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5年
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
马欣然
【摘要】:太赫兹辐射是指在电磁波谱中振荡频率在1THz(1 THz=1012Hz)左右的电磁辐射。由于其具有的透视性、安全性、光谱分辨能力等诸多性质,太赫兹技术在光谱研究、透射成像和无损检测等众多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但由于一些限制太赫兹辐射应用的因素,使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太赫兹辐射一直被称作电磁波谱的太赫兹空隙,相比之下,位于其两侧的其他电磁辐射则早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光谱、成像、探测、通信等众多领域。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太赫兹成像是太赫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两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并对太赫兹技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将太赫兹技术应用于森林、木材工业,采用透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主要研究了太赫兹吸收谱相关参数(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双折射)的提取原理,研究了木材在太赫兹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参数的提取算法。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在T.D.Dornet等人提出的提取材料光学参数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从太赫兹时域波形中提取木材的光学参数(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如何得到木材的其他物理参数(双折射)进行了探讨。由于木材的光学参数是木材表征及其他一些研究工作的基础数据,所以得到木材在太赫兹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参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太赫兹波与木材介质的相互作用机理,了解太赫兹波在木材中的传播特性,可以为鉴别木种打下基础。(2)利用木材的双折射性质,将木材构造成双折射元件(四分之一波片和半波片),用于远红外频率分析。此外,研究通过对双折射的测量来实现对木材内优先纤维取向的测定,可以将其应用于定向刨花板、纸制品等工业中,例如在定向刨花板(OSB)工业中,可以测量并控制OSB大块刨花的取向和密度,最大限度的提高OSB强度,产生显著的成本节约。(3)对太赫兹光谱成像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将来进一步检测木材内部隐藏缺陷打下基础。如果在加工之前实现对木材内部隐藏缺陷的非破坏性检测和诊断,并获取其准确的位置和大小尺寸的信息,将有望提高木材产品的质量和价值。研究太赫兹技术,对实现森林及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81;O44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闫战科;张宏建;应义斌;;THz技术在农产品/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11期
2 林栩凌;阮宁娟;周峰;;太赫兹技术空间应用研究探讨[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年01期
3 杨鹏飞;姚建铨;邴丕彬;邸志刚;;太赫兹波及其常用源[J];激光与红外;2011年02期
4 周平;范滇元;;基于光纤的太赫兹产生技术[J];中国激光;2010年03期
5 张燏;张建林;姜常胜;;太赫兹逐点扫描计算机成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1期
6 童雀菊,丁建文,王厚立;非破坏性木材内部缺陷检测——木材CT扫描研究动态[J];林产工业;2005年02期
7 魏迎军;李卫军;;太赫兹应用技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孟田华;赵国忠;;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宝岱;基于太赫兹波的爆炸物探测技术[D];中北大学;2011年
2 齐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木材缺陷类型超声检测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陈龙旺;小波变换在太赫兹光谱分析及成像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昆;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婷婷;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农业和材料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曲雯瑾;激光尾波场产生太赫兹辐射的机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文莉;基于傅里叶变换太赫兹光谱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柳;唐忠锋;王继虎;张培培;张增芳;;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太赫兹光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2 何明霞;陈涛;;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年06期
3 李智;张朝晖;赵小燕;苏海霞;燕芳;;基于样片厚度精确估计的THz吸收系数谱算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4期
4 徐山森;田璐;赵昆;;日用洗化产品的THz波谱分析[J];光子学报;2011年S1期
5 杨晨;田璐;赵昆;;食用香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J];光子学报;2012年05期
6 何明霞;陈涛;杨吉龙;;基于基底细胞癌的太赫兹波光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2013年02期
7 韩建龙;邱桂花;张瑞蓉;于名讯;潘士兵;;材料在太赫兹波段吸收性能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2期
8 吴玉登;任广军;郝芸;姚建铨;;太赫兹波段纳米颗粒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5期
9 韩建龙;邱桂花;张瑞蓉;潘士兵;黄成亮;于名讯;;SiC和Si_3N_4粉体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3年03期
10 王豆豆;王丽莉;张涛;解忧;;低损耗高双折射太赫兹Topas光子带隙光纤[J];光子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建兴;成立;郝张成;洪伟;;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介质材料特性测试与分析[A];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刘红兰;赵卉;金武军;徐山森;赵昆;;Sn-Ag-Cu系钎料合金的太赫兹光谱研究[A];2013现场检测仪器及技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弥散介质温度场重建的辐射反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阿川;基于变分PDE的单板缺陷图像检测及修补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群;人工修枝对提高杉木木材质量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樊玉霞;猪肉肉糜品质与安全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向军;基于太赫兹时域谱技术的有机分子溶液检测与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岩;空气中飞秒激光成丝过程中的激光脉冲诊断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7 业宁;支持向量机若干基础研究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6年
8 程伟;基于机器视觉的旋切单板检测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韩书霞;基于CT技术和分形特征的木材物理性质及缺陷检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于雷;基于多重分形频谱技术的木材CT检测及其三维结构重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沿任意角度辐射THz波的辐射效率与调谐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姚宝岱;基于太赫兹波的爆炸物探测技术[D];中北大学;2011年
3 吴昊;新型太赫兹波塑料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孙永明;皮肤癌变组织透射式太赫兹光谱成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夏佳欣;基于TDS系统的泥土含水量测量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吕英进;连续THz波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热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茜;三种军用炸药的太赫兹光谱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8 于雷;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木材检测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贾继红;基于小波分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波检测[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丽;基于LVQ神经网络的锯材表面缺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卫,张显斌,贾婉丽,李孟霞,许景周,张希成;用飞秒激光触发GaAs光电导体产生THz电磁波的研究[J];半导体学报;2004年12期
