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3:01
阴地蕨属(Botrychium Sw.)植物隶属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我国约有12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该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熄风等功效,民间多用来治疗毒蛇咬伤和肺热咳嗽等,是常用的民间药。目前关于本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尚不明确的分类学现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极为不利。为明确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学位置及重要光合作用基因分子进化机制,本研究以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at K、rbcL和psaA三种基因编码区全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联立GenBank中的报道序列将54种蕨类植物作为相关类群,基于“放松分子钟”模型利用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不同数据集进行系统发育重建的可信度,并讨论了阴地蕨属植物的系统学位置及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随后开展了蕨类植物中常见物种MATK蛋白的适应性进化、共进化研究,并预测了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研究表明:(1)在蕨类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matK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可信度高于rbcL基因和psaA基因,在蕨类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巨大的应用...
【文章来源】: 熊哲铭 湖北中医药大学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章的技术路线
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图1-3PCR扩增样品的琼脂糖电泳结果Fig.1-3PCRsamplesonagarosegel2.6目的片段的克隆2.6.1克隆试剂的配制1)氨苄青霉素溶液:用灭菌超纯水将氨苄青霉素干粉配成100mg/mL的溶液,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1mL/管分装后,置于-20℃保存待用;2)LB液体培养基:称取2.5g胰蛋白胨,1.25g酵母提取物,2.5g氯化钠,用灭菌超纯水定容至250mL,再高压灭菌即可。液体培养基配制两份,一份加入250μL氨苄青霉素溶液,一份不加,均置于4℃保存备用;3)LB固体培养基:称取2.5g胰蛋白胨,1.25g酵母提取物,2.5g氯化钠和4gAgar琼脂粉,用灭菌超纯水定容至250mL,再高压灭菌;灭菌后加入250μL氨苄青霉素溶液,混匀;向一次性培养皿中倒入适量培养基,在紫外灯下开盖放置15min;盖上盖子,用封口胶封边,并置于4℃保存备用。13
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A:matK数据集;B:rbcL数据集;C:psaA数据集。图1-4A中的数字(1-58)代表通过贝叶斯算法得到的节点序号,详见表1-6。粗实线代表该分支后验概率大于90%,蓝色实线代表该分支后验概率在70%~90%之间,红色实线代表该分支后验概率低于70%。23图1-4单基因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Fig.1-4Phylogenetictreesconstructedfromsinglegenedatase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阴地蕨不同采收期木犀草素含量的动态积累研究[J]. 李俊雅,李君,梁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5)
[2]阴地蕨、银粉背蕨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 吴帅,李懿宸,张思嫔,秦语真,邬琦雯,王嘉瑜,戴锡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阴地蕨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曹剑锋,刘其高,蒋小飞,周进康,欧岳姣,徐连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1)
[4]蕨类植物psaA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J]. 吴筱娉,森林,陈楠,张潇,马朝霞,张钦宇. 植物科学学报. 2017(02)
[5]阴地蕨多糖提取工艺及抗肿瘤活性测定研究[J]. 曹剑锋,任朝辉,罗春丽,夏丽莎,李亚萍,王超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5)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地蕨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含量[J]. 何可群. 医药导报. 2015(10)
[7]阴地蕨提取物对运动训练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黎远军,刘芹.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5)
[8]阴地蕨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J]. 刘芹,黎远军,鲁宗成,王茹. 中国医药导报. 2014(23)
[9]蕨类植物psbD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和共进化分析[J]. 许可,王博,苏应娟,高磊,王艇. 植物科学学报. 2013(05)
[10]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的系统发育与分类系统[J]. 张宪春,卫然,刘红梅,何丽娟,王丽,张钢民. 植物学报. 2013(02)
硕士论文
[1]阴地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分析[D]. 周施雨.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阴地蕨药材质量标准及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D]. 赵之丽.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70813
【文章来源】: 熊哲铭 湖北中医药大学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章的技术路线
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图1-3PCR扩增样品的琼脂糖电泳结果Fig.1-3PCRsamplesonagarosegel2.6目的片段的克隆2.6.1克隆试剂的配制1)氨苄青霉素溶液:用灭菌超纯水将氨苄青霉素干粉配成100mg/mL的溶液,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1mL/管分装后,置于-20℃保存待用;2)LB液体培养基:称取2.5g胰蛋白胨,1.25g酵母提取物,2.5g氯化钠,用灭菌超纯水定容至250mL,再高压灭菌即可。液体培养基配制两份,一份加入250μL氨苄青霉素溶液,一份不加,均置于4℃保存备用;3)LB固体培养基:称取2.5g胰蛋白胨,1.25g酵母提取物,2.5g氯化钠和4gAgar琼脂粉,用灭菌超纯水定容至250mL,再高压灭菌;灭菌后加入250μL氨苄青霉素溶液,混匀;向一次性培养皿中倒入适量培养基,在紫外灯下开盖放置15min;盖上盖子,用封口胶封边,并置于4℃保存备用。13
5种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A:matK数据集;B:rbcL数据集;C:psaA数据集。图1-4A中的数字(1-58)代表通过贝叶斯算法得到的节点序号,详见表1-6。粗实线代表该分支后验概率大于90%,蓝色实线代表该分支后验概率在70%~90%之间,红色实线代表该分支后验概率低于70%。23图1-4单基因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Fig.1-4Phylogenetictreesconstructedfromsinglegenedatase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阴地蕨不同采收期木犀草素含量的动态积累研究[J]. 李俊雅,李君,梁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15)
[2]阴地蕨、银粉背蕨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 吴帅,李懿宸,张思嫔,秦语真,邬琦雯,王嘉瑜,戴锡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阴地蕨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曹剑锋,刘其高,蒋小飞,周进康,欧岳姣,徐连巧.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1)
[4]蕨类植物psaA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J]. 吴筱娉,森林,陈楠,张潇,马朝霞,张钦宇. 植物科学学报. 2017(02)
[5]阴地蕨多糖提取工艺及抗肿瘤活性测定研究[J]. 曹剑锋,任朝辉,罗春丽,夏丽莎,李亚萍,王超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5)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地蕨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含量[J]. 何可群. 医药导报. 2015(10)
[7]阴地蕨提取物对运动训练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黎远军,刘芹.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5)
[8]阴地蕨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J]. 刘芹,黎远军,鲁宗成,王茹. 中国医药导报. 2014(23)
[9]蕨类植物psbD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和共进化分析[J]. 许可,王博,苏应娟,高磊,王艇. 植物科学学报. 2013(05)
[10]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的系统发育与分类系统[J]. 张宪春,卫然,刘红梅,何丽娟,王丽,张钢民. 植物学报. 2013(02)
硕士论文
[1]阴地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分析[D]. 周施雨.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阴地蕨药材质量标准及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D]. 赵之丽.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7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97081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