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沙柳的不同砍伐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8 14:16
【摘要】:从全球范围看,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表面积五分之二以上,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类型之一。沙柳是毛乌素沙地多年来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它防风沙,保水土的作用被人们所熟知,但对大气碳循环的作用往往被忽略。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全球碳循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土壤呼吸是土壤碳素向大气输入的主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砍伐方式对沙柳林土地利用系统的作用,尤其是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从而探索出一种生态效益最优的沙柳采伐方式。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人工沙柳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皆伐作业、间伐作业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砍伐方式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并构建了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单因素模型以及与温湿度的双因素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呼吸速率具有典型的日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14点左右,与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有高度一致性。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冬季土壤呼吸速率最小。春、夏两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较大,秋冬季节变化幅度较小。(2)皆伐与间伐对10月份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温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和对照组相比,皆伐显著增加了7月份5cm、10cm、15cm土层的土壤温度(p0.05)。不同砍伐方式的样地土壤含水量(0-5cm、5-10cm、10-15cm)的大小总体呈现随季节变化而减小的趋势,间伐、皆伐后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皆伐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幅度大于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皆伐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在7月份大于间伐和对照样地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季节差异均不显著(p0.05)。(3)在所有样地中,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温度、地下5cm、10cm、15cm土壤温度都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而与各层次土壤含水率相关性较弱。(4)三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地表温度、地下5cm、10cm、15cm土壤温度都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关系(P0.001)。本研究的Q,。变化范围皆伐样地是1.8-2.7;间伐样地是2.0-3.0;对照样地是1.9-2.9。不同砍伐方式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系数差别不大。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5-10cm 土壤含水量的一元二次函数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即土壤含水量小于15%时,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正相关,而超过15%时,二者显示为负相关。(5)在所有样地中,与单因素模型相比,多元回归模型对土壤呼吸变化的解释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地下5cm、10cm、15cm 土壤温湿度分别能够解释皆伐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93%,94.2%,92.2%;分别能够解释间伐样地的94%,94.1%,93.4%;分别能够解释对照样地的92.9%,82.8%,89.1%。这说明土壤呼吸变化主要受温湿度的综合影响。(6)综合来看,间伐作业既满足了沙柳萌蘖更新采伐的需要,又将砍伐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从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效益分析考虑,间伐作业是毛乌素沙地人工沙柳防护林的最优采伐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4
【图文】:

毛乌素沙地


2研究区概况逡逑2.邋1地理位置逡逑毛乌素沙地地处于北纬37°20'?39°2(T,东经107°2(/?111°30'(图2.邋1),占地逡逑总面积大约4万km2,三分之二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另外三分之一分布在陕西榆逡逑林和宁夏地区。海拔1000?1600m,西北部稍高为1400?1500m,东南部河谷低至逡逑950m,由西北向东南降低,个别地区可达到1600m。地形主要包括丘陵、梁地、平逡逑缓的冲积台地、丘间低地等,地貌呈“梁地、滩地、沙地”相间的特点[75]。逡逑]08°R逦)09°E逦II0°E逡逑—i逦.逡逑39CN逦—J逦神邋>逡逑A:、逡逑f邋ft逡逑)逦i.V逦tg逦^逡逑L邋—邋#邋r」逦逦逡逑3SaN邋-邋J逦PJ逦结-)逡逑沁邋?邋i邋A逡逑f}邋运逦一邋一邋\县逦县旗(界)逡逑边逦——毛乌素沙逡逑(丨邋30邋60fcm邋遥边界逡逑_逦图2.1毛乌素沙地分布逡逑Fig.2.1邋Location邋of邋Mu邋Us邋Sandy邋Land逡逑2.2气候与土壤逡逑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常空气干燥,多风,蒸发强,霜冻期长;多年平逡逑均气温为7.0?8.邋5°C,年均降水量270?350mm,主要发生于夏季7、8、9月,年蒸逡逑发量是年降水量的6.邋5倍。年平均日照时数2956.邋6h,无霜期平均为140?150d。逡逑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梁地土壤大多为褐色土、灰钙土和近代形成的风沙土

皆伐,月份,样地,土壤含水量


图4.邋5皆伐、间伐对不同月份土壤含水量(0-5cm、5-10cm、10-15cm)的影响逡逑Fig.4.5逦Effects邋of邋thinning邋cut邋and邋clear邋cut邋on邋depths邋(0-5cm、5-10crru邋10-15cm)邋of邋soil邋water邋content逡逑由图4.5可以看出,皆伐样地、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0-5cm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逡逑势均表现为随季节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皆伐样地、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0-5cm土壤逡逑含水率最大月份(4月)和最小月份(12月)的差异分别是:5.93%、5.15%、4.37%。逡逑不同试验林地之间对比发现,平均含水率(0-5cm)皆伐样地、间伐样地分别是对逡逑照组的72%和95%。皆伐和间伐均降低了0-5cm的土壤含水率。尤其是皆伐样地,土逡逑壤平均含水率明显下降。逡逑皆伐样地、间伐样地5-lOcm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季节变化而逐渐降逡逑低

土壤呼吸速率,湿度,样地


注:A为皆伐样地,B为间伐样地,C为对照样地。逡逑Note:邋A邋denoted邋clear-cut邋plot,邋B邋denoted邋thinning-cut邋plot,C邋denoted邋control邋plot.逡逑图4.邋8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的函数关系逡逑Fig.4.8邋The邋functional邋relationships邋of邋soil邋respiration邋rate邋and邋moisture逡逑4.4.4逦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逡逑利用线性回归中的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湿度进行了多元线性逡逑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逡逑Y邋=邋a邋+邋bT邋+邋cW逦(4)逡逑式中,Y为土壤呼吸速率,T为土壤温度,W为土壤含水率,a,邋b,c为模型参数。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新协议[J];国外核新闻;2016年01期

2 马景永;张玉珍;周波;马涛;张峰;陈爱华;高希旺;武鹏艳;;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呼吸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3期

3 魏书精;罗碧珍;魏书威;孙龙;文正敏;胡海清;;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4 刘可;韩海荣;康峰峰;程小琴;宋娅丽;周彬;李勇;;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呼吸对择伐强度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3年12期

5 沈征涛;王宝军;施斌;姜洪涛;高磊;周春慧;;温湿度对土壤CO_2释放影响的试验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史宝库;金光泽;汪兆洋;;小兴安岭5种林型土壤呼吸时空变异[J];生态学报;2012年17期

7 张滕;饶良懿;吕坤珑;李会杰;;土壤呼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8 杨晶;;中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2年08期

9 杨峰;刘立;王文科;赵贵章;段鹏;;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根系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10 陈书涛;胡正华;张勇;沈小帅;史艳姝;;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前兵;干旱区不同管理措施下绿洲棉田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2 陈全胜;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固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成朕;阿拉善典型荒漠生态系统呼吸与光合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夏国威;皆伐对小陇山锐齿栎林土壤呼吸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伟;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张冬梅;阿拉善荒漠灌木群落碳收支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5 阿斯嘎;沙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何静;艾比湖流域棉田与荒漠植被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罗婕;国际海运清洁发展机制的构架与实施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梁宇;针阔混交林带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涛;长江中游滩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小国;不同退化程度森林土壤呼吸与碳平衡[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77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