐;尚旭岚;佘诚棋;;不同种源青钱柳叶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崔景荣,赵喜元,张建生,楼之岑;四种秦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比较[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8 王耀芝;崔凯荣;宫葵;;蚕豆花药和胚珠发育进程的相互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1986年01期

9 茹文明;张桂萍;张金屯;张峰;;太行山南段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5期

10 岳明;秦岭及陕北黄土区辽东栎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虎;秦岭酉水河流域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萍;王德良;冯作山;杨静;王晓娟;陈旭;;运用免疫亲和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啤酒大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9期

2 胡亮;;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及其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3 张天亮;王霞;饶平凡;;脱脂乳发酵体系中混合乳酸菌的HPLC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2年06期

4 牛乐,李建科;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在食品营养及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5 吴素娟;刘道杰;;衍生化HPLC法测定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邹美芬;周杏琴;钦晓峰;徐希杰;曹国宪;;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HPLC荧光检测[J];分析测试学报;2009年08期

7 顾宇翔;葛宇;印杰;虞成华;陆志芸;刘孟鲲;马晓飞;;饮料和糖果中32种水溶性色素的HPLC筛选性检测[J];食品工业;2012年08期

8 石添香;林玉雅;罗明;魏平;刘东辉;林华燕;林微微;许日鑫;魏刚;;五指毛桃入药膳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2期

9 余孔捷;黄红霞;郭天正;;HPLC同时测定饮料中防腐剂、甜味剂、合成色素和咖啡因的研究[J];福建分析测试;1994年01期

10 王红,刘勋,张华山,程介克;N-羟基琥珀酰亚胺-间二甲氨基苯甲酸酯柱前衍生HPLC分离荧光检测胺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黎;卢金清;涂自良;叶立红;陈林;;绞股蓝总黄酮HPLC指纹图谱研究[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赵玉姣;丁劲松;周彦彬;田娟;左英;冉黎灵;戴志勇;徐平声;;HPLC-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及相对生物利用度[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齐广才;刘阿静;刘珍叶;张咪咪;;HPLC-系统内标法测定小儿百部止咳糖浆中芒果苷、甘草苷和橙皮苷[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梅青;鲁蓝青;万定荣;杨新洲;乔舒;赵喻丹;;佛甲草及其近缘植物药垂盆草的HPLC特征图谱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5 席萍;黄月纯;蔡庆群;曹艳芳;;五指毛桃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A];广东省药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家驹;韩吉华;陈兆珍;杨英敏;;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快速测定尿中核黄素[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张科卫;梅阳;吕爱娟;蔡皓;李伟;崔小兵;吴皓;;小半夏汤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左育民;朱伯儒;廖云;许晓文;桂明德;庞志龙;齐静娴;;包覆型聚合物HPLC固定相的研究[A];天津市第八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9 金少鸿;;HPLC在抗生素质量分析中的新进展(摘要)[A];色谱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崔翠翠;张学兰;李慧芬;;石榴皮生、制品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比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华;桂郁金HPLC指纹图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张清安;沙苑子中酚类物质研究及其抗氧化成分的HPLC筛选[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凌晖;何首乌野生种质资源地理变异与种源初步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相关作者

>张清安 >王凌晖

>王晓华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秦艽HPLC指纹图谱与炮制加工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17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