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其与土壤无机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18:31
  本研究以重庆万州、开县,陕西汉中,浙江东阳、磐安等5个国内主要栽培种植地区的延胡索块茎、茎、叶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法与微波消解法处理延胡索样品与根际土壤,测定其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的17种矿质元素和10种有效性元素含量;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延胡索中不同部位的11种核苷类成分、7种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延胡索根际土壤中P、K、Na元素含量较高,其茎和叶中Zn、Ni、Cu、Cd等元素的丰度远高于其他元素,其块茎对N、Ca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茎与叶对N、Ca、K、Mg、Zn、Cu、Cd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对所有产地根际土壤的污染等级评价均未超过警戒线。5个产地延胡索根际土壤中10种有效性元素含量大小为Ca>Mg>K>N>P>Fe>Mn>Cu>Zn>B,延胡索块茎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都在0.07%以上,均高于药典中的限定标准。延胡索乙素含量与有效钙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969,P<0.01),与有效铁存在显著负的相关(r=-0.873,P<0.05)。还建立了...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延胡索研究背景
    1.2 延胡索研究现状概况
        1.2.1 化学成分
        1.2.2 质量分析与鉴别方法
        1.2.3 炮制方法
        1.2.4 提取工艺
        1.2.5 产地加工
    1.3 本课题选题目的、意义
2 延胡索及其土壤中矿质元素特征分析
    2.1 材料
        2.1.1 供试药材及土壤
        2.1.2 仪器与试剂
    2.2 方法
        2.2.1 根际土壤元素含量测定
        2.2.2 延胡索元素含量测定
        2.2.3 延胡索不同部位营养元素富集系数评价
        2.2.4 土壤污染现状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延胡索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特征
        2.3.2 延胡索植株内矿质元素特征分析
        2.3.3 延胡索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等级
        2.3.4 延胡索不同部位对各无机元素吸收能力的比较分析
        2.3.5 延胡索主要分布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2.3.6 土壤元素含量与延胡索各部位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2.3.7 延胡索块茎中无机元素间的相关性
    2.4 讨论
3 土壤元素有效性与延胡索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试药
        3.1.3 样品来源
        3.1.4 测定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延胡索根际土壤元素有效性分析
        3.2.2 延胡索块茎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分析
        3.2.3 延胡索根际土壤有效性与其药材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2.4 延胡索根际土壤有效性与药材质量的聚类分析
        3.2.5 延胡索根际土壤有效性与其药材质量的回归分析
    3.3 讨论
4 HPLC法同时测定延胡索不同部位中11种核苷类成分
    4.1 仪器、试药与药材
        4.1.1 仪器
        4.1.2 试药
        4.1.3 药材
    4.2 方法与结果
        4.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 色谱条件
        4.2.4 方法学考察
        4.2.5 样品含量测定
        4.2.6 延胡索聚类分析
    4.3 讨论
        4.3.1 延胡索药材不同部位中11中核苷含量比较
        4.3.2 聚类分析结果
5 延胡索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中7种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5.1 仪器、试药与药材
        5.1.1 仪器
        5.1.2 试药
        5.1.3 药材
    5.2 方法与结果
        5.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3 色谱条件
        5.2.4 方法学考察
        5.2.5 样品含量测定
        5.2.6 延胡索聚类分析
    5.3 讨论
        5.3.1 延胡索药材不同部位中7种生物碱含量比较
参考文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已发表与拟发表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磐五味”产地加工研究进展[J]. 张慧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16)
[2]延胡索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J]. 徐珂,晋小军,李欠,李爱堂.  中成药. 2019(07)
[3]HPD-10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J]. 肖作为,陈光宇,彭思源,何群,周一苗,王适,谢梦洲.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06)
[4]HPLC法同时测定斑蝥中3种核苷类成分[J]. 陈启洪,段灿灿,李晓飞,张建永.  中成药. 2019(04)
[5]肥料对延胡索品质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J]. 余顺慧,刘雷,戚文华,谭燕淑,张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3)
[6]延胡索药学研究进展[J]. 董庆海,吴福林,王涵,谭静,林红强,刘金平,周柏松.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01)
[7]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延胡索总生物碱工艺研究[J]. 胡锦祥,吴瑾瑾,王群星,徐菲拉,石森林.  中草药. 2018(18)
[8]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冯自立,赵正栋,刘建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11)
[9]中药延胡索研究进展[J]. 李凯,杨靖,彭晶晶,芦夏阳,曹晓燕.  陕西农业科学. 2018(06)
[10]不同钾水平对延胡索幼苗的生理特征和铬吸收影响[J]. 乔维川,罗杨,徐立杰,余顺慧.  生态环境学报. 2018(04)

博士论文
[1]鸟苷延迟给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邓刚.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延胡索生物碱谱—效关系及相互作用研究[D]. 李秋月.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延胡索绿色炮制条件的探究[D]. 陈华华.重庆三峡学院 2019
[2]敞开式质谱分析研究延胡索[D]. 李扶桑.湖南师范大学 2018
[3]同生境地引种栽培延胡索品质及质量安全性比较研究[D]. 张静.重庆三峡学院 2017
[4]不同生境下延胡索品质与安全性研究[D]. 戚特.重庆三峡学院 2017
[5]延胡索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D]. 许灿新.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88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188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