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民勤绿洲玉米耗水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06:59
水资源短缺正威胁着中国西北干旱区绿洲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田耗水规律的研究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民勤绿洲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灌溉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民勤绿洲水循环过程和农田水资源利用现状。由于同位素测量技术的髙精度性和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特点,使其在水文水资源和水循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以民勤绿洲玉米农田为例,使用2018和2019年玉米生长期内的茎秆水、不同深度土壤水、农田灌溉水和降水的δ2H和δ18O数据,基于MixSIAR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结合农田水量平衡和同位素质量守恒方法,分析2018和2019年玉米生长期内不同水体同位素组成和变化特征,识别2019年玉米不同生长期的水分来源及各水源贡献比例,估算灌溉后灌溉水的入渗和深层渗漏并对不同灌溉事件期间农田蒸发和蒸散进行分割。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降水同位素组成季节波动较大,高值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2018和2019年...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的理论与应用
1.2.2 稳定同位素在SPAC系统中的水分运移研究
1.2.3 稳定同位素在农田水循环中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民勤绿洲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特征
2.1.6 社会经济特征
2.2 样地概况
第3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3.2 主要研究方法
3.2.1 玉米吸水来源判别
3.2.2 灌溉水入渗
3.2.3 土壤水深层渗漏
3.2.4 蒸散发分割
第4章 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4.1 降水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4.2 土壤水和灌溉水同位素组成及变化
4.3 玉米茎秆水同位素组成及变化
4.4 膜覆对土壤水分及其同位素值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玉米吸水来源及其水分利用变化
5.1 玉米吸水深度判别
5.2 玉米水分利用来源及其贡献率变化
5.3 灌溉后玉米水分利用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分循环及水分管理建议
6.1 灌溉水入渗
6.2 土壤水深层渗漏
6.3 灌溉期农田蒸散发分割
6.4 玉米耗水过程认识及对农田水分管理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189212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的理论与应用
1.2.2 稳定同位素在SPAC系统中的水分运移研究
1.2.3 稳定同位素在农田水循环中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民勤绿洲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植被特征
2.1.6 社会经济特征
2.2 样地概况
第3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3.2 主要研究方法
3.2.1 玉米吸水来源判别
3.2.2 灌溉水入渗
3.2.3 土壤水深层渗漏
3.2.4 蒸散发分割
第4章 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4.1 降水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4.2 土壤水和灌溉水同位素组成及变化
4.3 玉米茎秆水同位素组成及变化
4.4 膜覆对土壤水分及其同位素值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玉米吸水来源及其水分利用变化
5.1 玉米吸水深度判别
5.2 玉米水分利用来源及其贡献率变化
5.3 灌溉后玉米水分利用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分循环及水分管理建议
6.1 灌溉水入渗
6.2 土壤水深层渗漏
6.3 灌溉期农田蒸散发分割
6.4 玉米耗水过程认识及对农田水分管理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189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18921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