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P芯片的“潍麦8号/安农91168”RIL群体农艺及产量性状QTL定位
发布时间:2021-04-07 07:02
小麦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粮食作物,不断改善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的许多农艺性状都属于数量性状,由多个位点控制,其表型值由环境和基因相互作用决定。因此构建高密度小麦遗传连锁图谱,对控制农艺及产量性状的QTL进行定位,明确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和效应,对于小麦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以潍麦8号和安农91168为亲本创制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利用SNP芯片技术进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同时检测多个环境下稳定表达的小麦农艺及产量性状QTL,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提供理论参考。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SNP基因芯片对潍麦8号和安农91168以及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构建了一张包含2000个标记,共有24个连锁群,全长覆盖2506.98cM的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25cM。2、潍麦8号开花期与安农91168相近都在200天左右,RIL群体开花期为197-207天,低氮处理下开花期提前1-2天。QTL分析定位到14个与开花期相关的QTL,分别位于2D、3B、4B、5A、5B、5D、6A、6D、7A等染色体上;其中9个QTL可解释...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类型
1.1.1 随机DNA分子标记
1.1.1.1 简单序列重复
1.1.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1.1.1.3 多样性微阵列技术
1.1.1.4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
1.1.1.5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
1.1.2 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类型
1.1.2.1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1.1.2.2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
1.1.2.3 保守区域扩增多态性
1.1.2.4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
1.1.2.5 DNA序列多态性
1.1.3 功能性分子标记
1.1.3.1 内含子扩增序列多态性
1.2 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
1.2.1 基于芯片技术的基因分型方法
1.2.2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基因分型方法
1.2.3 基于RNA-seq的基因分型方法
1.3 遗传作图方法
1.3.1 连锁作图
1.3.2 关联作图
1.3.2.1 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1.3.2.2 基于全基因组扫描的关联分析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种植
2.3 农艺性状调查
2.4 植物高质量DNA提取
2.5 相关试剂的配制
2.6 基因芯片的检测
2.7 统计分析
2.8 QTL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 农艺性状QTL定位
3.2.1 生育期QTL定位
3.2.2 株高、节间长度等株型性状QTL定位相关的QTL
3.2.3 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3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3.3.1 穗部性状QTL结果分析
3.3.2 籽粒性状QTL结果分析
3.4 一因多效QTL簇的检测
4 讨论
4.1 遗传图谱构建
4.2 重要农艺性状QTL的比较
4.3 一因多效QTL簇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123022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类型
1.1.1 随机DNA分子标记
1.1.1.1 简单序列重复
1.1.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1.1.1.3 多样性微阵列技术
1.1.1.4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
1.1.1.5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
1.1.2 目标分子标记技术类型
1.1.2.1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1.1.2.2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
1.1.2.3 保守区域扩增多态性
1.1.2.4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
1.1.2.5 DNA序列多态性
1.1.3 功能性分子标记
1.1.3.1 内含子扩增序列多态性
1.2 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
1.2.1 基于芯片技术的基因分型方法
1.2.2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基因分型方法
1.2.3 基于RNA-seq的基因分型方法
1.3 遗传作图方法
1.3.1 连锁作图
1.3.2 关联作图
1.3.2.1 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1.3.2.2 基于全基因组扫描的关联分析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种植
2.3 农艺性状调查
2.4 植物高质量DNA提取
2.5 相关试剂的配制
2.6 基因芯片的检测
2.7 统计分析
2.8 QTL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 农艺性状QTL定位
3.2.1 生育期QTL定位
3.2.2 株高、节间长度等株型性状QTL定位相关的QTL
3.2.3 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3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3.3.1 穗部性状QTL结果分析
3.3.2 籽粒性状QTL结果分析
3.4 一因多效QTL簇的检测
4 讨论
4.1 遗传图谱构建
4.2 重要农艺性状QTL的比较
4.3 一因多效QTL簇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123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12302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