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磷高效野生大麦有机磷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5:14

  本文关键词:磷高效野生大麦有机磷吸收利用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磷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然而,土壤磷素缺乏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极大。土壤中大约20%~80%的磷是以有机磷的形式存在,有机磷为土壤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植酸态磷很难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为无效态磷素,是作物吸收的潜在磷源。提高作物对植酸磷的吸收利用能力,能有效地促进磷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野生大麦是现代栽培大麦品种改良的重要遗传基因资源,研究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对植酸态有机磷的高效吸收利用机制,对野生大麦磷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前期筛选得到的野生大麦磷高效基因型IS-22-30和IS-22-25,磷低效基因型IS-07-07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培和水培试验,研究了有机磷条件下,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的根际土壤磷素营养特性、根系形态变化及生理反应,探讨了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对有机磷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大麦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均在Pi处理时最大,Pi+Po处理其次,Po处理最小,且均显著高于CK处理。磷高效基因型单株生物量较低效基因型高23%-55%,磷素积累量高低效基因型12%-57%。各磷源条件下,磷高效基因型根际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低效基因型,且各基因型均在根际呈现亏缺。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为Ca10-PO-PFe-PAl-PCa2-PCa8-P。Pi和Pi+Po处理时,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Ca2-P含量显著低于低效基因型,Ca8-P、Al-P和Fe-P含量则呈相反趋势,Ca10-P和O-P含量在基因型间无差异。各基因型根际土壤有机磷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磷高效基因型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于根际呈现富集,而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则呈现亏缺。(2)随Po浓度增加,不同基因型野生大麦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根冠比呈减小趋势,且磷高效基因型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增幅较大。各Po水平下,磷高效基因型各部位生物量、磷素积累量和根冠比均较高。(3)随Po浓度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效基因型,是低效基因型的1.23-1.33倍和1.15~1.30倍。随Po浓度增加,不同磷效率野生大麦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加,且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低效基因型。不同磷效率野生大麦根际土壤各有机磷组分含量随Po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显著低于磷低效基因型,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在基因型间无差异。由于对有机磷的耗竭,根际土壤有机磷各组分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磷高效基因型根际土壤中活性较强的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出现明显亏缺,其亏缺范围为0.64~1.12 mg·kg-1和13.8-33.9 mg·kg-1。(4)随Po浓度降低,磷高效基因型野生大麦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呈增加趋势,分别较正常Po浓度(0.4mmol·L-1)高139.7%~146.0%,83.5%~117.5%和80.7%~119.3%。低Po浓度下,磷高效基因型根系各参数均显著高于低效基因型。低Po浓度下,磷高效基因型直径D0.16 mm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较正常Po浓度高156.8%~161.5%和114.9%~147.1%。随Po浓度降低,磷高效基因型根系及其分泌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显著增强。低Po浓度下,磷高效基因型根系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增加了163.3%~172.2%和98.6%~121.2%,较低效基因型高14.4%~41.2%和23.1%~37.2%;磷高效基因型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增加了157.8%~193.4%和172.4%~183.4%,较低效基因型高20.2%~45.7%和24.7%~51.4%。
【关键词】:野生大麦 磷高效 有机磷 根际特征 根系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符号说明10-13
  • 第一章 绪论13-23
  • 1 立题依据13-14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0
  • 2.1 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14-15
  • 2.2 植物对不同磷源的吸收利用差异15-16
  • 2.2.1 无机磷源15-16
  • 2.2.2 有机磷源16
  • 2.3 植物磷素高效吸收特征16-20
  • 2.3.1 根际土壤特征17-18
  • 2.3.2 根系响应特征18-20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0-23
  • 3.1 研究内容20-21
  • 3.1.1 磷高效野生大麦对不同磷源吸收利用差异20-21
  • 3.1.2 磷高效野生大麦吸收利用植酸态有机磷的根际特征21
  • 3.1.3 磷高效野生大麦吸收利用植酸态有机磷的根系响应特征21
  • 3.2 技术路线21-23
  • 第二章 磷高效野生大麦对不同磷源吸收利用差异23-34
  • 1 材料与方法23-25
  • 1.1 供试材料23-24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24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24-25
  • 1.4 数据处理25
  • 2 结果与分析25-30
  • 2.1 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25-26
  • 2.2 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26-27
  • 2.3 根际土壤无机磷各组分特征27-29
  • 2.4 根际土壤有机磷各组分特征29-30
  • 3 讨论30-33
  • 4 小结33-34
  • 第三章 磷高效野生大麦吸收利用植酸态有机磷的根际特征34-44
  • 1 材料与方法34-36
  • 1.1 供试材料34-35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35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35
  • 1.4 数据处理35-36
  • 2 结果与分析36-40
  • 2.1 生物量、磷含量和磷素积累量36-38
  • 2.2 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38-39
  • 2.3 根际土壤有机磷组分特征39-40
  • 2.4 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40
  • 3 讨论40-42
  • 4 小结42-44
  • 第四章 磷高效野生大麦吸收利用植酸态有机磷的根系响应特征44-57
  • 1 材料与方法44-46
  • 1.1 供试材料44-45
  •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45
  • 1.3 样品采集与制备45-46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46
  • 1.5 数据处理46
  • 2 结果与分析46-53
  • 2.1 生物量和磷素积累量46-48
  • 2.2 根系形态特征48-51
  • 2.3 根系生理特征51-53
  • 3 讨论53-55
  • 4 小结55-57
  •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57-59
  • 1 全文主要结论57-58
  • 2 研究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9
  • 致谢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翠英;大麦与水稻轮作创高产[J];农村实用技术;2002年09期