2 张瑾;陈向东;;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8期
3 李建;热释电传感器原理与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5年07期
4 吴瑞荣;霍冀川;舒远杰;段晓惠;;新型含能材料LLM-105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11期
5 冯瑞姝;徐栩;;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对RDX及RDX相关混合炸药进行检测的实验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高文涛;汪小钦;凌飞龙;;雷达与光学图像小波融合方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7 卜凡亮;行鸿彦;;太赫兹光谱技术的应用进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4期
8 姚宝岱;王高;;钝感RDX及HMX炸药的太赫兹光谱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10年06期
9 姚建铨,路洋,张百钢,王鹏;THz辐射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J];光电子·激光;2005年04期
10 朱卫东,葛水兵,沈明荣,宁兆元;Pb_(1-x)La_xTiO_3薄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质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蕾;中草药太赫兹(THz)谱[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兴宁;太赫兹应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宋东哲;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D];吉林大学;2005年
4 魏芳波;激光束的基本参量及其测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牧凯军;爆炸物的太赫兹光谱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迟欣;太赫兹激光透射成像技术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温海燕;连续小波变换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8 冯瑞姝;爆炸性物质的THz光谱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兆耀;连续波太赫兹成像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魔力太赫兹 神奇“先锋队”——访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波谱与成像实验室[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04期
2 ;第六届超快现象与太赫兹波国际研讨会[J];科技导报;2012年14期
3 Bradley Ferguson,张希成;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研究回顾[J];物理;2003年05期
4 张蕾,徐新龙,汪力,李福利;太赫兹射线成像的进展概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周泽魁;张同军;张光新;;太赫兹波科学与技术[J];自动化仪表;2006年03期
6 李玉林;陈华;汪力;彭慰先;;太赫兹波的产生、传播和探测[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3期
7 江世亮;邱德青;王禹;;太赫兹:又一场“前沿革命”——该技术“空白领域”渐成热门,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活[J];世界科学;2006年10期
8 戴建明;谢旭;张希成;;利用空气来探测脉冲太赫兹波[J];物理;2007年03期
9 王琳;陈鹤鸣;;太赫兹辐射源与波导耦合研究新进展[J];光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10 张刚;;浅谈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广场;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存林;牧凯军;;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敏;权润爱;阮双琛;梁华伟;苏红;;连续太赫兹波在产品分布检测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戴厚梅;刘劲松;;空气中产生太赫兹波过程的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喜来;徐军;曹付允;朱桂芳;侯洵;;太赫兹波军事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张存林;赵国忠;;太赫兹波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存林;赵国忠;沈京玲;张岩;;太赫兹波谱与成像[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范文慧;;太赫兹波谱成像技术与应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国忠;梁卫华;张存林;杨国桢;;太赫兹波传播特性及成像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郭澜涛;牧凯军;左剑;张振伟;张存林;;爆炸物的太赫兹超宽带光谱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孟增睿;张伟斌;;太赫兹光谱探测技术在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志勇;[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江世亮 邱德青 实习生 王禹;[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任海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常丽君;[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缪琴;[N];成都日报;2006年
6 常丽君;[N];科技日报;2012年
7 ;[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实习记者 唐焘逸;[N];中国航空报;2014年
9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侯铁中;[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涛;新型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谷建强;太赫兹奇异介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昌雷;太赫兹波操控技术与器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新柯;太赫兹实时成像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改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杜海伟;激光等离子体产生太赫兹波辐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梦月;高温超导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褚政;太赫兹脉冲调制荧光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逸竹;新型宽带太赫兹源物理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9 左志高;太赫兹相干层析成像及相关功能器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叶龙芳;基于光整流的太赫兹源与新型太赫兹导波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欣然;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唐关琦;大能量纳秒太赫兹参量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杨昆;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立;太赫兹辐射源及太赫兹波导的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姜银利;基于光混频器件的太赫兹波调制技术与太赫兹波滤波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孟超;脉冲太赫兹成像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邹盛武;太赫兹脉冲产生与整形有限差分时域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8 祝德充;基于飞秒激光的宽谱高能量太赫兹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慧;超快相干太赫兹波产生与探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
10 李宇晔;模拟沙尘条件下的太赫兹波透射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木材的太赫兹波光谱特性及参数提取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3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