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山东省规模猪场圆环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程序调整优化

发布时间:2020-11-15 02:19
   山东作为中国生猪养殖主要省份,猪圆环病毒病是危害其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尽管猪场一般都进行该病免疫,但许多猪场免疫效果不理想,未能显著降低该病的感染发病率。本研究基于对2018年-2019年本实验室接收与采集的来自山东各地规模化猪场以及试验场的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对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该病免疫效果并对免疫程序进行调整优化。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检测样品中PCV2阳性率为27.11%(125/461),其中一、二、三、四季度的阳性率分别为25.93%、25.71%、12.00%和40.54%;2019年阳性率为22.03%(87/395),其中一、二、三、四季度的阳性率分别为26.67%、19.13%、15.32%和30.63%。对37株山东PCV2分离株的ORF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发现,山东地区流行毒株以2.1d亚型为主,其次是2.1b和2.1a。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6%-100%和87.2%-100%,与国内外其他各型参考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1%-100%和81.2%-100%。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PCV2总体抗体阳性率为89.03%,平均S/P值1.47,变异系数37.86%;2019年总体抗体阳性率为94.21%,平均S/P值1.66,变异系数38.45%。许多猪场各胎次经产母猪、公猪以及后备猪等种猪群S/P值过高,基于种猪群较少免疫,推测存在较高比例的野毒感染,PCV2的垂直传播压力较大。商品猪抗体阳性率和平均S/P值自2周龄开始呈下降趋势,10周龄或13周龄开始逐渐升高,变异系数也相对应的自2周龄开始呈上升趋势,10周龄或13周龄开始逐渐降低。对不同免疫时间段的PCV2抗体水平检测分析发现,大多数猪场14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有较好的保护力且能干扰仔猪的早期疫苗免疫。14日龄进行免疫后,抗体水平在1个月内只有小幅度升高,免疫后2个月就逐渐下降到较低水平,失去了疫苗保护力度,进而导致免疫后2~3月内发生了野毒感染。在探究感染猪群各阶段PCV2带毒排毒情况的试验中发现,3周龄至5周龄开始排毒量上升,推测猪群因垂直传播存在早期感染,7周龄开始排毒量逐渐下降,在12周龄后又重新升高,至20周龄排毒量达到最高水平,提示此期正在发生野毒感染。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多数规模化猪场PCV2疫苗免疫效果不尽合理,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迫在眉睫。免疫程序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将某试验场免疫程序由原来的仅14日龄一次免疫调整为仔猪14天首免,35日龄二免,后备母猪5月龄免疫一次,配种前再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和经产母猪不免疫。各阶段猪群PCV2抗体总体阳性率由未调整前的65.49%上升为94.20%,首免以及二次加强免疫后,阳性率均上升为100%,并且各阶段猪群未存在带毒排毒情况,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减少了感染压力。但存在高胎龄母猪抗体水平低,2周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不高的缺陷。因此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地区规模猪场PCV2感染率较高,一般均有PCVAD临床病例的发生,该病四季流行,在冬春季节感染及发病率较高,流行毒株以毒力较强的2.1d亚型为主,其次是2.1b和2.1a亚型。(2)山东地区规模化猪场PCV2免疫效果2019年好于2018年,但大多数猪场PCV2免疫程序有待调整优化,仍存在仔猪11周龄左右的免疫风险期,此阶段的仔猪易被野毒感染,致使20周龄的猪群有较高的排毒量。(3)基于流行病学调查与免疫检测评估,将试验场免疫程序调整为:仔猪14日龄首免,35日龄二免;后备母猪5月龄免疫一次,配种前再加强免疫一次;经产母猪产前3~5周跟胎免疫,种公猪每年2次免疫,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S858.28
【部分图文】:

淋巴结,扁桃体,肺脏,肾脏


山东省规模猪场圆环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程序调整优化18图1临床病例剖检病变Fig.1pathologicalchangesinclinicalcasesA:皮肤红斑;B:扁桃体灰白色肿胀坏死;C:肺脏实变;D:淋巴结肿胀坏死;E:淋巴结肿胀坏死;F:肝脏出血坏死;G:脾脏出月;H:肾脏坏死;I:回盲瓣溃疡A:skinerythema;B:grayish-whitetonsilswellingandnecrosis;C:lungconsolidation;D:lymphnodeswellingandnecrosis;E:lymphnodeswellingandnecrosis;F:liverhemorrhageandnecrosis;G:spleenmenorrhagia;H:kidneynecrosis;I:ileocecalvalveulcer3.1.2组织病理学病变临床病例剖检时取扁桃体、脾脏、淋巴结、肺脏、肾脏等器官组织于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扁桃体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坏死缺失、水肿(图2A);肺脏呈典型间质性肺炎病变,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灶状浸润增生,肺泡壁增厚,淋巴细胞浸润(图2B、2C);脾脏见淋巴细胞坏死以及出血(图2D);肾脏呈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变,间质有淋巴细胞灶状浸润,肾小球出血(图2E、2F)。

