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3 02:45
   奶牛乳房炎是现代奶牛养殖业的常见临床性疾病,乳房炎的发生会造成奶牛产奶量降低、乳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治疗药物的使用不仅会影响牛奶品质,同时也会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挖缺疾病的抗性基因,对于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减少发病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鉴定中国荷斯坦奶牛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验证其与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鉴定有效的奶牛乳房炎抗性分子标记位点,为后期抗性因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奶牛乳房炎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某奶牛养殖场320头泌乳牛血液为研究材料,提取血液基因组DNA,用直接测序法对多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SNP位点进行验证及筛选。最后选取Toll样受体1(TLR1)、Cbl原癌基因B(CBLB)、趋化因子配体2(CXCL2)的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鉴定。并计算相关SNP位点的遗传参数,用SPSS 21.0软件对获得的SNP位点与奶牛乳房炎发生及产奶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如下:在TLR1基因中,发现C~(1424)A、A~(1475)C、G~(1496)A和G~(1550)A共4个SNP位点。对比测序结果和是否存在限制性内切酶发现,C~(1424)A、A~(1475)C、和G~(1550)A三个位点不适用本试验,因此本试验以G~(1496)A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发现该位点与奶牛乳脂率、体细胞数(SCC)及乳房炎临床发病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CBLB基因中,发现1个SNP位点G~(222406)T。通过关联分析发现,GG型的SCC极显著高于TT型SCC(P?0.01),GT型与GG型和TT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CXCL2基因中,发现G~(268)A、C~(279)T、C~(316)G和G~(468)A共4个SNP位点。对比测序结果和是否存在限制性内切酶发现,G~(268)A、C~(316)G和G~(468)A三个位点不适用本试验,因此以C~(279)T位点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该位点CC型和TT型之间与SCC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CC型和TT型的SCC极显著高于CT型的SCC(P?0.01)。综上所述,通过对TLR1、CBLB和CXCL2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及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LR1基因的G~(1496)A位点、CBLB基因的G~(222406)T位点、CXCL2基因的C~(279)T位点,分别与奶牛乳脂率及体细胞数及乳房炎发病率呈显著相关,可作为乳房炎奶牛抗性分子辅助选择的候选标记因子。
【学位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S858.23
【部分图文】:

血液,基因组,外分,琼脂糖


结果与分析173结果与分析3.1DNA提取结果检测3.1.1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取出1μL的DNA样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和OD260/280的比值。检测到的DNA浓度与标准一致,比值均在1.8-2.0之间,表明该DNA是高纯度的,并且符合使用要求,如表3-1所示。表3-1牛血液DNA提取浓度Table3-1BloodDNAextractionconcentrationofthedairycows牛号浓度(μg/μL)260/230260/2801611966.51.771.801505465.41.831.721523777.81.801.791708258.31.731.871319868.31.791.761614978.21.751.831614969.11.821.901611966.51.831.803.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所提取的牛血液基因组DNA条带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DNA条带清晰且单一,符合试验要求,可以用作后续试验。如图3-1。图3-1牛血液DNA基因组PCR检测图Fig.3-1DairycowsbloodDNAgenomePCRmap注:M为Marker;泳道1为阴性对照;泳道2-11为牛血液DNA。

电泳图,引物,基因,电泳图


良好且清晰单一,可以满足试验和后续测序的要求。CBLB 基因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 1240 bp(图 3-3),与目标片段一致,条带特异性良好且清晰单一,可以满足试验和后续测序的要求。CXCL2 基因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 875 bp(图 3-4),与目标片段一致,条带特异性良好且清晰单一,可以满足试验和后续测序的要求。IL-12B、IL-17A、IL-18、TLR2、PYCR1、CXCL1 基因部分片段引物 PCR 扩增结果如图 3-5,与设计的目的片段已知,特异性良好且条带单一,符合试验需求,可用于后续测序使用。

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CBLB基因引物PCR产物电泳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龙海;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张哲;李宏胜;;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年05期

2 刘裕田;;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5年23期

3 李馨;邹天红;邵广;李峥;杨海涛;;奶牛乳体细胞数与泌乳月份和乳成分的相关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年01期

4 陈亚冰;兰道亮;黄勇;林宝山;黄偲;李键;;麦洼牦牛TLR1基因组织表达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李瑶;吕德官;陈临溪;;IL-8及其受体药物与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3期

6 叶倩;王礼伟;屈勇刚;杨一鸣;梁晏;李飞;杨亚东;;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4年01期

7 廖艳;黄先奇;沈爱梅;;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12期

8 甘宗辉;杨章平;李云龙;毛永江;刘贤慧;陈飞;;奶牛乳房炎的细菌感染与奶中体细胞数及乳成分的关系[J];畜牧兽医学报;2013年06期

9 王相根;胡书梅;汪聪勇;;奶牛体细胞数(SCC)和隐性乳房炎变化规律的统计调查[J];中国奶牛;2012年14期

10 毛永江;陈莹;陈仁金;常玲玲;施雪奎;杨章平;梁祥焕;尹召华;;乳房炎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洋;CXCL2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影响骨质疏松发病的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桂宇;奶牛乳房炎三种主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2 熊文斌;奶牛乳房炎对血液相关指标和乳汁性状的影响及致病菌的调查[D];扬州大学;2017年

3 甘林茂;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分离鉴定及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赵占龙;武汉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和繁殖性状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于恩琪;江苏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调查及其部分耐药基因的分析[D];扬州大学;2014年

6 包特日格乐;奶牛乳样SCC和细菌对DHI主要指标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7 高潮;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冀芳;巴盟地区奶牛场的DHI报告分析及对牧场管理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86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