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起垄方式对玉/苕套作中甘薯生长、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08 20:26
  玉/苕套作代表了西南地区甘薯栽培的主要模式,套作中甘薯以平作、垄作和堆作为主。就甘薯起垄方式的研究来看,关于垄作的研究较多,而堆作甘薯则较为少见;研究表明堆作具有较垄作增产的优势,但其增产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究竟是垄作还是堆作更适合本地区甘薯生产尚无定论。考虑生产实际,为了提高土地综合生产效益,探讨玉米套作模式下更适于本地区的、相对高产的起垄栽培模式,本试验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西大985’和短蔓型甘薯品种‘渝薯33’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套作条件下起垄方式对甘薯生长环境、甘薯生态适应性、光合生理响应机制、土壤养分及鲜薯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堆作所产生的环境效应更适合套作条件下甘薯产量形成套作共生期内,大垄双行和堆作下甘薯光照条件较好,堆作下的PAR显著高于小垄单行;小垄单行方式中环境CO2浓度最高,大垄双行次之,堆作最低;堆作下甘薯群体内空气与土壤的昼夜温差均最大,分别为8.5℃和1.2℃。小垄单行方式下,甘薯地下土壤质量含水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种起垄模式。2.堆作模式中甘薯生态适应性最强,而小垄单行方式中的甘薯受玉米影响最大大垄双行和堆作之间的甘薯叶干物质含量、单株...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概述
    1.2 间套作相关研究进展
    1.3 甘薯垄作相关研究进展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意义
    2.2 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
    2.3 试验采取的技术路线
    2.4 试验创新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及地点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起垄方式对甘薯生长环境因子的影响
    4.2 起垄方式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4.3 起垄方式对甘薯光合生理的影响
    4.4 起垄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甘薯养分吸收的影响
    4.5 不同起垄方式下的产量分析
    4.6 不同起垄方式下产量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甘薯品种抗氧化胁迫鉴定及筛选[J]. 周志林,张安,唐君,曹清河,赵冬兰,马代夫,李宗芸.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7)
[2]干旱胁迫与正常供水钾肥影响甘薯光合特性及块根产量的差异[J]. 孙哲,史春余,刘桂玲,高俊杰,柳洪鹃,郑建利,张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4)
[3]间作套种应注意作物搭配[J]. 谢建军.  农家参谋. 2016(05)
[4]环境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湖北早稻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蔡威威,艾天成,万运帆,李健陵,郭晨.  中国农业气象. 2016(02)
[5]不同生长时期干旱胁迫甘薯根系生长及荧光生理的特性比较[J]. 李长志,李欢,刘庆,史衍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2)
[6]苗期解除弱光胁迫后大豆恢复能力的生理评价[J]. 吴雨珊,龚万灼,刘鑫,王兴才,杨文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06)
[7]带状套作荫蔽及复光对不同大豆品种(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吴雨珊,龚万灼,廖敦平,武晓玲,杨峰,刘卫国,雍太文,杨文钰.  作物学报. 2015(11)
[8]间套作改善作物矿质营养的机理研究进展[J]. 付学鹏,吴凤芝,吴瑕,刘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2)
[9]作物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和利用机理研究进展[J]. 王自奎,吴普特,赵西宁,李正中,付小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6)
[10]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模式效果研究进展[J]. 王心星,荣湘民,张玉平,刘强,谢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9)

硕士论文
[1]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D]. 杜成凤.河南农业大学 2011
[2]马铃薯主要光合特性与产量及品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D]. 李春晓.东北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2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272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