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主要入海河流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及邻近土壤碳、氮特性
发布时间:2021-05-12 08:08
本文选取复州河、大沙河、碧流河、英那河四条河流河口潮间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培育的方法,通过与附近水田及旱地土壤的对比,来探究上述四条河流潮间带中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氮活性、硝化-反硝化过程、N2O释放量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冷水提取、热水提取以及氯仿熏蒸法对不同河口沉积物及邻近水田、旱地的活性有机碳、氮含量进行测定,对四条河流河口沉积物进行对比:复州河河口沉积物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氮(DON)含量最高,碧流河河口沉积物DOC、DON含量最低,大沙河河口沉积物的微生物量最高,碧流河河口沉积物的微生物量最低;对相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样品进行对比:好氧-厌氧交替环境下的沉积物的活性有机碳、氮含量以及微生物量均高于环境较为单一的水田和旱地土壤。运用悬浮液培养法测定土壤的硝化强度,厌氧泥浆培养法测定土壤的反硝化强度。将四条河流河口沉积物进行对比:①硝化强度:大沙河>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②反硝化强度:大沙河>英那河>复州河>碧流河,表明大沙河沉积物的硝化-反硝化强度最大;将相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样品进行对比:①硝化强度:复州河与英那河河口...
【文章来源】: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潮间带
1.1.1 潮间带性质
1.1.2 潮间带土壤有机碳氮及微生物量
1.2 潮间带土壤氮循环
1.2.1 硝化过程
1.2.2 厌氧铵氧化
1.2.3 反硝化
1.2.4 氧化亚氮排放
1.3 选题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有机碳、氮活性
2.1 供试样品的基本性质
2.1.1 样品采样
2.1.2 样品处理
2.1.3 实验方法
2.2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的DOC和DON变化
2.2.1 实验方法
2.2.2 数据处理
2.2.3 结果与讨论
2.3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的HWC和HWN变化
2.3.1 实验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3.3 结果与讨论
2.4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的MBC与MBN变化
2.4.1 实验方法
2.4.2 数据处理
2.4.3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硝化强度及反硝化强度
3.1 硝化强度测定
3.1.1 实验方法
3.1.2 数据表达与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反硝化强度
3.2.1 实验方法
3.2.2 数据表达与分析
3.2.3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的厌氧铵氧化作用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铵态氮测定
4.1.2 亚硝态氮测定
4.2 数据表达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州河沉积物的厌氧铵氧化作用
4.3.2 碧流河沉积物的厌氧氨氧化作用
4.3.3 英那河沉积物的厌氧氨氧化作用
4.3.4 不同河.沉积物的厌氧铵氧化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N2O排放量差异
5.1 实验方法
5.2 数据表达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排放通量
5.3.2 排放积累量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洱海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季节性变化[J]. 高悦文,王圣瑞,张伟华,孟妍,赵海超,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2012(06)
[2]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反应研究进展[J]. 黄孝肖,陈重军,张蕊,陈英旭,吴伟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3]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赵先丽,吕国红,于文颖,李丽光,李昌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10)
[4]三江平原湿地沟渠侵扰带土壤DOC分布特征[J]. 郗敏,吕宪国,孔范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5]Nitrous oxide emission and reduction in a laboratory-incubated paddy soil response to pretreatment of water regime[J]. WANG Lian feng *, CAI Zu cong, YAN Hong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03)
[6]北京低山区两种人工林土壤中N2O排放通量的研究[J]. 孙向阳,徐化成. 林业科学. 2001(05)
[7]农业土壤N2O排放的研究进展[J]. 蒋静艳,黄耀. 农业环境保护. 2001(01)
[8]温度对农田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J].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张文,龚晏邦. 环境科学. 1997(05)
博士论文
[1]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及N2O的排放和吸收[D]. 王东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干湿交替驱动下土壤微生物量及N2O变化规律[D]. 王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反硝化速率时空变化与脱氮效应的影响因素[D]. 王纯杰.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黄沙河岸带湿地污染特征及其反硝化活性研究[D]. 李文静.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83063
【文章来源】: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潮间带
1.1.1 潮间带性质
1.1.2 潮间带土壤有机碳氮及微生物量
1.2 潮间带土壤氮循环
1.2.1 硝化过程
1.2.2 厌氧铵氧化
1.2.3 反硝化
1.2.4 氧化亚氮排放
1.3 选题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有机碳、氮活性
2.1 供试样品的基本性质
2.1.1 样品采样
2.1.2 样品处理
2.1.3 实验方法
2.2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的DOC和DON变化
2.2.1 实验方法
2.2.2 数据处理
2.2.3 结果与讨论
2.3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的HWC和HWN变化
2.3.1 实验方法
2.3.2 数据处理
2.3.3 结果与讨论
2.4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的MBC与MBN变化
2.4.1 实验方法
2.4.2 数据处理
2.4.3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硝化强度及反硝化强度
3.1 硝化强度测定
3.1.1 实验方法
3.1.2 数据表达与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反硝化强度
3.2.1 实验方法
3.2.2 数据表达与分析
3.2.3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的厌氧铵氧化作用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铵态氮测定
4.1.2 亚硝态氮测定
4.2 数据表达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州河沉积物的厌氧铵氧化作用
4.3.2 碧流河沉积物的厌氧氨氧化作用
4.3.3 英那河沉积物的厌氧氨氧化作用
4.3.4 不同河.沉积物的厌氧铵氧化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河口沉积物及土壤N2O排放量差异
5.1 实验方法
5.2 数据表达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排放通量
5.3.2 排放积累量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洱海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季节性变化[J]. 高悦文,王圣瑞,张伟华,孟妍,赵海超,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2012(06)
[2]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反应研究进展[J]. 黄孝肖,陈重军,张蕊,陈英旭,吴伟祥.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3]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赵先丽,吕国红,于文颖,李丽光,李昌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10)
[4]三江平原湿地沟渠侵扰带土壤DOC分布特征[J]. 郗敏,吕宪国,孔范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5]Nitrous oxide emission and reduction in a laboratory-incubated paddy soil response to pretreatment of water regime[J]. WANG Lian feng *, CAI Zu cong, YAN Hong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03)
[6]北京低山区两种人工林土壤中N2O排放通量的研究[J]. 孙向阳,徐化成. 林业科学. 2001(05)
[7]农业土壤N2O排放的研究进展[J]. 蒋静艳,黄耀. 农业环境保护. 2001(01)
[8]温度对农田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J].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张文,龚晏邦. 环境科学. 1997(05)
博士论文
[1]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及N2O的排放和吸收[D]. 王东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干湿交替驱动下土壤微生物量及N2O变化规律[D]. 王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2]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反硝化速率时空变化与脱氮效应的影响因素[D]. 王纯杰.中国海洋大学 2012
[3]黄沙河岸带湿地污染特征及其反硝化活性研究[D]. 李文静.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83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18306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