间质性肺炎,组织病理学,扁桃体,淋巴细胞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9图2PCV2组织病理学观察Fig.2histopathologicalobservationofPCV2A:扁桃体淋巴细胞坏死缺失、水肿,HE×200;B:间质性肺炎,HE×400;C:间质性肺炎,HE×400;D:脾脏见淋巴细胞坏死出血,HE×400;E:间质性肾炎,HE×400;F:间质性肾炎病变,HE×1000A:necrosisandedemaoftonsillymphocytes,HE×200;B:interstitialpneumonia,HE×400;C:interstitialpneumonia,HE×400;D:lymphocytenecrosisandbleedingwereseeninthespleen,HE×400;E:interstitialglomerulonephritis,HE×400;F:interstitialglomerulonephritis,HE×10003.2山东地区规模猪场PCV2病原学调查结果与分析3.2.12018-2019年山东省PCV2病原检测结果与分析对山东各地区不同规模猪场的送检和采集的856份病料样品进行了PCV2病原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122018-2019年山东地区各月份PCV2病原检测结果Table12DetectionresultsofPCV2pathogensinShandongProvincefrom2018to2019月份Month2018年阳性率2018Positiverate2019年阳性率2019Positiverate两年平均Average1月28.17%(20/71)33.33%(5/15)29.07%(25/86)2月27.78%(5/18)31.25%(5/16)29.41%(10/34)3月21.74%(10/46)14.29%(2/14)20.00%(12/60)4月25.00%(12/48)45.71%(16/35)33.73%(28/83)5月33.33%(15/45)6.25%(2/32)22.08%(17/77)6月19.15%(9/47)8.33%(4/48)13.68%(13/95)7月4.55%(1/22)17.78%(8/45)13.43%(9/67)8月25.00%(5/20)25.81%(8/31)25.49%(13/51)9月9.09%(3/33)6.25%(3/48)7.41%(6/81)10月21.43%(6/28)31.43%(11/35)26.98%(17/63)

病原,阳性率,山东,年度


/79)总计27.11%(125/461)22.03%(87/395)24.77%(212/856)表132018-2019年山东地区各季度PCV2病原检测结果Table13DetectionresultsofPCV2pathogensinShandongin2018-2019季度Quarterly2018年阳性率2018Positiverate2019年阳性率2019Positiverate两年平均Average第一季度25.93%(35/135)26.67%(12/45)26.11%(47/180)第二季度25.71%(36/140)19.13%(22/115)22.75%(58/255)第三季度12.00%(9/75)15.32%(19/124)14.07%(28/199)第四季度40.54%(45/111)30.63%(34/111)35.59%(79/222)图32018-2019年度山东PCV2病原阳性率Fig.3PositiverateofPCV2pathogeninShandongProvincein2018and2019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该病在山东地区的流行特点为:①PCV2检测样品数量较大,2年共检测856份病料(因为非洲猪瘟疫情发生,2019年的病料样品数量明显减少)。说明猪圆环病毒病仍是危害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绝大多数猪场都非常重视该病的检测;②PCV2检出率较高,2年共检出阳性样品212份,总阳性率24.77%(212/856)。说明该病在山东地区规模化猪场流行情况严重,尤其是表现有育肥猪生长迟缓和消瘦并伴有母猪繁殖障碍的猪场,该类猪场商品猪出栏体重低、经济效益差;③PCV2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两年平均阳性率26.11%,第四季度两年平均阳性率35.59%,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的阳性率达到40.54%,为两年各季度PCV2病原阳性率最高。说明该病流行仍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在寒冷冬春时节多发,夏季少发。所以寒冷季节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疫苗免疫、生物安全措施是该病防控的关键;④根据不同月份的病原检测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翠明;;猪场制定免疫程序应知应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年06期

2 李连任;推荐九种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J];河北畜牧兽医;2004年07期

3 张中峰;孙成秘;;猪场如何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J];兽医导刊;2015年23期

4 欧伟业;;制定免疫程序的十大原则[J];今日养猪业;2015年09期

5 宁桂军;;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2015年推荐的≥19岁成人免疫程序[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年03期

6 宁桂军;;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2014年推荐的0~18岁人群免疫程序[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年03期

7 曾令高;许为谷;李明发;余景喜;李建国;李明杰;;规模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与实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02期

8 邓小东,陈敏;合理制订猪场免疫程序[J];四川畜牧兽医;1997年01期

9 陈建华;肉仔鸡和种鸡免疫程序的基本概念[J];禽业科技;1994年06期

10 蒋苗定,李健民,李树律,楼利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程序初探[J];畜牧与兽医;199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果亮;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群体免疫程序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张兴晓;鸭圆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方法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么帅;禽圆环病毒2型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4 于澄;人感染圆环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及新型抗圆环病毒疫苗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7年

5 琚春梅;猪2型圆环病毒ELISA诊断方法及猪2型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郭秀侠;冻干人用狂犬病脂质体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任菁菁;60微克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评价及全科医师在乙肝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卢景;广西玉林市猪三种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的筛选及效果评估[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龙龙;山东省规模猪场圆环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程序调整优化[D];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

2 孔青;成人不同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12年后体液免疫持久性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金晓晓;吉林省部分地区蛋鸡新城疫免疫情况调查报告[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4 邓永欢;新城疫病毒特异性IgA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及新城疫基因Ⅶ型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D];扬州大学;2018年

5 李毅;某规模化猪场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的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魏杰;不同免疫程序下蛋鸡禽流感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7 彭志锋;河南省猪2型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刘少宁;鸭圆环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郭婧;鹅圆环病毒实验感染及其致病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懿;肉鸡禽流感免疫程序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84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884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