2 朱美萍,周海幸,韩进华;发展大麦生产的优势及其利用价值[J];大麦科学;2005年03期

3 高志刚;;提高大麦产量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9期

4 ;大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华中农业科学;1958年05期

5 祝乘云;;大麦“生理发黄”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简报;1978年22期

6 Н.А.Атрашкова ,З.К.Благовешенская ,赵理清;扩大冬大麦生产的可能性[J];麦类作物学报;1982年04期

7 拾方坚;;要注意大麦的产量和品质[J];农业科学实验;1982年11期

8 ;全国大麦品种资源科研会在杭州召开[J];作物品种资源;1983年02期

9 王玉成;朱蕴秀;;对发展陕西省大麦的意见[J];大麦通讯;1984年01期

10 ;福建省大麦品种现场考察会议简报[J];大麦通讯;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玲珍;张国平;;栽培大麦和西藏野生大麦混浊敏感蛋白基因分析及等位特异性标记的开发[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彦舫;陆一鸣;杨柏明;吕世友;;耐盐碱野大麦品种的选育[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黄剑华;;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与展望[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许如根;吕超;;大麦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吴连生;冯占和;张凤英;;积极发展大麦生产 推进内蒙古地区大麦产业化进程[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培国;李荣华;Michael Baum;Stefania Grando;曾凡逵;Salvatore Ceccarelli;;大麦抗旱相关基因与抗旱性状的关联分析及功能标记的开发[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施立安;;浅谈玉溪市发展大麦生产的必要性及措施[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赵福庚;刘友良;;盐胁迫下大麦根系多胺含量变化与耐盐性的关系[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9 郭培国;李荣华;Michael Baum;;干旱胁迫下大麦一些光合特性QTLs的研究[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飞;周美学;Sergey Shabala;张国平;;低温胁迫对大麦幼苗根系离子流的影响——MIFE技术在大麦冷害研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安唐都农科所 崔学智 谢飞;如何进行大麦品种的引种利用?[N];陕西科技报;2007年

2 保山市农科所 郑家文;冬农开发好项目——啤饲大麦[N];云南科技报;2005年

3 记者 杨艳玲;我州大力培植啤大麦产业[N];大理日报(汉);2007年

4 见习记者 俞艳婷;睡睡懒觉不误增收[N];嘉兴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王亚林;啤大麦成为弥渡优势产业[N];大理日报(汉);2008年

6 郭世福;冕宁大麦良种试验示范进展顺利[N];凉山日报(汉);2011年

7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大麦市场行情看涨[N];粮油市场报;2000年

8 陈丹;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大麦基因组草图[N];科技日报;2012年

9 顾松平;大麦合理用药防倒[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10 王红松;大麦冬季管理技术要点[N];驻马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巧君;大麦半矮秆基因sdw1/denso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曾建斌;西藏野生大麦低钾耐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融;贸易开放条件下中国大麦的供求结构与市场价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吕树作;大麦微小RNA的克隆和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沈景林;野大麦抗性品种选育及转基因育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徐寿军;大麦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模拟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刘仙俊;大麦特异种质资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夏岩石;大麦生物活性成分的遗传分析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吴德志;西藏野生大麦耐盐种质的发掘及其耐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蔡圣冠;西藏野生大麦铝毒耐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乐;人工老化对大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和麦芽品质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张世红;农杆菌介导抗旱耐盐基因Avp1、FNR-Fld、OsSiz1对商用大麦品种的遗传转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柴玉琼;利用维生素E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调控大麦生育酚含量及其组成[D];浙江大学;2015年

4 陆文怡;大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类病斑突变体基因初定位[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垒;大麦种质种子储藏蛋白的遗传变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杨丽娜;西藏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刘福鑓;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强欣;大麦不同氮利用效率品种筛选及G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9 姚维成;大麦耐盐性的鉴定及耐盐种质的筛选[D];扬州大学;2015年

10 张月芝;PMI/甘露糖选择体系在大麦转基因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磷高效野生大麦有机磷吸收利用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60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