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4 05:56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过去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是目前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热点。渭河上游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东侧,是先民最早定居的地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完整的文化序列,是研究中国北方粟黍农业起源与发展,以及东西方农作物交流和传播的理想区域。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学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研究地点和时段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对某一时期某个典型遗址的详细讨论,并未开展大区域长时间尺度的农业发展历程研究,且未进行系统测年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渭河上游地区44处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采集了浮选样品,鉴定出14503粒炭化植物种子的种属,其中包括农作物种子13603粒(粟10238粒,黍2032粒,小麦1017粒,大麦259粒,水稻2粒,荞麦55粒)。此外,完成了1507粒农作物种子的长、宽粒径测量,以及21个遗址AMS~(14)C年代的测定工作。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系统梳理了渭河上游地区5500-2000 BP(BP为“距今(1950 AD)”年代)的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再结合甘青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已发表的相关数据开展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策略。本文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渭河上游地区先民5500-2000 BP对主要农作物的利用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5500-4300 BP,先民主要利用粟黍,且以粟为主,黍为辅;4300-3600 BP,先民主要利用粟黍,麦类作物传播到该地区但未被普遍利用;3000-2000 BP,先民主要利用小麦,粟黍变为辅助农作物。本文的测年结果在3600-3000 BP存在缺环,推测该阶段渭河上游地区人类定居强度低。(2)5500-2000 BP渭河上游地区先民对主要农作物粟、黍、小麦和大麦进行了长期的选育进化,随时间的推移这些农作物的粒径整体呈现上升趋势。(3)渭河上游地区史前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农作物特性及人口规模的影响。5500-4300 BP,人口定居强度的增大促使人类选用粟(较黍产量高)为主要作物,该时期相对暖湿的气候条件为粟黍种植提供了保障。4300-3600 BP,麦类作物传入渭河上游地区,但粟黍仍为主要作物,气候冷干趋势对种植结构多样化有所促进;3000-2000 BP,温度和降水较前两个时期显著偏低,先民调整种植结构,以小麦为主,粟黍转为辅助作物。(4)甘青地区先民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约4500-3600 BP)是气候转向冷干的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先民调整了生业模式,3600 BP后采用了适应高寒环境的农牧混合经济并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而渭河上游人群在该时期未对种植结构进行明显的调整,很可能是导致3600-3000 BP先民定居强度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3000 BP左右,该地区先民将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从粟黍调整为小麦,体现出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本工作获得了渭河上游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一批重要的植物考古和碳十四年代的一手数据,对认识该地区人类活动和农业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不同区域资料的对比研究,对理解甘青地区中晚全新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案例。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S-09
【部分图文】:

概况,渭河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第二章研究区概况2.1渭河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概况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海拔3495m,渭河自西向东流至陕西潼关进入黄河,全长818km,流域面积约为13.4×104km2。以陇山和子午岭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上游在甘肃境内,包括陇东地区、陇中盆地、陇南山地,分布有葫芦河、藉河等渭河支流,中下游在陕西省境内,主要是关中地区,分布有石头河、清姜河、黑河、涝河、灞河等。另外,渭河两岸水系具有不对称特征,北岸河流源远流长,由于所经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是渭河主要泥沙来源,南岸榜沙河、藉河、石头河等,河流短小,主要流经秦岭山区,水流湍急,较为清澈(黄大燊,1997)。从行政区划来看,渭河上游地区主要包括甘肃省的渭源县、漳县、陇西县、通渭县、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静宁县、庄浪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天水市区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县和海原县,本文研究仅涉及甘肃境内的渭河上游地区(图2-1),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不做研究。图2-1研究区概况图Figure2-1Thelocationofstudyarea渭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向秦岭北缘构造带与贺兰山构造带的复合部

大地,范围,仰韶文化,遗址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图2-2大地湾文化分布范围Figure2-2ThedistributionoftheDadiwanculturesites仰韶文化根据分布范围及典型特征分为三个阶段。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65006000BP)遗址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代表性遗址有大地湾、西山坪遗址等。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60005500BP)到晚期(55005000BP)分布范围扩展至洮河流域,后又向西发展至青海东部,向南至白龙江,分布也由河流阶地扩展到山地,代表性遗址有王家阴洼、寺嘴坪遗址等。典型器物有尖底瓶、圜底钵等,先民以粟黍农业为主,兼顾狩猎及牲畜饲养(图2-3)。图2-3仰韶文化分布范围Figure2-3ThedistributionoftheYangshaoculturesites

仰韶文化,范围,遗址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图2-2大地湾文化分布范围Figure2-2ThedistributionoftheDadiwanculturesites仰韶文化根据分布范围及典型特征分为三个阶段。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65006000BP)遗址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代表性遗址有大地湾、西山坪遗址等。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60005500BP)到晚期(55005000BP)分布范围扩展至洮河流域,后又向西发展至青海东部,向南至白龙江,分布也由河流阶地扩展到山地,代表性遗址有王家阴洼、寺嘴坪遗址等。典型器物有尖底瓶、圜底钵等,先民以粟黍农业为主,兼顾狩猎及牲畜饲养(图2-3)。图2-3仰韶文化分布范围Figure2-3ThedistributionoftheYangshaoculturesite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亭亭;贾鑫;黎海明;董广辉;;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时期农业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纪研究;2019年01期

2 胡雅琴;曹现勇;赵志军;李宜垠;孙永刚;王辉;;西辽河上游全新世早中期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16年03期

3 钟华;杨亚长;邵晶;赵志军;;陕西省蓝田县新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J];南方文物;2015年03期

4 张雪莲;张君;李志鹏;张良仁;陈国科;王鹏;王辉;;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先民食物状况的初步分析[J];考古;2015年07期

5 张雪莲;仇士华;钟建;黄晔;卢雪峰;杜花;;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四一)[J];考古;2015年07期

6 赵志军;;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4年01期

7 叶舒宪;;玉石之路与华夏文明的资源依赖——石峁玉器新发现的历史重建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Gary W. Crawford;陈雪香;栾丰实;王建华;;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江汉考古;2013年02期

9 韩建业;;“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J];考古与文物;2013年01期

10 邓振华;刘辉;孟华平;;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三房湾和谭家岭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考古;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任乐乐;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李虎;陇西黄土高原史前时期植被状况和林木资源利用方式的环境考古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马敏敏;公元前两千纪河湟及其毗邻地区的食谱变化与农业发展—稳定同位素证据[D];兰州大学;2013年

4 贾鑫;青海省东北部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演化过程与植物遗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孙惠玲;六盘山天池岩芯记录与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吉笃学;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丹丹;荞麦与荞麦文化产业的创意开发[D];赤峰学院;2016年

2 刘晓媛;案板遗址2012年发掘植物遗存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杨颖;河湟地区金蝉口和李家坪齐家文化遗址植物大遗存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4 王海玉;北阡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物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慧;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上游的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9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869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